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雨
摘 要: 《三字經》有云:“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可見,古人在育人時早已把做人放在第一位,先學會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些最基本道理,再繼續學習文化知識,在對應領域取得成績。對于教師而言,解決思想上的困惑比學習中的難題更重要,尤其對于中職學生而言,課堂上時刻無意識滲透尊重、感恩、責任等情感教育,對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和提高綜合素質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情感教育 中職課堂 綜合素質
1.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中等職業教育為社會輸出初、中級技術人員及技術工人,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而隨著社會進步,在對勞動者技能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健康的身心和熱愛生活的積極態度是考核勞動者的必要綜合素質。當前中職學校處境比較尷尬,生源幾乎都是初中成績落后,沒有升入高中的學生。不但文化基礎知識非常薄弱,而且對學習的消極態度更讓人堪憂,因此對于中職教師來說,情感梳理顯得尤為重要。
2.情感教育的內容
2.1培養尊重他人的習慣
尊重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最優秀的品質,也是一種健康的人生態度。我的教齡并不長,但是迎接新一屆學生的第一節課都把尊重放在第一點,作為要求學生同時要求自己的行為準則。讓學生明白遵守課堂紀律,不隨意講話,遲到敲門,有事情舉手示意老師都是尊重他人,更尊重自己的方式。課堂上很多時候并不需要教師刻意講尊重的重要性,我作為英語教師,每單元對話中都能反映出對話者的互相尊重,問句委婉,答者更加禮貌,所以在課堂講解中,無意滲透會慢慢積累,進而影響作為受用者的學生。尊人者,人尊之。這就要求教師平等地看待每個調皮的學生,不以成績好壞看待他們,對學生而言是榜樣的力量,同時“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得到學生的肯定才能聽進老師的教導。
2.2培養知恩感恩的情感
感恩是優秀的美德,更是對他人付出給予的最基本回應,是做人的基本修養。現在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格外嚴格,基本三個家庭圍繞一個孩子,在孩子身上的投入“無比大方”,但有多少父母在付出的同時教會孩子說“謝謝”,教導孩子對長輩無私的愛說“感恩”?有多少課堂上老師提及過對他人應懷感恩之心,而不只是強調書本上的習題文章?身為一線中職教師,接觸到的都是比較真實的他們,現在的中職學生幾乎都是常說的“00后”,他們個性鮮明,自我意識很強,追求時尚,但家庭感淡薄,尤其是父母離異的學生,所以說,教師的正確引導在這時顯得尤為重要。課堂教學中一點都不缺乏這樣的素材,每年11月中旬,我都會在英語課上為學生講述西方的感恩節,以及感恩節賦予我們的意義,鼓勵他們對身邊的人說“謝謝”,感恩節時給父母、長輩打個電話說些感謝的話,因為與傳統中國人的內斂、含蓄相比,西方人會毫不吝嗇地對家人、孩子說“I love you”,時刻傳遞對彼此的感謝和關愛。當然,對廣大青少年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對幫助我們的人,為我們提供服務的人都應懷有感謝之情,因為那是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
2.3培養勇于承擔的責任意識
什么是責任?百度百科給出這樣的解釋:“責任是一種能力,又遠勝于能力,責任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品格;責任就是對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毫不怨言地承擔,并認認真真地做好,這就是責任。”教師教書育人,醫生救死扶傷,軍人保家衛國,子女贍養父母,學生學習知識,所有這些都是責任。有多少家長對子女付出的時候告訴他們應當就家庭承擔一定的責任,哪怕是幫助父母做些簡單的家務,洗好自己的衣服,常陪伴父母長輩?現在的孩子習慣所取并認為理所當然,這是由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缺失。我在教學過程中還發現現在學生的一個特點,就是做錯了事情不肯承認,有時證據擺在面前也搖頭否定,令人無可奈何,所以教師有責任引導這些世界觀、價值觀尚不成熟的孩子敢于擔起自己的責任,將責任意識的種子埋入他們心中。
2.4培養應對挫折的勇氣
叛逆、焦躁、自認為自己什么都懂是青春期少年的普遍特點,他們很容易受情緒控制,因為一點小事就悶悶不樂或什么事都不以為然,兩極化現象非常突出。寢室同學之間出現矛盾,男生女生之間出現摩擦,都喜歡用逃課、抽煙甚至將自己灌醉的方式解決,都是對生活中的打擊與挫折不能正確面對的消極處理方式,是他們保護自己的一種畸形處理方法。他們年齡尚小,經歷淺薄,缺少處理問題的方法,沒有承受挫折與困難的勇氣,所以容易走極端。為此,應該把挫折教育作為中職課堂的重要內容。撥開學生心中的陰霾,傳遞給他們正能量,培養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的心態。多跟學生講述成功人士的例子,可以是政治家、商人、身殘志堅的人、或學生感興趣的明星,沒有人能隨便取得成就,引導學生明白不管生活給予了什么,都不能放棄自己而隨波逐流,要勇敢地向困難挑戰,才能笑對自己、笑對人生。
3.結語
課堂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作為學生榜樣的教師,不僅要做好知識的講授,更要充分發掘各種情感因素并關注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的道德表現和發展,使他們收獲知識的同時擁有健全人格。而在中職教學中貫徹情感教育不僅是教育觀念更新的需求,更是社會對職業教育提出的需要。中職教師應該把情感教育寫進教案,帶進課堂,將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技術人員作為培養目標,讓中職課堂成為知識與道德傳播的講堂,并把情感教育內容具體化,使之成為看得見、摸得著、能評價、具有可操作性的實際內容,使情感教育發揮更大作用,讓學生全面發展,實現“教書育人”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馬艷玲.淺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5(2).
[2]孫祖碧.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職業技術教育,2012(2).
[3]王遜斌.讓情感教育撒播在中職英語課堂[J].職校論壇.,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