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菲
適應社會需求的體育教育健美操復合型人才教學內容設置研究
于菲
長江師范學院,重慶408100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和探討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選課如何科學合理的設置教學內容才能更加有效的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健美操復合型人才,從教學內容設置著手進行健美操教學的有效改革,為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健美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社會需求;健美操;教學內容
前言
健美操專選課是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以培養優秀健美操人才為出發點,以服務社會、推動我國健美操運動的發展為目的開展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然而,隨著健美操運動在我國的迅速發展,人們對健美操運動的逐漸認識,以及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健美操教學內容已經不能滿足學校教育、學生就業和大眾健身的多重需求。因此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選課如何科學合理的設置教學內容是培養健美操復合型人才的核心問題,也是難點問題。
1現今體育教育健美操專選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體育教育健美操專選課是以培養優秀體育教學人才為主方向開展的系列教學活動。筆者通過調研對于現階段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選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如下。
1.1教學目標不夠完善
教學目標是教師通過課程教學必須努力達到的教學結果,是教師在設置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手段之前對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預測,也是課堂教學的指路明燈。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適應社會的需求,與社會發展和健美操運動發展相接軌。教學目標不僅要明確學生應掌握哪些技術技能,還要明確培養方向,也就是職業方向,在某種職業方向上達到哪種程度或級別,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才能真實的解決就業問題,拓寬就業渠道。但是,調查研究發現,現今的課程教學目標很多只是明確了學生需要掌握的技術技能,過于籠統,而且沒有明確職業方向培養的相關信息或是職業培養方向較為單一。
1.2教學內容不夠寬泛
體育教育專業主要以培養體育教學人才為主,但并不是說只能培養體育教師,而不能培養其他相關方向的人才。但是體育教育健美操專選課的大部分教師在制定教學內容時通常會被學生的專業方向所禁錮,朝著單一的職業方向制定教學內容,忽視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崗位選擇就會被限制,無法很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
1.3教學操作程序缺乏邏輯性
通過走訪調研發現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選課上的學生多為零基礎,沒有接觸過健美操運動,健美操基本功普遍較差,專項素質水平非常低。因此要想在有限的時間里較好的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優秀健美操人才就需要健美操專選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操作程序科學嚴謹,富于邏輯性,換言之就是教師應該明確清楚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但是通過調研發現大部分的專選課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方面都有很大的隨意性,造成這一普遍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本身的專業技術水平掌握不夠全面,進修學習交流機會較少,無法獲取最新專業動態。
2普通高校健美操專選課教學內容改革和再構建的主要依據
2.1理論依據
《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各類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課程綱要》)于2004年9月頒布,《課程綱要》中明確指出健美操課程培養的總目標是使學生既能從事學校體育教育工作,又能指導大眾健身,從事社會體育指導工作,畢業后能夠真正做到學有所用,成為一名適應社會需求的優秀健美操復合型人才。《課程綱要》中還羅列出了健美操課程教學的基本內容,并支持各高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確定課程教學大綱、教材內容的排列體系和具體的教學安排等相關內容,為普通高校健美操專選課教學內容的再構建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理論依據。
2.2現實依據
通過對健美操專業教學現狀、學生就業現狀以及相關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分析得出,健美操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就業途徑有學校健美操和社會健美操兩種。因此體育教育健美操專業的人才培養不應單一的以學校體育人才培養為目標,應同時增加社會健身指導等相關知識,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從而使學生的知識體系足以適應社會需求和項目發展需求成為健美操專業的復合型人才。
3普通高校健美操專選課教學內容再構建的基本思路
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改變以及健美操運動的日益強盛,必然導致傳統思想的落后和淘汰,只有改革和創新才能跟上社會的進步,引領社會的發展,才能使人才培養適應社會的需求,適應健美操運動的不斷發展。因此,本研究在原有教學思想的基礎上對健美操專選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進、補充和完善,使其更具合理性和系統性,具有更為實際的應用價值。
3.1普通高校健美操專選課教學時間安排
以長江師范學院體育教育健美操專選課為例,我校開展健美操專選課的時間是在第二學年的第一個學期,且第二學年的周學時為4學時,第三學年的周學時為6學時,總學時為350學時。經過多位專業教師多年的教學實踐得出的結果為此種教學時間安排不是十分合理,學時分配較少,無法進行系統、全面的知識體系傳授。因此,針對我校健美操專選課的具體問題,筆者通過專家訪談等方式進行調研,調研結果如表1和表2。

表1 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選課開課時間調查表

表2 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選課周學時設置調查表
從調研結果得知,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選課的開課時間可設置在第1學年的第2學期或第2學年的第1學期,周學時為6~8學時為宜。由于我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多為健美操零基礎,沒有接觸過健美操運動,為了更好地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健美操專業人才,增加教學時間亦是必須的手段。因此,我校健美操專選課的開課時間可提前一學期,同時周學時設置為6學時為宜。
3.2普通高校健美操專選課教學內容再構建的設想
教學內容的再構建應堅持以學生就業為前提,適應社會需求為導向進行設計,以人為本,使學生可以多向發展成為復合型健美操人才,提高社會競爭力。根據我市體育教育健美操專業學生的基本素質,主要就業渠道即健美操教師、健美操教練、健身俱樂部團操課教練和私人教練,以及專家對健美操人才培養方向的分析和建議得出,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健美操專選課教學內容除了包含基礎內容外還應增加以下教學內容以拓寬學生對健美操專業的認識以及自身的技術技能(表3)。
4結論與建議
1.現階段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選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教學目標不夠完善、教學內容不夠寬泛以及教學操作程序缺乏邏輯性,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無法很好的掌握健美操專業技術技能,無法全面認識健美操運動,在面臨就業時缺乏社會競爭力。
2.根據《課程綱要》中指出的健美操課程培養的總目標以及社會對健美操人才的需求,高校應該完善健美操專選課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從而使學生的知識體系足以適應社會需求和項目發展需求成為健美操專業的復合型人才。

表3 體育教育健美操專選課教學內容設計
3.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是達成有效教學的必要手段,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選課的開課時間可設置在第1學年的第2學期或第2學年的第1學期,周學時為6~8學時為宜。
4.根據健美操專業的主要就業渠道、專家建議以及項目發展的需求初步擬定出了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健美操專選課教學內容,以便更好的培養復合型健美操人才。高校健美操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用。
參考文獻:
[1]于菲.適應社會需求的體育教育健美操復合型人才培養方向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5,(5).
[2]趙世瓊.淺談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內容現狀及對策[J].中國教育學刊,2015,(4):102-103.
[3]劉會波.高校健美操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與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4(12):87-88.
[4]何榮,孔寧寧.面向就業的高等體育院系健美操(專選)教學內容的再構建[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0,24(3):41-45.
[5]王碩,張敏.健美操專選課教學內容設置的調查研究[J].山西體育科技,2009,29(2):76-79.
[6]黃寬柔.在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研究[J].背景體育大學學報,2002,25(3):369-370.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rrangements for Compound PE Callisthenic Talents to Meet Social Requirements
Yu Fei
Abstract:By applying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curriculum arrangements for callisthenic courses in PE major of non- sport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compound callisthenic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effective reforms should start from curriculum setting and offer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und callisthenic talents in PE major of non- sport universities.
Key words:social requirements; calisthenics; curriculum contents
作者簡介:于 菲(1988-),女,河南開封人,助教 , 碩士,研究方向:體操。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6-0041-2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6.019
課題項目:長江師范學院科研資助項目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81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