毛兆明
對于高職化學,同樣的課堂,不同的老師,課堂效果可能截然相反。有的老師課堂組織得有聲有色,學生聽得興趣盎然,而有的老師則讓學生聽得索然無味。前者對師生而言可謂是一種享受,而后者對于師生而言都是一種煎熬。
兩種不同現象產生的原因可能不盡相同,究其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我看還在于化學老師欠缺教學功底和教學理念以及缺乏對教學技術的使用。
對于如何激發學生對高職化學的學習興趣,筆者通過取長補短,不斷實踐,在長期教學中總結了如下一些方法,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化學課堂對于師生而言將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奇妙的體驗。比如:
1.“唱課”教學
所謂唱課,就是化學老師在備課時,精心把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詞改編成化學教學內容,課堂上以“唱”的形式把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
如當下網絡上很火的化學版青花瓷,就是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其中一段歌詞:電石偷偷去游泳/生成乙炔氣/點燃后變成乙炔焰/高溫幾千幾/逸散那二氧化碳/石灰水點綴白色沉淀……苯遇高錳酸鉀/變色不容易/甲苯上加硝基/小心TNT/在硝基中的碘分子/紫色多美麗/就為萃取埋下了伏筆……以上內容用青花瓷的曲調唱起來,學生聽得興趣盎然。
2.“誦課”教學
所謂誦課,就是化學老師在備課時將教學內容精心編排成詩歌形式,課堂上朗讀給學生聽,有時能產生別樣的效果。
如一段關于有機化學的教學內容編排如下:曲曲折折的碳鏈上/彌漫著團團的官能團/層層共軛之間/零星的點綴著一些金屬離子……相信這種詩化的語言學生一定會饒有趣味。
3.“評書”式教學
所謂評書式教學,就是老師將化學知識融入故事當中,以說故事的形式將化學知識呈現給學生。網上一段高東輝老師關于金屬冶煉的微視頻就是這種形式的代表。
二、創新板書形式
板書是化學課堂的重要一環,也是吸引學生眼球的重要措施,板書的好壞往往直接影響到課堂效果。
1.黑板報式的板書
教師課前把課堂板書設計成黑板報的形式,往往能給學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黑板報既能夠突出主題,又能夠展示色彩,漫畫等,對吸引學生的眼球很有幫助,而且在實踐中還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自設板書
預先讓學生預習所學內容,要求學生課堂上將預習內容設計成板書形式,讓學生在板書中學會總結、歸納,而且可以讓大家參與討論,共同完善。
3.變換板書格式
我們平時習慣從左往右進行板書,我們可以適時地改變下習慣,可以將板書形式改為從上往下,或者以對角線的形式進行板書,有時也能給學生以新奇感。
4.圖表式板書
由于教學內容中許多知識之間存在緊密的內在聯系。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挖掘其內在聯系,使之系統地、形成體系呢?圖表式板書以其直觀、簡捷、明了等特點幫助學生用聯系的、全面的、發展的思維方法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相關內容。
三、精心設計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教師運用各種方式引入新課的一種教學行為。好的化學課堂導入猶如優美樂曲中的前奏,精彩戲曲中的序幕,能夠起到創設教學情境,揭示教學內容的作用,從而為上好一節課奠定良好的基礎。事實上,課堂導入具有重要的教學功能,認真研究其重要作用對于我們的化學教學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利用教具直觀導入
“直觀導入”就是教師借助展示實物、標本、模型、圖片、實驗或放映幻燈片、視頻等手段導入新課的一種方式。由于教師使用的教學媒體對學生來說是新奇的,因此能迅速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和直接的興趣。借助直觀教具創設的情境,教師及時針對學生觀察到的內容設置疑問,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新知識的欲望,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變直接興趣為間接興趣,形成良好的心理準備狀態。
例如,“硫酸的化學性質”一節的導入可做如下設計:教師先演示白紙的脫水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然后提出以下問題“白紙為什么會變黑?”接著,教師說道:“要探索其中的原因,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硫酸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接下來的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
2.利用生活事例導入
“事例導入”就是教師通過新聞軼事、歷史故事等引入新課的方式。導入的內容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
如,“煤和石油”一節的導入可做如下設計:“大家知道,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而煤是工業的‘糧食,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煤和石油是非常重要的原料。今天,我們來學習煤和石油,在這節課里,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概況,還可以了解到煤和石油的組成,研究煤和石油的綜合利用。”
3.利用設疑導入
“設疑導入”是提出問題而導入新課的方式。教師根據授課的內容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引起驚奇,激發興趣,引出新課。這樣可以使學生明確問題所在,集中注意力,開動腦筋,進入積極思維的狀態,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
例如,“常見的鹽”一節的導入可做如下設計:“大家知道,純堿的化學成分為碳酸鈉,它屬于鹽類,可為什么它的名字中有一個‘堿字?它的溶液是顯堿性的嗎?如果其溶液顯堿性,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要解決這些問題。”接下來,教師通過實驗和講解,展開教學活動,學生思維積極,注意力集中,學習的主動性大增。
四、精心準備教學儀態
課堂上教師的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興趣。如果教師無精打采,隨隨便便,學生又怎么可能興致勃勃呢。所以我們要切記不能把不愉快的情緒帶入課堂。只要我們在課堂上真誠、樂觀、自信、幽默,就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穿著
當我們穿著得體而又個性的著裝走入課堂,不僅能給自己帶來自信,也能調節課堂氣氛。
2.微笑
上課時教師保持面帶微笑,會讓學生如沐春風,有利于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也有利于消除學生的緊張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3.手勢
課堂上適時運用手勢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有一次課堂上一位學生想回答問題,想舉手又不敢,我便學他的樣子,同學們笑了,他也笑了,于是他便勇敢地回答了問題。又如,我與學生約定,當我做順時針擰動旋鈕手勢,表示我希望大家提高音量,反之希望大家降低聲音,課堂上當我做相關手勢時,學生總能心領神會。
4.變換表情
課堂上教師適當地用面部表情配合相關情境,有時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喜怒哀樂甚至賣萌都可以是我們課堂上的表情選項。
五、聲音調整
同樣的語言,音調的變化有時給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富有變化的聲音,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調整音量
課堂上音量較大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而有時大音量之后再用小音量,也會起到吸引學生注意的效果。
2.調整音調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適時地改變音量、變換音調和語氣,可以消除學生聽課時產生的疲勞,使課堂教學活潑而有生氣。
3.調整語調
講課時語速的變化也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有時我講話的速度極慢,這是為了引起學生對所講內容的足夠重視,有時我會使用一連串排比句且說得極快,同樣也是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
此外,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習競賽、引導學生參與教學也是有效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的好辦法。化學課堂雖小,但是鉆研的天地卻很廣闊,鉆進去,入了門,師生雙方都會有無窮的樂趣,能夠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只要我們勇于探索,勤于實踐,一定會在小小課堂上大有收獲。
參考文獻:
[1]劉志明.化學課堂教學語言藝術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09(21).
[2]張國良.淺談化學教學藝術[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書,2000(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