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林成
摘 要: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是構成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閱讀教學質量是評價語文教學成功的一個標準。盡管部分老師重視閱讀教學,但是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還沒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分析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提出實施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民主教學;良好習慣
一、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閱讀教學過程程式化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只是簡單地將文章分為若干部分,對這些部分進行解釋,對文章進行賞析,文章的措辭和修飾,在課堂上都一筆帶過。老師的目標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完成教案設計的工作。
2.閱讀教學方式形式化
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使教學中也融入了許多的新元素。多媒體技術過多地運用在教學上,使傳統的黑板被屏幕代替,老師音響被設備代替。老師在教學中不能發揮引導作用,并且高科技會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因為學生認為技術就是為了方便人們生活而生的,所以當學生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就會運用網絡技術去完成,這樣學生沒必要事必躬親。
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具體措施
對閱讀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發現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因此,教師應該改善閱讀教學現狀,提高閱讀教學質量,使初中語文學習更符合教育的要求,并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發展有巨大的幫助,可以通過以下措施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1.開展民主教學
教育新思想以學生為主,所以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感受,不要限制學生發揮想象力和積極性。在教學中實現民主化教學,這樣有利于學生在閱讀中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時還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改變課堂氛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實施民主教學,做學生“主體的守護者”,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敢想、敢說、敢為,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如一位教師教學《變色龍》一課,剛討論完警官奧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學生A舉手發言:“我覺得警官奧楚蔑洛夫并沒有斷錯案,赫留金才是罪有應得。”老師在對學生A的提問作了肯定和鼓勵后問:“你這么說的依據是什么?”學生A說:“開始時,小狗一副可憐相;而赫留金卻得意洋洋,完全沒有受了害的感覺。我認為他想嫁禍小狗以獲得一筆賠償費。”這個發言引起了同學們的轟動,極大地激發了全班同學探索的好奇心。教師因勢發問:“對于這位同學的說法,大家有什么補充或不同的意見嗎?”全班學生紛紛搜尋文中的相關內容,不久便有多名學生舉手。
學生B:“我同意同學A的看法。就如警官奧楚蔑洛夫說的,狗那么小,夠不著赫留金。”
學生C:“我也同意。當有人說出是赫留金用煙卷戳狗時,赫留金很兇,還用自己兄弟當憲兵嚇唬人,可見他做賊心虛。”
學生D:“我認為,雖然事情的真相是赫留金不對,但奧楚蔑洛夫根本不曾以真相為依據來斷案。所以,談不上有沒有斷錯案。”……
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奧楚蔑洛夫斷案的依據始終是狗的主人,而非事實,足見其性格特征。
2.善于抓住文章的切入點
抓住文章的切入點包括專注文章的主旨和文章的語言和文章的內容,這樣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預言式文章的一大特色,在進行閱讀解答時,會涉及語言分析,所以教會學生抓住文章的語言,讓學生體會語言的魅力,對閱讀產生濃烈的興趣。
例如,《我的第一本書》末句“人不能忘本”的“本”在這里指什么?可引導學生概括出:父親的教育,父親的希望,友情的重要,親情的溫馨,生活的艱辛等。還有《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末句“我們都是光明的孩子”作如何理解?它的答案也是多樣的:我們都是幸福的孩子,我們都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我們都是美麗的、品質高尚的孩子等。
3.培養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
語文教學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積累語文知識的習慣,并且學生可以獨自完成相應的語文閱讀,沒有扎實的語文知識作保障,學生的閱讀能力難以提高。所以老師可以指導學生不斷豐富自己的詞匯庫,并且培養閱讀的習慣,在閱讀的時候可以做相應的筆記,筆記內容可以是文章中不理解的詞語或者句子,甚至可以通過寫讀后感的方式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完朱自清的《春》時,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課下再去閱讀一篇和朱自清先生有關的散文,并且要求學生寫讀后感,聯系文章,分析朱自清先生寫作的語言特點。但是任務完成時間的設置應該注意,不要強制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完成。這樣學生才會按時高質地完成,在自己慢慢地閱讀中,發現文章的優美,逐漸形成閱讀的習慣。
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方式有很多,不僅可以改變教師的教學習慣,同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教育,改變學生的閱讀現狀,發現學生閱讀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使語文閱讀教學取得讓人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壽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導刊,2010(7):79-81.
[2]張磊,劉芳.探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11,12:120-121.
[3]史振泉,韓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3,31:90.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