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承章
?
養生之道無定法
文/嚴承章

百歲老人李育中在說到養生時,說:“我現在生活沒有定時,我喜歡睡覺就睡覺。我一般一天閱讀10個小時,可以一坐幾個鐘頭,腦筋的運動也是一種運動,呵呵,我不散步。”一般人總認為李老深諳養生之道才這么高壽,然而他是一切順其自然,有一套適合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李老先生102歲駕鶴而去,細究因由,可見養生之道并無定法。
養生之道因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而不同。我曾斷斷續續買過不少養生之道的書,其中有的不無道理。不過,也不能全信,“盡信書不如無書”。除了共性之外還有個性,乃因人而異,生硬搬套并不一定見效。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誰都在說:“生命在于運動。”可有些高壽者說不,如已故著名學者周谷城曾對記者說:“說了別人不信,我的養生之道就是‘不養生’三個字。我從來不考慮養生不養生,飲食、睡眠、活動一切聽其自然。”
養生之道也是有古訓的,荀悅在《申鑒·俗嫌》里說:“夫善養性者無常術,得其和而已。”如果一味迷信,那很可能“走火入魔”。僅中醫與西醫看法就會有不同,如廣東人愛煲老火靚湯作為補身,而西醫則認為食物長時間加熱會令大部分營養消失,顯然各持一說,觀點很不相同,到底信誰?其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視你相信什么而定,如定于一尊,則未必有效。養生不會有固定的法則,要根據你的生活習慣而定奪。
養生之道不是否定古人積累下來的一套養生之術,道家有道家的學說,儒家有儒家的理論,各有所長。而現在談及養生的書籍多如牛毛,但所介紹的未必“句句中真理”,需自已辨析。現在退休老人生活大抵不錯,都希望長壽,頤養天年,這可以理解,但各人需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吸收,一言以蔽之:從來的養生并無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