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鵬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也在逐漸加快,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逐漸開始進行區域一體化的建設,但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減小城鄉之間的差距,保證城鄉一體化戰略的有效開展。另外,政府的相關部門還需要根據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進行政策的改變,轉變其傳統的經濟職能,促進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立完善的一體化區域經濟。
【關鍵詞】區域一體化;城鎮化;政府職能
根據相關研究可以得知,阻礙我國區域一體化的主要因素是城鄉之間巨大的經濟差異,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東西部差距,像貴州和上海兩省之間的差距主要體現的是兩個城市之間的差距,而不是兩個地區的經濟差異,因此,對于我國的區域一體化目標實現,首先需要解決城鄉之間的巨大差異,實現區域內的工業和農業綜合發展,將城鄉分開發展轉變為兩者資源結合的共同發展形式。
一、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地方政府作用
對于區域一體化,其指的是同一區域內的各種生產要素能夠進行有效的流通,從而實現區域經濟的靈活發展,但由于當前我國的市場調節機制經常性的失靈,導致我國的地方政府無法通過市場機制對當地的生產因素進行有效的調整,導致市場失靈的影響越來越大,最終影響區域經濟的正常發展。為了更好的促進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政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其作用:首先是實現對區域經濟的干預和宏觀調控,我國的國民經濟是由全部的區域經濟共同組成的,因此,每一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模式中,政府經濟部門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對市場中的生產因素進行有效的調整,從而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此外,還需要通過財政等經濟政策的運用來對當地的宏觀經濟進行有效的調控,促進當地經濟的協調發展。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地域特點和發展環境,地方政府部門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對應的經濟政策,然后通過相關的經濟政策對當地的經濟發展進行調控和干預。然后是培育區域內健康的市場競爭機制,對于我國中央政府的財政放權,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增強地方政府部門對市場的調控,需要適合自身發展的財政政策,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當地的優勢產業進行有效的推動,幫助其快速發展,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經濟產業。另外,地方政府還需要結合當地的人力資源和財政資源等打造適合自身經濟發展的市場環境,為企業的發展和生存提供充足的資金等政策的支持,然后通過政策的制定來加強區域內不同企業之間的競爭力,提高區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最后則是參與并推動區域經濟創新活動,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創新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通過經濟創新能夠對當地的經濟資源進行更加合理的分配,促進當地的經濟快速發展。但創新活動的開展是需要合適的環境和政策支持的,這就要求當地政府對創新企業進行大力支持,并給予其相關的政策優惠,幫助創新企業快速發展。而對于創新企業,地方政府部門需要積極的參與其中,幫助其完成制度的創新,并為其提供有效的示范效應。
二、區域一體化中的制度創新和政府職能轉變
對于我國當前的區域一體化發展,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則是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加強城鄉之間的聯系,然后根據我國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原則對城鎮化建設提供充足的政策和經濟支持。而政府在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相關政策,不該做的事情堅決不去做,而對當地區域經濟發展有作用的事情積極主動的去做,幫助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另外,政府的經濟職能也需要發生一定的變化,從傳統的指揮和管理等職能轉變為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各種幫助,并對經濟政策和市場環境進行協調,促進當地經濟的一體化發展。
(一)深化制度創新,建設良好的軟環境
對于城鎮化發展來說,市場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城鎮化的水平和模式等的影響。但在當前我國的一些區域,其在城市化化建設的過程中,過于重視工業的發展,導致政府在進行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資金支持,影響城鎮化的建設速度,從而導致城市化進程中經濟發展速度無法和城鎮經濟發展速度相適應,造成城鎮資源的嚴重浪費,且區域一體化經濟發展速度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為了更好的進行城鎮化建設,地方政府需要盡快加強對城鎮軟實力的增強,幫助城鎮進行經濟環境的改善。當地經濟政府部門需要在保證當地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加快市場秩序的建設,使城鎮經濟發展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然后簡化市場經濟機制,對當地投資者進行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護,使其能夠更快進行城鎮品牌的建設。然后是對當地居民個人素質的提高,這樣能夠保證城鎮經濟發展和當地精神文明發展處在相同的水平,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吸引其他區域的資源和人才向著城鎮發展。對于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其不僅包括資源和市場環境,各種人才和技術也是促進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另外,制度對城鎮化建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其能夠減少市場運行過程給中各種影響因素所造成的不必要影響,減少政府的行政干預,保持當地市場的健康運行。政府在改革的過程中還需要對自身的只能進行充分的改變,打破傳統的官本位思想,特別是在當前的經濟發展理念下,政府理念應該逐漸向著管理服務性方向發展,通過服務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而對于官員的政績考核,也不能從單純的經濟發展效應決定,而是結合當地民眾的滿意度對官員進行綜合性的考核。
(二)深化制度創新,為城鎮化建設提供良好的硬環境
對于城鎮化建設,單純的提高軟環境不能實現其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是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于城鎮建設的硬環境包括當地的水電供應以及道路的建設情況,只有保證了當地硬環境達到要求,才能使城鎮建設向著更好的法相發展,吸引更多的資源和人才等。在當前我國的經濟形勢下,政府所能夠支配的經濟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僅僅通過政府部門是很難實現對硬環境的改善的,這就要求當地政府部門不斷調動當地的投資者對當地的硬環境進行改善。對于投資者的資源調動,這不是簡單的政策就能決定的,為了保證當地經濟的發展,當地政府部門在對當地的投資者進行資源調動時,可以通過一些官辦民助等形式來促進當地居民加入當地硬環境的建設中,具體的合作模式有BOT等,通過這些資金運行模式能夠大大滿足當地政府硬環境建設的資金需求。要敢于打破傳統土地資源管理的限制,通過靈活多變的土地資源運用形式對當地的經濟資源進行運用,像土地出租等方法,通過這些多形式結合的土地資源利用,能夠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吸引足夠的投資者,彌補當地經濟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而對于當地建設中的重要項目,政府可以委托一些大型的企業對其進行經營,然后通過有效的投資回報機制來實現經濟效益的獲得,這樣能夠對當地的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且節約了政府的人力資源。對于區域一體化發展,還需要不斷縮減城鄉之間的要素分割,幫助市場進行生產要素的快速調動,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然后加強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從根本上打破城鄉分割的問題。
(三)深化制度創新,完善政府宏觀調控職能
為了更好的實現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我國需要盡快建立完善的宏觀調控政策,促進區域一體化經濟的發展,為此,可以采用以下幾點建議:首先是對政府宏觀調控的主體進行明確,打破傳統的資源分配方式。對于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政府的宏觀調控逐漸向著維持總體經濟發展平衡的方向發展,地方政府在對當地的經濟發展進行宏觀調控時,往往會受到中央政府的限制,但中央政府對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進行宏觀調控的過程中往往會對當地經濟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而當地政府在對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進行執行時,往往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導致宏觀調控無法滿足當地的實際情況。為此,我國需要打破傳統的宏觀調控政策,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宏觀調控政策,促進區域一體化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總結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區域一體化也在逐漸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對于區域一體化經濟發展,城鎮資源的有效利用是重要的決定因素,對城鎮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此外,隨著區域一體化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地方政府的職能也在逐漸發生著改變,逐漸由干預向著服務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安筱鵬,冉曉丹. 地方政府職能的演變與區域經濟一體化[J]. 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3,06:48-53.
[2]金曄,劉增凡. 實現區域一體化與政府職能轉變[J]. 北方經貿,2003,09:17-18.
[3]李金龍,王寶元. 地方政府管理體制: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制度瓶頸[J]. 財經理論與實踐,2007,01:120-123.
[4]楊敬宇. 經濟一體化與西部地區區域政府的構建[J].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107-112.
[5]魏向前. 新時期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前瞻性研究[J]. 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4,05:16-19.
[6]陳櫓,薛海. 從法日經驗看政府在協調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作用[J].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5,05: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