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國際地位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進出口貿易也呈現出迅猛發展的狀態。國際貿易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貿易的頻繁,其規模也逐漸擴大,并從原來的單一商品貿易,擴展到知識產品的國際貿易。知識產品國際貿易,在給外貿企業帶來經濟發展空間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怎樣在國際貿易中,規避貿易風險,以謀求長遠的發展,成為了外貿企業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
【關鍵詞】知識產品;國際貿易;貨幣匯率風險;政策風險;貨款信貸風險;風險規避
知識產品的國際貿易,與其他商品的國際貿易一樣,存在較大的風險。知識產品是人類智慧及意志的結晶,具有一定的藝術鑒賞性、科學研究性,包括了影視媒體、文學作品、學術著作、商標專利、計算機軟件等的內容。知識產品國際貿易中的風險成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規避風險的時候要多加了解風險成因,利用有效的應對措施,提高知識產品的經濟效益。
一、知識產品國際貿易中的風險
知識產品為人類的思想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將各地區有效聯系起來的橋梁,是促進知識跨國流動的源動力,可以說,知識產品驅動了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和文明進步。在知識產品日益多元發展的今天,了解國際貿易中存在的風險,并規避風險,部署經濟戰略,已成為知識產品在國際貿易發展中的必然趨勢。
1.貨幣匯率的風險。國際貿易是一種各國經濟往來的體現,但在國際貿易中因各國的匯率存在差異,使得匯率的波動對知識產品國際貿易造成風險。由于各國的經濟發展狀態不同,使得貨幣的貶值、升值情況也存在差異,致使商品價格的波動,增加了跨國貿易的經營難度。
2.國家政策的風險。在知識產品的國際貿易中,因很多國家對知識的引入都有較理性的考慮,知識傳入較謹慎,造成了各國文化的差異,而形成知識產品國際貿易的風險。如:在一些國家的知識產品引入中,會對知識產品的內容進行嚴格的審查,包括人文類、宗教類的內容審查。由于國家政策和文化的不同,使得自由貿易的相關政策、知識產品的引入內容也有所差異。
3.貨款信貸的風險。知識產品的輸出,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打開國際市場,拓寬知識產品的貿易空間,而由于國際貿易的資金投入額較大,必然會產生一定的資金借貸現象。貸款具有明確的還款日期,對貸款企業的信用額度有所限制,而知識產品在國際貿易中,需要一定時期的經營才能得以營取銷售利潤,這就增加了外貿公司的還款壓力,并使其出現一定的信貸危機,對外貿公司的長遠發展造成較大的影響。
4.價格波動的風險。商品的需求,對商品的價格波動有較大的影響。知識產品在跨地域流動中,極有可能不受當地的認可、喜愛,特別是影視作品、書刊讀物等產品的價格,更是會受到市場需求的影響,進而產生較大的價格波動,增加知識產品國家貿易的風險,使其經濟效益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5.產品合同的風險。在國際貿易中,雖擬定了貿易合同,但合同因中外表述及實質條款的差異,容易導致一方毀約,而無法追回或難以追回資金的現象,或在產品貿易過程中因操作不當,而不受合同保護,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資金風險。
二、知識產品國際貿易中規避風險的措施
(一)對知識產品國際市場加強考察
為了有效規避知識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風險,外貿企業需要對國際市場加強考察,根據各國的需求偏好,進行國際貿易戰略和國際貿易決策的制定。中國領土面積廣闊,歷史文化悠久,其文化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有較大的影響,特別是一些臨近國家、東南亞國家、政策及文化相似的國家,都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其中,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地經濟較為發達,也容易接受中國文化和中國知識產品,而印度、緬甸、泰國等地,雖與中國臨近,也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但這些國家因經濟相對落后,所以存在一定的盈利限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知識產品在國際貿易途中,也因便捷的全球通訊技術,擴大了哈薩克斯坦、尼泊爾等地緣國家的知識產品市場。所以在知識產品的國際貿易中,外貿企業要對相應的貿易國家進行市場的分析和調查,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進出口貿易戰略,并對地緣國家的知識產品加強貿易,結合各國家的偏好和市場需求,將中國知識產品市場擴展到更多的地緣國家。
(二)對知識產品貿易國家加強政策分析
在知識產品的國際貿易中,對貿易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法制等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對貿易國家的各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了解,才能掌握那個國家的政策動向,把握住該國的價值偏好,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產品貿易,利用適銷對路的知識產品,拓寬國際市場,提高外貿企業的經濟運營效率和國家的綜合實力。對于知識產品的國際貿易,只有外貿公司對貿易國家的經濟走向、經濟政策調整等進行細致的分析,才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得到可持續發展。如:在歐洲國家的知識產品貿易中,由于歐洲國家對信仰相悖的宗教有所抵觸,且對人文科學、出版書刊的引進有所限制,因此在知識產品的輸出中,外貿企業要盡量避免那些具有政治色彩、宗教色彩的產品,選擇那些具有文化感染力、藝術表現力的作品,以免因國家間意識形態的差異,而引起不必要的爭端,增加知識產品國際貿易的風險。
(三)對計價貨幣進行有效的風險規避
規避知識產品國際貿易風險的可靠措施還包括選擇正確的計價貨幣,有效避免貿易國家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由于國家貨幣市場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近年來我國的外匯交易都是實行金融管制政策。近年來,社會各界積極倡導施行存款保險政策、外匯保險政策,但因貨幣匯率的波動不可準確預測,使得該提議不能得以實施。因此,在國際貿易中,要選擇正確的計價貨幣,并在必要的時候實施銀幣計價,確定商品的價格,有效較少知識產品國際貿易風險。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知識產品的國際貿易中,外貿公司要看到國際貿易帶來的機會和挑戰,并對國際貿易中的各風險進行分析,制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以提高知識產品國際貿易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謝麗娜.國際貿易中的風險防范與轉移[J].現代經濟信息,2014,(5):176-177.
[2]馬明遠.國際貿易中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建構[J].中國商貿,2014,(2):126-127.
[3]傅勤.國際貿易風險管理淺析[J].上海商業,2013,(5):12-15.
作者簡介:沈雁飛(1975-),男,江蘇蘇州人,教師,中級講師,研究方向:國際商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