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高福升+李楠

[摘要]隨著專業性外語教育對語言實用性要求的不斷提高,口語教學對于外語專業學生日漸重要。研究結果顯示,我國目前韓語專業學生對韓語口語教學的要求已經細化到教材、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等多方面。同時韓國語高年級學生面臨日益激烈的畢業、就業競爭,學生迫切需要就業或升學方面的相關口語指導。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對口語學習的需求,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以求達到提高韓語口語教學水平,推動韓語教育事業更快更好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韓語專業學生;口語教學需求;教學方案
一、引言
近年來,中韓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加深,為兩國人民在人文和教育交流方面提供了廣闊前景,也為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韓國語學習與教育提供了良好發展的機會。關于韓語口語的研究是學者們不斷挑戰的課題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國內外學者關于此方面的研究進行的很多,這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寶貴的借鑒。但是韓國學者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主要是在韓國留學生,針對國內韓語專業學生的研究少之又少。同時,國內的研究多采用文獻研究的方法,實證研究較少。通過問卷調查形式,研究分析學生韓語口語教學需求并進行分類整理的研究甚少。本文旨在從韓語專業學習者需求角度探索韓語口語教學方案。所謂需求分析是指調查需求情況,確認其差異并進行對比的研究(許鳳子,2013)。對學習者的需求進行分析,能夠為韓語口語課堂教學帶來重要啟示。首先,從學習者需求入手分析,以韓國語專業學生為調查對象,調查學習者對韓語口語教學的需求,然后以調查分析為依據,探索韓語口語教學的方案。
二、研究設計
為了比較直觀的了解韓語專業各年級學生對韓語口語教學的不同需求,本文對山東省內重點高校的157名韓語專業學生進行了分年級調查。刪除少數認同度低的意見,對達成共識和公認度較高的信息進行了分類整理,結果如下:
學生年級分布表
三、研究結果
為了比較準確的了解學生對“現行韓語口語教學的要求”,本文對韓語專業各年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學生的回答從教材,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3個方面整理如下:
1.教材方面
希望擴充教材外知識,加強口語指導,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希望教材中的語法、詞匯、例句能與時俱進,增加教學趣味性(1年級學生)。
擴充教材外知識,增加自由會話課(2年級學生)。
不局限于教材,擴充教材以外知識,加強聽說教學(3年級學生)。
調查結果顯示,不論年級高低學生們都希望教師不要局限于教材,擴充教材以外的知識,豐富課堂內容,注重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
2.教學形式
創造語言環境,開展韓語角之類活動;希望老師多鼓勵自己,同時增加與韓語相關的趣味性活動;訂購相關韓國新聞、文化、娛樂雜志,培養韓語興趣,提高閱讀能力(一年級學生)。
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多互動激發學生開口說話的熱情;增加與韓國人交流機會;增加多媒體的使用頻率(二年級學生)。
希望老師能要求學生日常生活中多說、多練、多用韓語;多組織一些趣味性口語訓練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話劇、情景劇,培養學生語感,練習語調;組織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學校組織與韓國學生1:1活動,互相幫助(三年級學生)。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們希望老師能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創造語言學習環境,組織開展趣味性活動。同時,不論年級高低學生普遍感覺自己的口語表達欠佳,應用太少,缺乏交流平臺,希望能與外教、留學生多交流,也希望老師能提供更多與韓國人交流的平臺。
3.教學內容
加大韓國社會時下流行語、新造詞的指導;增加自由會話和聽力課,多給學生聽說機會;學生極度缺乏鍛煉和應用,感覺學得太死板,不夠實用(一年級學生)。
多講知識結構;加強日常用語指導;多一些介紹韓國文化的課程(二年級學生)。
提前完成大四課程,留出更多時間實習;開設就業或與韓國企業文化有關課程;多方位、多角度了解韓國文化生活;增加韓語聽力訓練;加強口語鍛煉機會(三年級學生)。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希望加大詞匯教學、聽說教學的力度。而且越到高年級,學生越是感到口語教學中韓語文化教育的緊迫感和重要性,同時高年級學生面臨畢業、就業問題,學生表示迫切需要就業或升學方面的相關指導。
四、韓語口語教學方案探索
韓語口語能力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也是我們“重視輸出能力”語言教學改革的重點。本文針對各年級學生的學習難點并結合現行韓語教學的要求,提出以下方案:
1.一年級口語課堂
重視基礎,以重復練習為主。對于1年級學生而言,韓語是一門嶄新的語言,需要花一定的時間來了解韓語的語言結構和體系。Littlewood(1981)曾提出要在外語學習交流溝通行為的全過程實施指導。交流溝通過程包含熟悉目的語的語法和其構造,然后才是真正的交流溝通行為。初級階段韓語口語以學習新知識為主,熟記新單詞、新語法,能夠理解和靈活運用簡單的生活用語和實用文章,能夠區分公開場合和非公開場合的語言表達。在此基礎上展開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學習口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口語練習變為一種習慣和興趣點。
2.二年級口語課堂
重視運用,以小組討論發表的形式為主。Paulson & Bruder(1976)把“會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機械練習,第二階段發展為交流溝通。課堂上不一定非得遵守這個順序,但是要想有效地進行會話課,我們必須系統地分階段地統籌安排。2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語言基礎積累,但是大多數學生在獨立陳述意見或公開發表時會存在一定的膽怯心理。鑒于此,在組織2年級口語課堂時,可以針對不同主題,采用不同的語言環境,以小組討論、場景模擬等多樣的形式形成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表述觀點時能夠不拘束。同時,小組討論、場景模擬等方式能幫助學生集思廣益,更好表達內心想法,從而更好地鍛煉他們書面語和口語的各種表達能力,為走出校園后真正的將韓語口語表達變為自身的一項專業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3.三四年級口語課堂
強調自我觀點,以個人發表為主。張海順(2003)曾經提到所謂的“語言能力”不僅是對于語法知識體系的掌握,還包括文化、社會、為人處事等相關知識地了解和應用。到了高年級,學生對韓語知識有了一定量的積累,如何靈活運用這些知識是這階段的學習重點。規定主題做針對性發表練習,主題的選定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要涉及某些專業領域或者從業后業務執行時所需要的語言能力。這樣能更好地培養高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同時,3年級學生畢業、就業在即,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畢業生就業和升學提供相關方面的指導。
各年級學生韓語口語教學都應重視語言環境的塑造,加強國內學生與韓國外教、韓國留學生的交流,定期組織口語交流方面的互動活動,有條件的高校,還應加強國內學生赴韓國交流學習的機會,在實際生活中加強對韓國口語表達的理解和掌握。
五、總結
通過研究發現,不同年級韓語專業學生對口語教學的需求不盡相同。學生們的需求主要體現在韓語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等方面上,其中不論年級高低學生都希望能提供更多的口語訓練和表達機會;中低年級學生希望加強詞匯知識、聽說學習部分,而高年級學生希望加強就業、畢業方面的相關口語指導。針對學生們的需求,本文提出了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韓語口語教學方案,為求達到提高韓語口語教學水平,推動韓語教育事業更快更好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許鳳子.提高韓國語口語能力之有效教學設計方案——以學生的需求分析為依據[J].民族教育研究,2013(1).
[2]李丹.試論如何有效提高韓國語口語能力[J].語文學刊.外語教學研究,2012(9).
[3]楊薇.中國學生在韓語學習過程中的易錯發音分析[J].科教文匯,2011(9).
[4]姜春玉.淺談大學韓語教學中的口語訓練[J].遼寧師專學報,2009(6).
[5]張光軍.對中國學生韓語學習中聽力難現象的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5).
[6]全炳善.關于高校朝鮮語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3(7).
(責任編輯 馮 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