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摘 要】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起,電視播音主持業務一直處于持續繁榮發展的狀態,尤其是傳媒高校的建立與傳播學科體制的創設和發展,成為了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的堅強后盾。為了更好地探索播音主持業務的發展趨勢,本文將從電視傳媒環境與播音主持業務的成長變化開始著手進行分析,將電視播音和主持相結合,深入研究其發展狀態,并對現今播音主持概念的判定提出新的觀點。
【關鍵詞】播音;主持;發展趨勢;分析;目標;方向
中圖分類號:G2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087-02
隨著經濟的飛躍發展,電視播音和電視主持等職業已成為就業領域的熱點和亮點,受到求職人士的熱烈追捧。但是由于一些國外傳播謬論和不良風氣等因素的影響,國內的電視播音主持業務在成長中也漸漸出現了節目內容虛假低俗、只重收視率等情況,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這就使得對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的探索與分析具有局限性,理論與現實存在巨大差距。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起,電視播音主持業務逐漸走上了歷史的舞臺,21世紀的電視播音主持業務也因傳播媒介在不同時期的多樣性,展現出具有不同的業務特點與業務目標。以往的電視播音主持就只是單一的媒介角色,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今的播音主持已將“播音”與“主持”作為兩種不同的角色區分開來,但是介于這兩種角色的人數量較多,在欄目編導的安排下,發展空間也不盡相同。因此,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的需求重心也展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大概包含:形象、氣質、普通話的標準水平、語言表達能力、臨場反應能力等等。由于社會民主化水平的持續提升、電視技術的不斷創新,電視播音主持業務也會在全局穩定的狀態下,不斷地變化和發展。大致發展趨勢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固有的新聞播音方式的發展趨勢
新聞播音中的消息類播音,它所獨有的播音發聲是與特殊的新聞體系、新聞內容和創造技巧息息相關的。由于社會文明水平的持續提升,新聞體系更加透明化,新聞本體返璞歸真,其發展趨勢可以分為:
(一)播音員的自身情感的表露空間范圍變大,促使播音時播音員的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更加豐富多彩,因此能表現出各種各樣的特點。
(二)現今的口語播音打破以往的播音方式,在語氣、停頓、節奏等環節的處理上展示出各種不一樣的風格、方法等特殊性質。
以上兩個方面的發展趨勢仍是以播音員的正常標準為基礎進行運用的,否則將會破壞新聞播音的藝術特點,引發大眾的反感,給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
二、電視主持業務走人格化傳播道路的發展趨勢
(一)對主持人品行的要求
一期完整電視節目的創造,是很多幕后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同時也展現出主持人自身的人格魅力。在競爭愈發激烈的環境中,電視創作的合作性也在逐漸凸顯,團隊合作精神愈發重要。主持人作為節目本質的表達者,其人格魅力很重要,決定著整檔節目的成敗,這種人格魅力是主持人高尚品德的展現,也是其基本素養的體現。
(二)對主持人可信度與權威性的要求
主持人以知識權威這一身份出現在電視觀眾面前,運用自身的知識、經驗與技巧等手段傳播自身研究范疇內的有關信息,建立在觀眾心目中的可信度,不僅有利于樹立電視欄目或是電視臺的形象,還能夠提高電視臺的競爭力。由此可見,主持人的權威形象是以群情主腦的身份來實現信息傳播,影響大眾的感觀。因此,觀眾所做出的反應形式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一種是觀眾欣然接受這種由主持人傳播的思想與言論,并加以宣導;另一種就是跟隨傳播者做出行為指導。因此,主持人要成為稱職的群情首腦,必須以自身的權威性和可信性樹立起更高的信譽形象,將社會集體所存在的無認知感化為認識結構和信息需求,從而改變觀眾的態度和行為表現。這種主持人創造出的電視主持業務的發展趨勢,不僅能提高電視臺的形象,還能達到提高自身頻道競爭實力的目的。
(三)對主持人專業性的要求
主持人的專業性與權威性、可信度是一種共生的關系存在,主持人在信息的傳播中以權威的身份出現在觀眾面前,呈現出其專業性的特點。
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觀眾的審美趣味與對電視節目的需求越發多樣化,電視頻道的專業性不斷顯現,觀眾對主持人立場的態度也很分明。這種現象的發生,主要是因為電視所播放的情境與現實情境不同,現實中人際關系松懈、存在破綻,而處于交流者位置的觀眾,不會過多關注這種破綻,發出指責的信號。但是電視傳播卻正好相反,觀眾在電視情境中對主持人的期望很高,已經超過對交流者的立場界定,這就是被主持人的專業性引發的職業期待。所以,將來主持人的專業性也會成為觀眾對其立場態度的重要評價標準,而主持人專業性的發展也會在現代電視主持業務的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
(四)對主持人非口語因素的個性化的要求
主持人非口語因素指的是主持人表現出的身體語言以及面部表情等傳播因素。我國以往對主持人的要求是注重口頭語言的表達內容與方式,對非口語因素只要求保持最基本的自然、親切的情感流露。現今社會的發展,使主持人的非口語因素從一成不變向個性化的方向轉變,從而使不同的主持人在主持的業務上表現出屬于自身的特征。這種發展趨勢是未來電視主持人業務發展的新開端。
在我國的電視主持業務中,這種“另類”主持方式逐漸得到了觀眾的肯定與支持,而主持人在節目中的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感動。這種個性化的主持方式,不僅能調動觀眾的參與情緒,也能突出主持人自身的特色,因而對提高傳播效果具有促進作用。
(五)對主持業務中的訪談元素進行強化
新世紀初期,我國電視銀幕上出現了娛樂節目的另一種發展趨勢,即娛樂的新聞化。一種表現形式是在娛樂節目中對業界新聞進行大量的信息傳播,它的時效性是很多娛樂節目關注的重點;另一種表現形式是娛樂訪談,即以訪談的方式對各界人士進行訪問。這種方式已經被許多娛樂節目屢次運用,使娛樂節目具有訪談的特色,從而吸引觀眾的注意。訪談元素從新聞到娛樂的過渡,呈現出了電視主持業務的另一種發展趨勢,同時也帶動了網絡媒介的發展。這種訪談方式是以主持人自己的人生經驗為根基,與受訪人進行真摯的溝通與交流,使受訪人準確地表達出自己對人與事的真實看法,從而調動觀眾參與的積極性,引發共鳴。
(六)非主持專科畢業的主持人的興起與發展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普及與迅速發展,大眾對媒體的關注越來越多,而這種關注性在集體中是呈分散性的,電視頻道為了引起大眾的關注,不斷地創新與突破,使非科班的主持人興起,成為主持界中的一大亮點。由當代最受歡迎、最著名的明星、演員、歌手、相聲演員等客串主持人的角色,能吸引大眾尤其是粉絲的關注,從而提高節目的收視率。然而,這些主持人的專業要求、標準卻與專業主持人的有所不同,除了必須具有主持人應有的品行和臨場掌控能力外,對于口語、專業性的要求都有所降低。非主持專科畢業的主持人在主持時憑借自身的豐富經驗與人格魅力掌控全局,即使發生咬字失誤等情況,不僅不會遭到觀眾的反感,反而會激發觀眾的興趣,得到包容,這些小失誤也會使觀眾津津樂道。觀眾對于非主持專科畢業的主持人的要求標準較低,多會關注其個人魅力(如顏值)、主持內容,而且這些主持人的表達方式多與專業主持人不同,更能引發觀眾的共鳴。非主持專科畢業主持人的興起與發展,不僅帶動了收視率的變化,也促進了電視主持事業的發展。
三、電視播音與主持業務相統一的發展趨勢
播音與主持從分離到統一的發展形勢將是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發展的主要趨勢。電視播音的標準要求是實習播音員必須進行嚴格的基本訓練,形成“以實為主、虛實結合”的特殊音色,并在胸腔共鳴配合腦腔共鳴的共同狀態下,用具有張力與感染力的口頭語言進行播音表達,其主要目的是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語言創作。然而電視主持業務對主持人的要求卻有所不同,其核心在于主持人對全局的掌握與掌控能力,使主持人的個人魅力所成就的角色與媒介角色形成高度統一。由此可見,播音業務強調的是聲音主持,而主持業務的重點卻在個人角色所闡釋的主持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視播音主持業務也已經歷了很長的發展階段,可以將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的發展分成三個進程:第一個進程是只重視播音員的外表形象和語言狀態的要求,反而對所播放的內容要求松懈;第二個進程反而不再強調播音員的語言狀態,更加注重播音內容的實質性;第三種進程在上個世紀末期,對語言的關注又重新成為重點。這種剝離又回歸的進程發展形式,也是大眾對媒體需求的主要表現。因此,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的發展方向就是從注重形式到注重內容,再到形式與內容相統一。在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的范圍內,不僅看重主持人的個人表現,也看中主持人對語言表達能力規范性的掌控,這也是我國未來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的主要目標。
四、結束語
近年來,電視播音主持業務一直處于持續繁榮發展的狀態,尤其是傳媒高校的建立與傳播學科體制的創設和發展,成為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的堅強后盾。本文通過分析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的發展趨勢,研究了當代新聞電視播音與電視主持的發展特點與目標,了解了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的主要方向,這種探索和認知不僅能促進我國娛樂事業的穩定發展,同時也能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走上信息化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簡史》編委會編,徐光春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簡史[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3.
[2][英]邁克·費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著,劉精明譯.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3]白謙誠,胡妙德主編.中央電視臺研究室,主持人節目研究委員會編.中國熒屏第一人——沈力[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
[4]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播音學研究委員會學術部編.播音主持藝術[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
[5]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學術委員會《中國播音學》編輯委員會編,張頌主編.中國播音學[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4.
作者簡介:
李 江(1975-),男,漢族,云南省石林縣人,一級播音員,工作單位:曲靖電視臺播音部,研究方向:電視播音主持業務創新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