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使人美麗,但微笑牽動了皮膚,使皮膚褶皺。研究表明,無論哪里的皮膚,褶皺十萬次,就留下皺紋了。這真是一個矛盾。怎么解決?
古今中外養生保健書籍中,隨手一收集便能找到幾十個方法,我這里只介紹最簡單、最有普適性,而且由我親身證明了的。這個方法來源于元朝專門負責宮廷養生的太醫忽思慧寫的一部影響巨大的養生著作,叫作《飲膳正要》,其中說:
凡夜臥,兩手摩令熱,摩面,不生瘡點。一呵十搓,一搓十摩,久而行之,皺少顏多。
優秀的養生書就是這樣,幾句話就能讓人受用一輩子。夜晚就寢之前,讓我們靜下心來,戴眼鏡的請摘下眼鏡,然后使勁地搓手,搓了十幾個來回后,感覺手發燙了,再迅速趁熱把手捂到臉上。這時,手上的熱量傳到臉上,臉上的感覺非常舒服,正如第一次把自己的臉貼到初戀情人的臉上。不過這種感覺只有一瞬間,之后,請不要把手拿開,而是要在臉上輕輕按摩。注意,不是搓臉,相信大家睡覺之前洗臉的時候已經使勁搓過臉了。搓臉的時候,臉與手之間的皮膚有摩擦,而按摩的時候,手是一直緊緊地貼在臉上的,是臉的皮下組織在隨著手的活動而活動。按摩了十來下之后,繼續搓手,搓熱之后,繼續捂到臉上,然后輕輕按摩。重復三次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你覺得實在舒服,有心情多做幾次,那就更好了。這樣堅持下去,臉上是不會起雀斑、痤瘡、毛囊炎、癤子之類的東西的,原有的瘡點和斑紋也會漸漸消失。再堅持下去,皺紋不容易長出來,而且臉會紅潤、光鮮、美麗起來。
為什么會有如此效果?其中就有比較深的醫理了。
《黃帝內經》講,頭為諸陽之會,人體十二條經脈中,六條陽脈都要匯集到頭上,總督一身陽氣的督脈也要到頭部。面部的經脈有:督脈在正中,手陽明大腸經繞口鼻,足陽明胃經繞口鼻至目下,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循行于眼耳間,足太陽膀胱經從頭頂下行到內眼角。五官的大小和布局,就是這些經絡的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面部皮膚的光澤度和健康度,也取決于這些經絡氣血是否暢通周流。搓熱的雙手捂在臉上,溫濡了面部的經絡,增強了它們的活性。同時,手和臉之間還在進行某種物質交換。我們知道,手掌上有三條陰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太陰肺經,手貼在臉上,就是陰陽溝通,互濟互美。搓熱的手上會產生美容的物質,受到了溫濡的臉上也會迅速產生護手的因子。這樣,臉上自然就不生瘡點、皺少顏多了,而且,五官的形狀和布局會因此而合理化,手掌也不容易老化和角質化了。
大道至簡,元朝太醫傳授的美容之法,當初可能只在宮里供那些王公貴族們使用,普通人根本無緣見到。如今,這不是什么秘密了,但總有很多人充耳不聞,看看也就忘了,他們無福消受,仍然只有有福的人才能成為它的受益者。
(摘自“武國忠新浪博客” 圖/張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