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英
摘 要: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指出:要把學習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要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本文首先闡述了焦裕祿精神的本質內涵,然后闡述了如何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
關鍵詞:焦裕祿精神 篤行
中圖分類號:D2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350-01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指出:焦裕祿同志是縣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全黨的榜樣,他雖然離開我們50年了,但他的事跡永遠為人們傳頌,他的精神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傳統和偉大精神一樣,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永遠向他學習。焦裕祿精神的影響,已遠遠跨過了蘭考,跨出了河南,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焦裕祿式的好干部。
一、準確把握焦裕祿精神的本質內涵
對焦裕祿精神的本質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做了精辟的闡述。2009年,他把焦裕祿精神概括為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真、迎難而上、無私奉獻。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又進一步將焦裕祿精神提煉為“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這一論述言簡意賅,科學揭示了焦裕祿精神的內涵。它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為民務實清廉”的主題高度契合,是我們黨宗旨意識的深刻體現。
1.親民愛民、公而忘私的公仆情懷
焦裕祿同志在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期間,對人民滿腔熱情,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每時每刻“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他常說:“我們不是人民的上司,我們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必須同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大雪封門的日子,親自到群眾家中訪貧問苦,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當雙目失明的老大娘用顫抖的雙手上上下下摸著他問“你是誰”的時候,焦裕祿同志說:“我是你的兒子”!這句話喊出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人民的全部忠誠。他要求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而且率先垂范,他經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騎不了車,即使這樣,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頂住肝部,堅持工作、下鄉,直至最后因病重被強行送到醫院。
他親民愛民的樸素情懷,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最好體現,是密切黨和群眾血肉聯系的最好典型。
2.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求實作風
焦裕祿同志篤信“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 服務群眾的辦法,得從群眾中找,”他非常善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他經常深入基層,傾聽群眾的呼聲,關心群眾的疾苦,堅持遵循客觀規律,認真調查研究、同干部群眾一起解決生產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他在蘭考的475天中,靠著自行車和鐵腳板跋涉5000余里,對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中的120多個進行走訪、調研,先后抽調了100多個干部、老農和技術人員,組成一支“三害”調查隊,在全縣展開了大規模的追洪水、查風口、探流沙的調查研究工作。經過幾個月的調查,找到了“三害”形成的原因,探索出了治理“三害”的有效措施。焦裕祿同志在整個治理“三害”的過程不是拍腦袋決策,而是在進行認真調查研究,準確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的科學決策。
3.敢為人先、迎難而上的奮斗精神
焦裕祿同志之所以能夠贏得人民,關鍵是一個“干”字。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拼搏進取、開拓創新,是焦裕祿同志身上所呈現出來的極為顯著的精神品質。在赴蘭考上任后,面對困難和挑戰,他拿出“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跟老天爺拼一拼”的大無畏氣概,帶領全縣人民開拓進取、頑強拼搏。在給開封地委的報告中,焦裕祿同志寫到:“我們對蘭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對著當前嚴重的自然災害,我們有革命的膽略,堅決領導全縣人民,苦戰三五年,改變蘭考的面貌。不達目的,我們死不瞑目。”深切反映了當時縣委的決心,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崇高品格。
4.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道德情操
焦裕祿同志的一生就是無私奉獻的一生,他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在工作中卻始終能夠為了人民的事業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生活中,他甘守清貧,不搞特殊。他生活簡樸、勤儉辦事,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的衣帽鞋襪都是縫了又縫補了又補。焦裕祿同志不僅嚴格要求自己、約束家人,而且還通過制定相關文件的方式,著力加強轄區黨員干部的廉政建設。他親自起草了《干部十不準》,規定任何干部任何時候都不準搞特殊化。他的所作所為,充分展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眾心目中樹立了崇高形象。
二、深學細照篤行焦裕祿精神
一是深學,觸及靈魂
每個黨員干部都應一點一滴認真學習焦裕祿同志的事跡,一字一句學習焦裕祿同志的言論,重點把焦裕祿精神學習好、領會透,不能大而化之,粗看都知道,細問不明白,沒有觸及靈魂。
學習要同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從相互融通中把握黨的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把握改進作風的重點。
二是細照,找出瑕疵
每名黨員干部都應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反復照一照,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差距中增強動力和措施。要做到以下“六問”:
一問是否像焦裕祿那樣,把群眾當親人,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始終做到一心為民。二問是否像焦裕祿那樣,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查實情、出實招、求實效,始終做到真抓實做。三問是否像焦裕祿那樣,知難而進、迎難而上,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始終做到敢于擔當。四問是否像焦裕祿那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始終做到科學求真。五問是否像焦裕祿那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勤儉辦一切事業,始終做到艱苦奮斗。六問是否像焦裕祿那樣,嚴格要求自己,無私奉獻,勤政廉政,始終做到廉潔奉公。⑴
三是篤行,改善形象
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要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尤其要重視解決好貧困地區群眾、受災群眾、困難企業職工和下崗失業人員的實際困難與問題,切忌搞形式主義、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各項工作都要務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實際行動取信于民、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