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永富+譚子貴
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熱衷培養學術型人才,而忽視應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造成了學生畢業即失業的奇特景象。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改變這一現狀,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在教育部推動下,由35所地方本科院校發起的應用技術大學聯盟于2013年6月28日在天津成立,該聯盟將圍繞建設應用技術大學的目標,探索推動中國高等教育的分類辦學和特色發展。2013年1月,南寧學院被教育部遴選為國家應用技術大學試點高校, 并作為聯盟發起學校之一,學校迅速捕捉到其中的發展機遇,經過慎重的思考與論證,決定走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道路,也只有走應用技術大學道路才能使南寧學院在林立的高校中錯位發展,差異競爭,特色發展。作為所在學校的圖書館,應緊跟學校的發展特點,抓住新時機、新歷史背景下賦予的新任務,努力提升內涵建設,使之盡快成為應用技術大學大背景下的應用技術新型特色圖書館,更好的服務全校教師、學生的教學實踐,南寧學院圖書館付出了諸多努力,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人才構建
1.人才招聘
人才構建一直以來都是圖書館建設中的薄弱環節,由于學校為民辦高校,建校后面臨諸多辦學瓶頸,經過30年的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成效,但規模小、學生入學報到率低、政府財政補貼少,導致學校正常運作的經費緊張;又因圖書館是一個投入多、產出少,投入后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成效;同時受社會不良思潮的影響,認為圖書管理員是一個技能要求低的崗位,任何人都可以信任,所以圖書館人才的建設始終得不到學校的重視。
2009年南寧市政府與廣西民革區委簽署協議共建邕江大學后,學校發展迅速,2011年從只有300多畝的老校區整體搬遷至1300畝的新校區,2012年12月實現萬人、千畝、本科戰略目標,圖書館人才的建設刻不容緩。學校著眼實際需要與未來發展,聘請了廣西高校圖書界資歷深厚、具有雙正高職稱的高校圖工委負責人為館長;館員的招聘也從??茖W歷提至本科和研究生學歷(2012年7月以來新招聘館員7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人,本科學歷6人);招聘范圍從廣西本地高校擴至全國211重點高校、二本高校(涉及東北師范大學、西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廣西大學、貴州大學以及廣西、江西、天津等地二本高校);招聘專業除了圖書館必須具備的圖書館學、情報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外,還招聘了心理學、教育學、國際貿易學專業人才,徹底從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專業結構等方面構建了一支多樣化、年輕化、專業化的全新館員隊伍,為圖書館今后服務學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人才培訓
人才培訓是人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人才構建的重要措施。學校被教育部遴選為全國首批應用技術大學試點高校后,對館員們的業務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為配合學校轉型發展,立足當下、放眼未來啟動各項人才培訓工作:2013年7月、11月圖書館派出所有新入職的非圖書館學專業(5人次)館員、入職后未參加過圖書館學專業知識培訓的館員(1人次),參加廣西區圖書館、廣西大學圖書館組織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訓。2014年6月選派采編部、技術部、借閱部業務骨干(4人次),參加廣西高校圖工委在廣西大學圖書館組織的查新業務培訓,使南寧學院圖書館成為廣西大學查新站下的一個查新點;12月派出采編部所有編目員(5人)參加CALIS聯機合作編目中心與廣西大學圖書館聯合主辦為期一周的中文圖書編目業務培訓,其中2人順利通過CALIS中文三級編目員資格認證考試,使南寧學院圖書館獲得了向CALIS提交原編數據的權限;這些都為學校應用技術大學發展的總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二、按需完善資源建設
1.文獻資源建設
學校應用技術大學發展目標確立時間短,圖書館文獻資源多為目標確立前采購,主要為科研教學提供服務。在應用技術方面根基淺、底子薄,為改變這一不利局面,跟上學校建設的總目標。首先圖書館領導率所有館員實地走訪每一個二級學院及實訓中心,收集近年來以社會需要為導向,特別是以南寧、北部灣及廣西區當地行業需要為導向設置新增的應用型本科專業、實驗實訓中所欠缺和急需的文獻資料,在下次采購中優先購買。其次邀請各二級學院教學一線的專職教師、教學實訓的一體化教師、學生參與文獻采購,從源頭確保文獻與理論教學、一體化教學的高度銜接融合。最后豐富、優化應用型文獻資源,采購書籍時多以各類專業的實務、案例開發、案例分析為主。增加文獻的種類,減少復本采購數量(2013年以前復本采購量為5本,2013年為3本,2014年、2015年為2本),用有限的經費投入做到文獻合理的種類需求、高效的應用需求。
2.數據資源建設
數據資源作為圖書館資源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但要有量的增加,更需要有質的突破。2013年前學校對圖書館的投入少,教師、學生對其需求量低。圖書館原有的數據庫資源僅局限于各種電子期刊,對其他方面的資源十分欠缺,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校近年來的發展。應用技術大學需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除了要熟練掌握所學專業技能,還要掌握相對應的理論知識,以便學生順利通過各類職業資格認證考試,最后使學生成為“動手動腦,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此,圖書館逐步采購了軟件通、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愛迪科森就業培訓數據庫、起點考試網實用技能培訓數據庫;引進了隨書光盤系統,整合現有資源——把以往隨書附送的光盤資源,特別是各類實訓、實務、案例動手方面的光盤資源全部上傳到系統,供學生下載使用。使數據資源與文獻資源形成良好的有機結合,為學校的各類教學、實驗、實訓提供高效的資源保障。
三、與時俱進,轉變服務觀念
1.主動推送
計算機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圖書館坐等讀者上門的陳舊服務模式,早已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如果不轉變服務觀念,即使在信息網絡非常發達的狀態下,圖書館也不能實現文獻保障高效,更不能體現圖書館是學校的資源中心、學術技術交流中心、文化學習和展示中心的地位,甚至讓教師、學生漸漸的對圖書館產生厭惡情緒而遠離之。應用技術大學圖書館應體現出辦館的靈活性,做到主動推送服務讀者:與學校公共教學部溝通探討,在大一新生開設的《計算機機應用》課程教學過程中,單獨設置如何使用圖書館章節(2學時),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增強動手能力、提高網絡應用技能,讓學生知道如何更快、更好、更全面的獲取有用信息;舉辦“4·23”世界讀書日演講、征文比賽;設立勵志圖書閱覽室;主動邀請學生社團(書畫協會、攝影協會)來館舉行現場書法、繪畫大賽,開辦攝影展覽活動,增強圖書館的文化氛圍,讓讀者融入其中、流連忘返。
2.針對特定專業形成特色服務
傳統大學培養人才的目標是按照國家最初的頂層設計確立,應用技術大學培養人才的目標和方式都是順應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確立的,為了讓學生在學校學習中就能熟練掌握專業技能,校政、校企、校校合作辦學就成了應用技術大學發展的必經之路。南寧學院與廣西質量技術監督局(含其下屬的廣西質量技術工程學校)合作共辦質量工程本科專業,彌補了廣西質量管理學科的專業空白;與南寧市軌道交通公司合作開辦的軌道交通專業,為南寧即將開通地鐵交通輸送專業人才;與高博教育集團合作開辦高博軟件學院、與中興通訊集團合作開辦中興通訊工程學院,使學校在培養學生軟件開發應用、互聯網移動通信技術方面占居有利先機。這些都屬于廣西稀缺的特色專業,圖書館將在短期內貼近這些專業的特色發展需求,建立、完善相應的文獻保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會盡快建立特色專業的數據庫,并最終形成南寧學院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實現特色立館、特色興館。
四、開辦學生閱讀學分
南寧學院從廣西相對欠發展的區情和自身國有民辦的校情出發,緊扣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努力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知行合一”的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圖書館緊扣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加強我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拓寬視野,發展個性激發潛能,提高綜合能力培養應用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復合應用型人才,開辦學生創新實踐閱讀學分。圖書館從館藏目錄中優選出100種勵志、創業圖書供學生選讀。與學校創辦的大學生創業園相輔相成,為學生進入創業園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形成了理論與實踐互補的良好局面,為應用技術型圖書館的建設提供了新思路。
總之,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隨著教發[2015]7號《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的頒布,應用技術大學建設及發展的目標已經明朗,應用技術大學以及其他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圖書館,應緊扣學校改革轉型的實際需要,努力實現自身的變革轉型,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學校的各項建設。
參考文獻
[1]夏建軍,賴每,陳雄章.創新發展思維 走應用技術大學發展之路:南寧學院的認識和探索[OL].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625/c40531-21968096.html.2013-06-25.
[2]陳大廣.應用技術大學圖書館建設思考[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3).
[3]霍燦如,楊以明,孫秀芳,郭春陽,孫麗媛.應用技術大學圖書館的建設模式研究與實踐——以黑龍江東方學院新館建設為例[J]. 大學圖書館學報,2015(2).
[4]徐 暢,孫振領,蘭宇琳. 應用技術大學聯盟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調查研究[J], 圖書館學研究2015( 8).
[5]蔣永富.淺談民辦高?!皩I尽焙髨D書館的人才構建——以南寧學院圖書館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