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長發
愛輝區現有各類幼兒園59所(城區44所,農村15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7所,民辦幼兒園42所;省級示范幼兒園1所,一類幼兒園6所。教職工506人,3~6歲幼兒總數4898人,在園幼兒5062人(含外籍子女),學前三年入園率為85%。
近年來,在愛輝區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教育的最前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作為人生之本的教育,學前教育緊隨時代節奏,加快改革步伐,大力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通過開展師資培訓、送課下鄉、基本功測試、示范園幫扶等活動,提升幼兒教師專業素養和幼兒園辦園水平,學前教育三年入園率不斷提高,各類幼兒園辦園規模不斷擴大,效益穩步提高,保教質量大幅提升,基本解決了我區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和“小學化”傾向問題,形成了以黑河市幼兒園為示范,鄉鎮中心幼兒園為骨干,民辦幼兒園為主體,學校附屬學前班為補充的多元化辦園格局。
一、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全力助推學前教育科學發展
區委、區政府立足實際,把學前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各級各類教育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同推進,努力實現“城鄉教育均衡化,辦學條件標準化,隊伍建設專業化,育兒質量優質化”的目標,實現了學前教育的科學發展。
1.建立管理機制,健全管理網絡
區政府根據我區學前教育實際,實行區政府統籌、鄉鎮(街道)為輔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健全教育部門主管、相關部門協作的工作機制。自2000年起陸續出臺《愛輝區學前教育發展實施意見》《愛輝區學前教育“十二五”發展規劃》《愛輝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成立學前教育三年行動領導小組,統籌建立了教育局主管,民政、財政、衛生等部門互相配合的管理網絡。教育局設立專門行政管理機構和業務管理部門,教師進修校成立職成幼教部,配備3名學前教育教研員,保證了學前教育的快速開展。
2.引進優質學前教育資源,提升我區學前教育檔次
2014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引領下,我們采用學前教育公建民營管理形式,引進大連益爾教育集團租賃經營幸福幼兒園,有效解決了核定編制、運行費用等因素對運營的制約,把外地有成功經驗的名園建在身邊,在全區范圍內有效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帶動全區學前教育整體水平提升。在愛輝區集團化辦學的推動下,民辦幼兒教育積極探索辦園新模式,2015年10月,成立了紅纓貝貝教育集團,實施民辦幼兒教育管理體制全面改革,標志著愛輝區在推動學前教育規模化、集團化發展上又邁出了新步伐。
3.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積極改善辦園條件
區委、區政府積極籌措資金投入到學前教育的發展建設中,高標準完成園舍改擴建、玩教具配備及室外操場硬化等項目,使每一個項目完工后即可開園招生。6年中,區政府共投入2146萬元為公辦幼兒園進行擴建維修園舍和購置設備設施,改擴建總面積達8090平方米,并在省定標準外為每班配備投影設備、為西崗子中心幼兒園室外場地鋪設人工草坪。目前,10所鄉鎮中心幼兒園在辦園條件、師資隊伍和園舍管理等方面大幅超越民辦幼兒園。鄉鎮辦園條件的改善,使農村學前兒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此外,政府又投資117萬元為35個民辦普惠幼兒園補充玩教具,充分調動民辦學前教育機構辦學的積極性。
二、規范管理,科學評價,全力促進幼兒園有序發展
1.嚴格審批手續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的要求和審批程序開展工作,確保公辦、民辦幼兒園登記注冊的規范化。制定了《愛輝區幼兒園綜合評估實施細則》,分別對“園舍建設”“幼兒園工作人員”“幼兒園管理”“幼兒園保教工作”“衛生保健”五大項二十五小項內容進行量化打分。自2000年起堅持每年春秋兩次對幼兒園進行定期檢查評估、量化打分、評估定類。鼓勵扶持資質合法、信譽良好的民辦幼兒園加快發展,引導民辦幼兒園提供面向大眾、收費合理的普惠性服務。系列管理措施促使幼兒園優勝劣汰,城區民辦幼兒園由2000年的70多所精簡到現在的42所,辦園水平明顯提高。
2.活動引領,遏制“小學化”傾向
近年來,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較為嚴重,偏離了正確的辦園方向,違背了幼兒的成長規律。為了讓孩子回歸天性和童真,避免幼兒園的“小學化”傾向,我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幼兒生活,連續15年組織“六一”幼兒文藝匯演、幼兒游園、幼兒講故事大賽、手工制作、幼兒畫展等活動。加強城鄉各園之間的學習交流,豐富幼兒的生活,為孩子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間,指導幼兒園廣泛堅持開展戶外游戲活動。2014年我局派出學前教育業務領導、教研員、部分幼兒園領導和教師,赴上海和浙江安吉等地學習取經。如今,全區幼兒園全面推廣戶外游戲活動,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創建、自由建構游戲,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成為游戲的創造者,為孩子們的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還孩子快樂的童年。2015年7月全市農村學前教育現場會在愛輝區西崗子鎮中心幼兒園召開,幼兒園的“快樂游戲”系列活動得到省市領導的充分認可。
三、強化安全,確保衛生,全力促進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1.不斷提高幼兒園安全防范意識
區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工作的意見》,教育局下發了《愛輝區幼兒園安全規定》等相關文件。教育局每年初與各幼兒園簽訂《幼兒園安全責任書》,同時下發《幼兒園安全應急預案》,要求各幼兒園落實崗位責任,健全并完善各項安全制度及相應的應急預案;落實防范措施,健全“門防、人防、物防、技防、群防”五位一體的安全防控網絡;強化督查力度,確保重點部位、重點人群、重點環節的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目前,我區各公辦幼兒園均配備專職保安,提高了幼兒園的安全防范水平。此外,我區高度重視校車安全,嚴格實行一車一檔案制度,對各幼兒園的接送校車進行全面的摸底、審查,并協同交警部門共同完成校車新標識的核發工作,進一步保障了校車安全。
2.嚴格把好衛生防疫關
規定申請創辦民辦幼兒園必須先提供衛生部門頒發的《餐飲服務許可證》《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合格證》和工作人員健康證明及公安部門核發的消防安全審核意見。教育部門與衛生部門聯合制定并嚴格執行《入托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實施辦法》。
四、研培結合,優化隊伍,全力促進學前教育可持續發展
1.積極籌劃,為公辦園幼師落實編制
為提高幼兒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我區自2012年起,三年內分三批安置師范類畢業生共110人到鄉鎮中心幼兒園任教。嚴格執行幼兒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鼓勵民辦幼兒園教師考取幼兒教師資格證,要求各幼兒園優先錄(聘)用幼兒師范畢業生任教,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
2.組織開展各級各類培訓
每年組織園長、幼師和保育員參加國家、省、市級的集中培訓和網絡遠程培訓。教師進修學校開展全區統一的業務考試及以《新綱要》《新教材》《3~6兒童學習發展指南》為主要內容等各類培訓,嚴格做到“不培訓,不上崗”。新上崗幼兒教師進行“三個一”培訓,即:崗前培訓一個月、幼兒園實習一個月、上一節教研課。“三個一”活動有效促進了新上崗教師在短期內進入良好的工作狀態。
3.構建交流學習平臺
組織開展教學觀摩活動、論文評比、環境布置評比、區角活動評比、自制教玩具評比等“五大領域”的評比活動,為廣大教師提供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平臺。組織幼兒教師參加省市舉辦的各種幼教活動比賽,各類獎項的獲得提高了我區幼兒教師的知名度,也提升了教師的業務水平。
4.堅持開展送課下鄉、崗位練兵活動
教師進修學校堅持每學期為鄉鎮幼兒園送優質課,通過送課、聽課、評課和教研等方式,不斷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縮小城鄉教師間的差距。執行《愛輝區幼兒教師專業技能考核方案》,組織幼兒教師參加舞蹈、鍵盤、繪畫、手工制作等方面的技能培訓,各幼兒園不定期開展技能技巧比賽,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
5.開展幼兒教育教學的專題研究
以課題為牽動,科學保教。陸續開展了區級課題《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的研究》、省規劃辦課題《構建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支持服務系統的實踐研究》、省學會課題《園本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研究》、省學前教育學會課題《開發園本生活化課程支持兒童學習與發展的教育策略的研究》等多項課題研究,引領教師科學保教。
五、示范引領,提升品質,全力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黑河市幼兒園是我區唯一一所省級示范園。經過多年的共同努力,幼兒園辦學條件大為改善,教學環境溫馨舒適,辦園特色鮮明,教師團隊整體素質較強。為使其充分發揮骨干和示范引領作用,2004年起我區組織開展了“大手拉小手”活動,市幼兒園擔負起幫扶11所鄉鎮的重任。11年中,市幼兒園為鄉鎮幼兒園送示范課,培訓教師,歸納辦園特色與辦園理念,使每所鄉鎮中心幼兒園的整體辦園水平有了大幅提升。目前,各鄉鎮幼兒園在全區統一開展的“戶外游戲活動”的總領下,提煉出適合本園實際情況的特色化活動。特色活動的開展得到了家長的廣泛認可,鄉鎮幼兒園入園率逐年提高。在此基礎上,全區6個一類園各與15所規模較小的民辦幼兒園相繼結隊,相互幫扶,形成“市幼兒園帶鄉鎮幼兒園,一類園帶二、三類幼兒園”的教研網絡。教師進修學校用“分層教研”和“一課三研”的教學方式,對各級各類幼兒園教師進行教學培訓,這種教研方式提高了幼兒園教師的教研水平,使全區學前教育有了整體提高。
在全區教育改革的時代浪潮中,學前教育猶如一朵跳躍的浪花,在寬闊的海洋中克服重重困難,揮灑風采。“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蒼海”,我們有決心,更有堅定的信心,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在愛輝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將我區的學前教育建成老百姓家門口最為優質的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多元發展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