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根據工程項目的復雜性和規模作為切入點,探討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針對現有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理論;項目管理
工程項目是我國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的載體,工程項目的穩定對促進經濟增長、維護國家經濟穩定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工程的規模較大,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在建設和投入運營的過程中有很多的不可預見因素存在。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就是通過對項目進行主動探究,使項目在進行的過程中實現風險最小化,風險管理的目的不是為了規避風險,而是直面風險,從中做出更可靠的決策來保證甚至超越項目目標,因此,在工程項目中加大對風險管理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風險管理的內涵和特點
由于受到工藝、資金、環境等眾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在項目工程中往往會出現一個因素就導致工程項目的延期甚至是失敗,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風險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風險一般定義為,在某個不確定因素或條件出現的情況下,對項目目標產生的影響。在面對風險和不確定因素時,要加強風險管理,以保證目標物的順利實現,因此相關人員需要對風險進行系統識別,讓風險能夠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這就是風險管理。因此,提高項目風險管理的效率對于保證工程順利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般而言,工程項目具有規模龐大、技術復雜的特點,且持續的周期比較長,受到時間和資金的限制,有特點的對象,而且一般是一次性完成的,在種種條件下,工程項目的風險就比較大,必然受到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等因素影響,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各種風險。各個項目都是具有風險的,產生風險的因素有很多,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隨機因素的影響,這就使得項目風險管理變得十分重要,且逐漸發展成項目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二、風險管理的發展現狀
目前,風險管理在我國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將風險管理發展為行業化和學科化還有一段十分漫長的過程,因此,對項目工程風險管理的實踐和理論研究就顯得格外重要。在國外,風險管理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和制度,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就把項目管理發展成為一門學科,因此美國也成為公認的風險管理的發源地。
風險管理引用到我國的工程項目中大概是在20世紀60年代左右,是這個時期中進行項目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對于項目管理主要引用的就是理論和方法,認為在項目管理中做好項目是最重要的,普遍對風險管理不是很重視。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當時我國的經濟水平不高,雖然處于高速發展時期,但是主要看的是項目結果,忽視了項目進程過程中的其他因素,人們的風險意識普遍較差,沒有認識到運用風險管理的優勢,沒有將風險管理用來轉移或防御風險。在當時我國的經濟體制還是計劃經濟體制,國家作為主要的投資主體,沒有意識到風險管理的作用,不愿意增加對風險管理的費用,風險管理的環境因此難以形成。再加上當時的人民保險公司才剛剛開始組建,很多方面都沒有進行完善,缺乏工程險種,同時項目上也缺乏風險管理的人才,這些都導致了風險管理發展寸步難行。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國家經濟在不斷發展,各種有關風險管理的書籍被介紹到中國以后逐漸被運用到項目管理之中,尤其是大型工程項目,如土木工程等,在這些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成功引用項目風險管理方法,使得工程項目能夠得到很大提高。雖然風險管理逐漸被采用,并且擁有廣闊的前景,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難點:首先,政府和企業家的風險管理意識薄弱,這是項目工程風險管理發展的主要障礙,風險管理在思想上受不到重視,就容易出現資金短缺等問題,那么如果在工程中風險一旦發生,就很可能導致項目的直接失敗;其次,風險的轉移也是不公平的,一般是以合理報酬作為前提來轉移給利益方或是通過免責條款來轉移給承包商,這種方式雖然可能會給業主帶來短期利益,但是一旦產生利益的尖銳對立,承包商為了承擔風險只好進行風險轉移,對工程進行偷工減料,這樣業主也很可能產生損失,最終導致工程質量的衰退。
從外部因素來看,項目管理風險管理面臨著很多的阻礙,從內部而言,項目管理風險管理同樣面臨著很多困難:首先,風險管理的識別困難。在國外,項目管理有專門的保險公司和項目咨詢公司,一些項目咨詢公司還有自己的風險管理手冊,這都給項目的順利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在國內還沒有這類研究報告,這就給風險的識別帶來了困難。為了識別風險,工程項目的成本必然會有所增加,有的工程雖然聘請了國外風險專家來完成風險識別,但是由于我國的國情和國外不同,即使是專家也很可能由于實際情況不同對風險產生漏列誤列,這會對以后的分析評價產生影響;其次,由于風險評價的誤差比較大,基礎工作不扎實,且風險處理手段比較落后,一般的處理手段有風險控制、風險自留和風險轉移,但是在國內,大多數工程都是采用的風險轉移,這種方式的弊端是十分明顯的。
三、全面提高風險管理
(一)提高全面風險管理意識
政府和企業家需要對項目工程風險管理提高認識,認識其重要性,可以將風險目標看作項目變量構造的函數,根據這個函數中的變量,即成本、數量等外部因素對其進行調整,那么項目風險就是目標函數值偏離預計值的可能性。企業家需要加強對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認識到風險管理是隨著環境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復雜工程,因此需要對項目進行整合評估,認識到項目的復雜性,了解項目風險的識別、估計、評價、應對和監控五個過程,并且能夠根據戰略目標來及時采取行動來調整項目戰略。
(二)加強風險的識別和評估
對項目工程的風險評估是項目管理的起點和基礎,因此,項目管理者需要通過一切方法和手段,盡可能多地找出潛在影響項目的風險因素,及時展開調查和分析。分析的方法主要是根據事物本身的規律和個人經驗對風險進行分解,調查方法主要是以專家調查法為主,專家是索取信息的主要對象,專家需要利用其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來對潛在風險和后果及時做出分析和評價。專家調查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個人判斷法、頭腦風暴法和德爾菲法等,專家需要利用種種手段來提高風險管理,保證項目能夠得以順利實施。風險評估就是根據項目風險綜合衡量在項目實施中風險對整個工程的影響程度,并且要考慮到整體項目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企業的管理者需要對各類風險進行評價,仔細分析這些因素對項目目標的影響程度,認清風險之間的因果關系,這樣才能準確地采取措施來面對風險、規避風險。
(三)提高項目工程的風險監控
對風險進行監控就是在實施過程中對風險管理計劃中的預定情況進行監控措施,在工程項目中除了要對工程進行風險分析外,風險監控同樣也是必不可少的。風險監控是一個連續的、實時的過程,風險監控需要提高隨機應變能力,在風險事件有征兆發生前要提前采取應對措施,并且要對措施進行及時記錄,融入到風險應對計劃中。在風險監控中,采取糾正措施和變更幾乎也是十分重要的,糾正措施能夠幫助已實施的風險計劃進行及時的糾正應對,包括應急計劃和附加應對計劃。變更計劃是為了實行及時應變措施,避免產生過多的費用而根據風險反映所采取的項目計劃變更。因而,在項目工程中,對風險進行監控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夠幫助風險管理進行監控、完善、應急,促進項目工程的順利實施。
四、項目工程風險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
我國的項目工程風險管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總結我國過去和近年來對于項目風險管理的狀況,可以對未來的風險管理趨勢做出簡單的研究。為了降低主管因素對風險評估結果的影響,可以引入模糊評價法,加強風險的個體特征和評估關系研究,引入心理學理論,加強對風險的感知、傾向和投標,根據風險發生的概率來考慮風險的可管理性和可預測性。在未來的風險管理中,單純的風險轉移已經失去了意義,這種方式不能有效解除風險的,風險共擔比風險轉移更具有意義,能夠影響各方參與,實現風險管理合作和風險管理一體化。在未來的研究中,需要對風險理論體系加以構建和完善,對理論進行歸納和驗證,重視風險管理的結合和創新,使其能夠通過構建相互關系邏輯,歸納出項目工程風險管理的特色理論。
五、結語
我國的改革開放在不斷深化,國民經濟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這種背景下,工程項目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因此工程風險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采用系統、動態的風險管理方式對工程項目進行全方面管理,才能夠充分發揮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國需要對工程項目提高認識,加強風險管理,對其進行系統研究,從復雜性的角度來看待項目工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推進工程項目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陳勇強,顧偉.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綜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9(18).
[2]崔陽,陳勇強,徐冰冰.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現狀與前景展望[J].工程管理學報,2015,29(2).
作者簡介:王曉峰(1980-),男,河北唐山人,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方向:工程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