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立武 楊旗
摘 要: 近年來,遼寧省傳統制造業的發展遭遇瓶頸,本文從分析電子商務對遼寧省傳統制造業的影響入手,指出遼寧省傳統制造業要突破現有的發展困境,要勇于探索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使得電子商務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遼寧省制造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對策。
關鍵詞: 制造業 電子商務 以需定產 柔性化生產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088-01
遼寧省作為共和國的長子,通過重工業的集中發展支撐了中國建國初期的經濟建設。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市場需求萎縮、人口老齡化和青年群體外流等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問題逐漸暴露,遼寧省的經濟發展進入瓶頸期,2015年GDP增速為2.6%,位列31省區市最后一名。那么,遼寧省的經濟要扭轉這種不利的局面,需要多種措施的綜合運用來提高社會經濟活力,而其中最為緊迫的就應該在制造業的產業升級以及營銷模式的轉變上下功夫。遼寧省工商局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有37491戶網上經營主體納入遼寧省數據庫管理系統,占遼寧省企業的7.45%。這一數據說明,遼寧省的企業多延續了傳統的企業生產和銷售模式。因此,利用全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大環境,改變經營理念、改善生產方式、拓展市場空間成為遼寧省傳統制造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電子商務對遼寧省制造業的影響
1.真正做到以需定產
2000-2011十二年間,我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年增長率在8%以上,甚至在這十二年間中的六年增速超過10%,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中的奇跡。在高速增長的經濟形勢下,企業長期在供需兩旺的市場環境中,習慣了增加生產規模獲取超額利潤的市場開拓模式。于是,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生產能力越來越強。隨著全球經濟的動蕩和我國經濟增速放緩,需求規模出現萎縮,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扔按照慣有思維組織生產,于是,就出現了供應過剩、產能過剩的局面,企業生產的產品大量積壓在倉庫中,造成資源的浪費和保管費用的增加,同時需求的萎縮導致企業資金鏈出現緊張。在這種形式下,遼寧省的制造業企業在供應鏈的前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相繼出現銷售下降,產能過剩的問題。
面對這種市場環境,電子商務可以幫助企業客服這一困難。企業通過電子商務收集客戶的需求訂單,訂單實時傳遞到企業的生產部門,生產部門根據訂單的要求向原材料供應企業訂貨,如果配合高效便捷的社會物流系統,可以大大減少企業原材料的庫存和產品的庫存積壓,減少倉庫和生產系統中對于企業資金占用的壓力。這樣,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得以提升。
2.拓展市場范圍與空間
通過對遼寧省36家中小制造業企業調查發現,66.7%的企業沒有完善的電子商務運作系統,其中75%的企業沒有自己的企業網站。這些中小規模的制造業企業,他們的機器設備還多數停留在以人工操作的方式,沒有實現信息化的生產模式。這種觀念的落后,導致在產品銷售的過程中,依然依靠人員推銷等舊有的銷售模式,市場區域和市場規模受到很大的局限。
3.有助于實現組織結構的變革
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企業管理層次多、管理幅度窄,這樣就為企業帶來了龐大、臃腫、效率低下的管理團隊,這種情況在遼寧省的國有企業中特別明顯。通過對鞍山、本溪、沈陽的14家國有企業進行走訪,行政管理人員在企業中的比例均高于46%,這樣龐大的管理團隊,勢必增加了企業的人工成本。人員的臃腫、信息傳遞效能的低下、多頭領導、企業員工內斗等情形,大大降低了組織機構的運行效率。
在電子商務環境中,信息化的傳播手段的應用,使得管理幅度變寬,信息的傳遞速度加快,企業的組織機構呈現扁平化的發展趨勢。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有利于企業信息的上通下達,增強了組織的反應能力,減少了決策需要的時間。這些變化都會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二、遼寧省制造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策略
1.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
在“以需定產”的理念下,企業面對的需求將呈現多品種、小批量的特點。而對遼寧省傳統的生產模式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使得企業原有的規模效應難以發揮,企業生產的成本優勢將不再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那么,制造業企業應該在“以需定產”理念的指導下,強化與下游需求商、上游供應商、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戰略聯盟關系,通過信息的共享、EDI技術的應用,實現訂單的實時傳遞,縮短企業訂單的響應時間。另外,企業應該引進“精細化生產”、“柔性生產”等先進的管理理念,為遼寧省制造業實現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2.整合全省電子商務平臺
遼寧省服務業委與艾瑞咨詢集團聯合發布的201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遼寧省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僅占全國總交易額的3.2%。這一規模遠遠落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更遠遠落后于像廣東省、浙江省等電子商務強省。面對電商數量、規模的雙重劣勢,遼寧省制造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要開放思想,在全省范圍內進行電商平臺的整合,走“抱團打天下”的振興之路,才能在全國電子商務市場中逐漸走出劣勢,加快發展步伐。
3.推動本土特色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在遼寧省制造業中,有著鮮明的資源型特色,如鞍山的鋼鐵、鎂礦、玉產業;本溪的鋼鐵產業;阜新的煤炭產業;盤錦的石油產業。這些資源型產業隨著全球大宗商品期貨價格的下跌而進入舉步維艱的境地。這些制造業企業中,他們各自為政,利用自身的資源涉足電子商務領域,甚至有的中小企業尚未開始電子商務的嘗試。那么,政府要在這個過程中起到推動和引領的作用。政府成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發展風險投資專項基金,以公司制的形式,推動遼寧省特色大宗商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建設和運營。
總而言之,遼寧省的經濟發展面臨轉折的困難境地,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解決經濟結構轉型的發展難題的同時,還要勇于向傳統的制造業開刀,讓傳統制造業能夠跟得上時代發展、理念發展、技術發展的步伐,帶領遼寧省經濟走出泥沼,重回快速發展軌道。
參考文獻
[1]李忠華,王雅萍.構建遼寧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問題的探討[J].探索帶,2015(2):245.
[2]劉偉剛.遼寧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10):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