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昀
【摘要】永安市供電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于2000年在全局范圍內深入開展了爭創全國一流縣供電企業活動,并于2002年5月通過一流考核,11月被國網公司授予“一流縣供電企業”稱號并保持至今。公司堅持以同業對標為抓手,強化管理,持續改進,進一步鞏固“一流縣供電企業”建設成果,綜合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關鍵詞】一流縣供電企業;組織機構;安全管理;項目管理;科技創新
一、有序推進同業對標創一流工作
(一)建立同業對標創一流組織機構
重視同業對標創一流工作的組織建設,從柔性組織機構和行政組織機構兩個方面建立健全同業對標創一流組織機構,分層落實同業對標創一流工作責任,為同業對標創一流的穩步推進提供了組織保證。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專業組齊心抓,歸口部門組織實施和檢查考核,相關部門貫徹落實的良好局面,構筑了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同業對標創一流工作組織體系。
(二)建立同業對標創一流常態管理機制
同業對標創一流歸口部門每月在司務會上匯報上月同業對標創一流工作開展情況,布置月度同業對標創一流重點工作,各部門積極組織實施,初步建立了同業對標創一流常態管理機制。
(三)開展同業對標指標定期分析
確定同業對標指標體系各項指標的年度目標,并分解到季度、月度跟蹤考核,落實指標責任部門,對每一項指標均確定1名具體責任人。定期分析同業對標指標完成情況,查找指標偏差原因,提出提升指標的管控措施,指標管理得到進一步重視和加強。
(四)深入總結專業管理典型經驗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發布的最佳實踐庫信息,各專業積極組織學習行業內對口專業最佳實踐,不斷優化專業管理流程,改進各專業工作。成立專業典型經驗提煉項目組,積極組織各專業部門深入、客觀地總結典型經驗,充分挖掘專業管理流程的優點,提煉專業管理最佳實踐。安全、線損、供電可靠性、電壓無功和優質服務5項專業管理經驗入選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縣供電企業最佳實踐庫。
二、積極推進機制、管理和科技創新
創新是企業管理的靈魂,公司積極推進以用人為核心的機制創新,以標準化、同業對標為核心的管理創新,以信息化建設為核心的科技創新,為企業持續提升管理水平增添了活力。
推進機制創新。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全面完成了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和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進一步優化組織機構,公開競聘部分機關管理崗位,推行主任師和安全助理制度,打破全民、集體職工的身份界限,實行績效考核、薪點工資制,建立了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上崗靠競爭、收入憑貢獻、職位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崗位動態管理”的企業核心用人機制。
推進科技創新。所有管理崗位和各班組全部配備了微機,MIS系統涵蓋了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各項信息實現了充分共享,實時在線。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信息管理系統、輸電GIS管理系統、配電GIS管理系統均通過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實用化驗收。1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變電站全部完成綜自改造,實現了無人值班。推進變電運行集控系統建設,增添變集控所的投入使用,實現了傳統變電運行管理模式到集控模式的轉變。
三、持續提升各專業管理水平
(一)落實安全責任,持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落實安全責任。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逐級簽訂業績考核責任書,做到“千斤重擔眾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建立中級管理人員與班組掛鉤聯系制度,開展黨員干部“五帶”活動(帶安全、帶思想、帶作風、帶技能、帶業績),領導干部深入現場、深入班組,研究解決現場安全生產存在的具體問題,在安全工作中起表率作用。各部門領導、安全員、班組長也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敢抓敢管,勇于負責,促進了安全責任的落實。
(二)科學規劃電網,持續提升項目管理水平
科學合理規劃電網,積極爭取資金,加強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提升工程項目管理水平,又好又快建設永安電網,較好地滿足了地方經濟建設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電能的需求。
科學規劃電網。隨著永安經濟的不斷發展,實施“南商北工”的發展戰略,公司以電網規劃為龍頭,堅持電網規劃建設適度超前的原則,滾動修編完成永安電網主干網架、地區配網規劃和建設計劃,同時做到電網調度、配網自動化等二次系統與一次系統協調發展。加強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將電力規劃統一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之中。
加強項目管理。做好項目建設的前瞻性,建立提前三年前期項目可研工作常態機制。加強與政府、林權單位的溝通協調,取得其支持,以保障建設項目用地。
(三)深化兩全管理,持續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樹立“理好財、管好家”的經營理念,推行精細管理,嚴格控制成本,拓展電力市場,確保電費回收,經營管理水平持續提升。深化全面計劃、全面預算管理,引入“兩全”管理系統,將企業的資金流、物資流和信息流有機結合,提高預算管理的效能。進一步規范供電營業區域,充分運用銷售電價杠桿,引導燃煤自備電廠少發、停發或停建工作,杜絕非法經營供電業務行為。
(四)加強技術監督,持續提升生產管理水平。
加強技術監督,強化專業指標管理,深入開展規范化建設,持續提升生產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級技術監督領導小組和工作網,定期召開技術監督網工作會議,研究解決技術監督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待遇,努力調動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實施設備主人問責制,實行重點跟蹤設備管理,及時準確掌握設備健康狀況,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以此編制設備技改、大修滾動規劃。認真落實各項防止主設備事故措施,修訂完善現場運行規程、檢修規程,有效預防和控制輸變電設備事故的發生。
(五)強化服務意識,持續提升優質服務水平。
樹立“客人當家人,服務當家務”的企業服務文化理念,強化服務意識,履行服務承諾,優化服務方式,加強服務監督,打造服務品牌,持續提升優質服務水平,推行客戶供配電設施典型設計,對新增用電項目特別是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大用電需求項目專項專人跟蹤。推行供電服務“四不放過”,優質服務事件與安全生產同等考核。堅持月度考核與年終考評相結合,設立曝光臺、表揚欄。不怕揭短,主動邀請行風社會監督員開展供電服務窗口暗訪活動,查質量,找差距,訂措施,不斷提高供電優質服務水平。開展明查暗訪,嚴肅查處違紀違規行為,杜絕影響企業聲譽和形象的行業不正之風,深化誠信電力內涵,以優良的秩序、優美的環境、文明的禮儀、優質的服務,塑造了供電營業窗口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