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蓉
摘 要: “規范、端正、整潔”地用硬筆書寫漢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之一,是學生終身發展所需的能力,更是中華傳統文化得以弘揚的有力證明。但學生進入中年級后,書寫能力卻“節節敗退”。如何有效提升小學中段學生的寫字能力呢?
關鍵詞: 硬筆 漢字 寫字
一手漂亮的硬筆書法是學生的“第二張臉”,不僅有助于學生順利完成各科作業,更是未來工作、生活的“出面寶”。如何在外部條件不斷“跳級”而內部條件卻“滯步不前”的“交織地帶”尋找到一條捷徑,引領學生有飽滿的書寫情趣,不僅把字寫正確,而且把字寫美觀呢?
一、抓日常,欣賞名家名帖,激發寫字熱情
小學中年級學生有一定的學習自主性,但好動,注意力易分散,缺乏寫字信心和恒心。因此,我們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借助名家習字故事和連環畫等動情講述,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古代書法家刻苦練字的故事,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受到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的啟迪,受到高尚情操的感染和熏陶,同時激發學生強烈的習字興趣,讓學生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有堅持不懈,才可能成功”的道理。
二、抓課堂,教給讀帖方法,掌握寫字規律
漢字是一個故事,也是一幅畫,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定的故事性和直觀性。教學過程中須緊抓每堂課10分鐘的寫字時間,運用新穎的、多樣的教學方法,引領學生欣賞漢字筆畫的美感和結構的和諧,將低年級時習得的書寫規律熟練運用。
1.演示書寫動態,放大筆畫特點。
寫字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須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若教師能給學生示范書寫的動態過程,讓學生靜觀默察字的每一筆是否到位,細細體味每一筆的運筆過程,那么,學生就能更好地掌握書寫規律。因此,教師的書寫示范是中年級寫字教學的重要一環,對學生寫字效果起著潛移默化、示范引導的作用。如何展示?在黑板上懸臂示范?學生看不清每一個筆畫的運筆過程;走到學生身邊逐個指導?費時且面窄。通過長期對比實踐,筆者發現借助實物投影儀可以展示教師的范寫過程,將動態過程化靜為動、化快為慢,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直觀感受。而且,實物投影有一定的光感,圖像非常清晰,顏色精彩紛呈,教師邊當堂示范書寫,邊講解書寫要領和規則,既可顯示動態書寫過程和細微的動筆變化,又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此舉“一箭雙雕”,則為妙招。
諸如“輕按起筆”、“快速運筆”、“稍頓收筆”等抽象的法則,通過實物投影展示教師的范寫過程,學生就能心領神會。在教鋼筆書寫“橫”的筆畫時,我利用實物投影將示范書寫過程“全程直播”,突出一按一提、一頓一收的動作及提按的變化等重要環節,將運筆過程交代得一清二楚。如此反復幾次,由實物投影清晰地顯現在屏幕上,特別放大后的筆畫有粗細變化和顏色深淺,學生都能看得清,自然悟得深、記得牢。只有這樣,孩子才可能在本子上一氣呵成,書寫出瀟灑的鋼筆字。
2.巧妙移動對比,領悟結構規律。
如果說基本筆畫是將字寫美的基礎,間架結構則是書寫大氣的保障。只有掌握恰當的間架結構的規律,漢字才能端正、勻稱、美觀。中年級學生往往缺少對結構的準確把握,導致字的書寫呈現出“閑散”、“亂擠”的現象。課堂教學中,除了教會學生把每一個筆畫寫好,更要引導學生充分領會每一個漢字在結構上的取勢、位置、疏密、避讓、向背、重心及主次筆的變化。因此,在學生臨摹之前,必須先教會學生讀帖,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找出漢字的結構規律,做到“意在筆先,胸有成竹”。
如教左右結構的字“奶”時,我分別用兩張紙寫上“女”和“乃”,再將紙在實物投影上移動重疊成“女乃”字,學生都認為這樣的字結構松散無神,不自然。于是,我及時啟發學生討論,把“奶”字寫得勻稱美觀,左邊的“女”字旁要避讓右邊的“乃”,橫畫必須由長變短,寫成右尖橫,輕右重左,將撇寫直一些,捺寫短一些,字體拉長,把“乃”的撇寫長,向中間靠攏,筆勢要自然相向,這樣整個字才會自然生動。隨著學生的討論,老師順勢又示范寫了一個標準的“奶”字,再請學生當堂書寫,反復比較,這樣學生就會從中領會到間架結構的基本規律,終生難忘。
通過反復比較,我們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所寫的字與范字進行對照,較快找出字的結構、筆畫等書寫的優劣之處,以便寫出比前一個更漂亮的字,實際上是引導學生觀察相同部件在字的不同位置的變化,引導學生明白漢字要想寫好,雖然困難,但也是有章可循的,從而增強自信,提高書寫水平。
三、抓評價,展示同齡佳作,提高鑒賞能力
評價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定,更大程度上有激勵和引領作用。中年級學生的書寫若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評價,不僅能使他們的書寫能力得到提升,更能讓他們的鑒賞能力得到提高。
1.當堂反饋,及時糾偏。
學生當堂書寫的效果若能得到及時評價和修改,對學生課后糾正練習很有幫助。因此,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擠出一兩分鐘的時間,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書寫。這樣,學生書寫中普遍的、常見的毛病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集體講評。特別發現典型問題時,還可以請同學在實物投影儀上當堂書寫,使運筆過程“曝光”,供全班同學觀察研究,指導他們將字的間架結構、筆畫形態與字帖進行比較分析,查找病因,對癥下藥,學生的印象自然深刻。
2.課后“點贊”,發現亮點。
如果說課堂的評價反饋更注重教師的權威點評,那么將對書寫的評價延伸到課后,更多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評價。蘇教版教材有配套的《習字冊》,書寫后,我總讓學生在組內、班內“曬一曬”,并請其他學生為自己“點贊”。若是筆畫美觀,一筆一贊;若是結構和諧,一字一贊;若是兩者兼有,一字三贊。“曬”字的學生得到同伴的贊揚,得到鼓勵;“點贊”的學生也通過欣賞品評,更充分了解書寫規律,進一步提升鑒賞水平。
不管哪個年級,都必須緊抓課堂,指導到位,教給規律,更應延伸課外,欣賞品評,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筆畫特點,領悟結構規律,改變書寫陋習,使學生有信心寫好字、寫美字,真正“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