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慧慧
高校排球普修課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
——以阿壩師范學院為例
都慧慧
阿壩師范學院體育系, 四川 汶川623002
摘要: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由于獨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近年來倍受青睞,被廣泛運用于各個學科,且效果顯著。筆者為探索該模式在體育術科課中運用的效果情況,選取了我校體育系2014級排球普修課的6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教學實驗法、數據統計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排球普修課為例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得出以下結論:(1)“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成功運用于排球普修課,并發現實驗組學生成績優于對照組,較傳統教學模式更適合學生的特點。(2)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使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互結合、共同促進,并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3)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對學生自主學習排球的能力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排球的能力。
關鍵詞: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排球普修課
前言
隨著近年來教學改革的需要和教學模式的創新,越來越多的教學模式被運用到各個學科當中,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性和學生的主動性,積極地推動了教學的進步和發展[1]。其中學案導學模式更是以其獨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倍受青睞,該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從被動式學習變成主動參與學習,重新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2]。 其宗旨在于使學生學會學習,通過把“學案”為載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為目標,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整體素質共同提高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3]。因此,為適應現代教育思潮的新體系,體育課教師也必須以新的教學理論來豐富體育課堂,特別是實踐實訓課,更需要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參與學習[4]。為此筆者通過分析國內外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特征和學案的編寫要求、實施過程,結合我校排球普修課的教學特點和學生情況,編寫出排球課學案,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巧妙地設計到教學過程中,并和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對比實驗設計研究。旨在探討排球課程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及運用效果,為豐富排球教學而服務,為廣大體育教育者對教學模式的選擇提供有益的參考。
1“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特點及教學程序
1.1“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特點
傳統教學模式主要以老師為主體、書本和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往往形成了老師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容易造成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5]。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特點主要在于利用“學案”作為載體,讓學生課前閱讀“學案”和知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使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效地發揮各自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從而引導學生正確地樹立學習目標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63]。體育術科課更是需要學生這樣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的目的[7]。
1.2“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教學程序
“學案”是由教師設計的,師生共同完成的,指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思維和學習能力的學習方案[8]。“學案導學”的第一步是向學生展示 “學案”,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學習排球的興趣[9]。學生在進行教師講授之前,依據“學案”進行導學,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一些疑問、不明確或不理解的地方,教師通過學生反饋的信息,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示范等。通過教師的解答后,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糾正,以達到補充完善、整合提升的效果,具體流程見圖1。

圖一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程序圖
2研究對象與方法
根據“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特點和程序,通過采用訪談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教學實驗法對以阿壩師范學院體育系2014級排球普修課的60名學生為對象,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每組各30名學生,學生均為男生。對照組學生運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驗組學生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驗組與對照組教學內容、進度的統一,由同一名教師獨自擔任,評價辦法的統一、對最終收集的數據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然后通過比較對照組與實驗組的相關數據,分析“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優勢。
3結果與分析
3.1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排球四項技術達標和技評成績的對比結果
從表1和表2可知,實驗組發球達標和墊球達標、傳球達標、扣球達標四個方面與對照組相比較均值都有提高,其中發球達標和墊球達標、發球技評、傳球技評、扣球技評的p<0.01,為非常顯著性差異,扣球達標、墊球技評的p<0.05,為顯著性差異,傳球達標沒有顯著差異。由于實驗中影響因素較多,如學生發揮的水平等等,但在統計學數據中,我們也可以說實驗組在技術達標的教學成績優于對照組,可以得到實驗組學生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較傳統教學模式教學的效果好。

表1 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排球四項技術達標成績的對比結果
注:*P<0.05為顯著性差異,**P<0.01為非常顯著性差異

表2 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排球四項技術技評成績的對比結果
注:*P<0.05為顯著性差異,**P<0.01為非常顯著性差異
3.2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排球理論成績的對比結果
經過排球課理論測試,從表3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的排球理論成績均值大于對照組學生的均值,P<0.05,呈顯著性差異。這表明實驗組學生的排球理論課成績優于對照組的學生。

表3 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理論成績的對比結果
注:*P<0.05為顯著性差異,**P<0.01為非常顯著性差異
3.3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學習能力的測評
表4的結果顯示,實驗后實驗組的學生在自我調控、時間管理、學習策略、學習動機四個緯度上,P值小于0.05,并且均值大于對照組,因此可以推出,實驗后實驗組學生在自我調控、時間管理、學習策略、以及學習動機四個緯度優于對照組學生,“學安導學”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有積極的影響作用。由此可以說明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能力高于運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生,在排球選項中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表4 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測評結果比較
注:*P<0.05為顯著性差異,**P<0.01為非常顯著性差異
3.4實驗后實驗組學生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評價調查
實驗結束后,通過問卷讓實驗組學生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實驗組87﹪的學生認為通過參與“學案”的設計能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90﹪的學生認為“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能提高自己上排球課的積極性,97﹪的學生認為“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體現了自己上排球課的主體地位,90%的學生認為“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利于增強自己的自信心,93%的學生認為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提高了自己了綜合學習能力并且93﹪的學生認為通過學習一段時間以后,覺得自己的排球技術有所提高。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通過對我校排球普修課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后得知,從“學案導學”的特點、適用范圍、操縱程序、理論分析中可以得知“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適用于普通高校排球普修課程。并且通過實驗證實,實驗組學生在四項排球基本技術達標和技評情況以及排球理論成績都優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學案導學”較傳統教學模式更適合學生的特點。并通過選擇該模式教學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形成良好體育學習態度和增強學生的集體凝聚力。有利于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互結合、共同促進,對學生自主學習排球的能力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排球的能力。
4.2建議
為使學案導學模式在體育術科課程中的進一步推廣和發展,建議在學案的編寫過程中需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學科特征和教學內容來合理編寫學案。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將合作、探究、自主的學習氛圍融入課堂中,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虞重干.排球運動教程[M].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9:54.
[2]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78.
[3]毛振明.體育教育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122.
[4]邵偉德.體育教學模式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51.
[5]郭英等.體育分層次教學法模式構建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3):378-380.
[6]胡貴和,等.“學案教學”初探[J].山東教育,2000,(8).
[7]張曙光,等.構建學案導學模式培養學生自學能力[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0,(4).
[8]王益輝.“導學案”的設計與實施[J].教育科技論壇, 2010,(10).
[9]代月香.“學案導學+小組合作”,積極打造高效數學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1,(5).
Empirical Research on University General Volleyball Courses Using “Learning Guide” Teaching Mode——Take Aba Teacher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s
Du Huihui
Abstract:For its unique teaching concept and teaching methods, learning guide teaching mode becomes very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It is widely and effectively used in various subject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 in technical sport courses, the author chooses 60 students involved in general volleyball courses from Grade 2014, sports department of our university as research objects. By using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teaching experiment, data statistics,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compares learning guide teaching mode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aking the example of general volleyball courses.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Learning Guide” teaching mode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volleyball courses, experimental group perform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which means it suits th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2) “Learning Guide” teaching mode makes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play their role fully in teaching activities, combines and promotes teachers’ guiding role and students’ dominant role, which enhanced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3) “Learning Guide” teaching mod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and can accelerates their self-study process.
Key words:learning guide; teaching model; general volleyball courses
基金項目:阿壩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研究專項課題(項目編號:JY14-13)
作者簡介:都慧慧(1985-),女,河南清豐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6-0037-3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6.017
Department of Sport, Aba Teachers University, Wenchuan 623002, Sichua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