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
摘 要: 《甄嬛傳》是根據流瀲紫的網絡小說《后宮甄嬛傳》改編,由鄭曉龍導演,孫儷,陳建斌等主演的后宮爭斗清裝劇。甄嬛十八歲入宮,一生起起伏伏,落落漲漲。原本天真爛漫,知書達理的少女一入宮門,接連經歷被侮、失子、失寵等各種不幸后,學會利用計謀和手段保護自己并一步步打敗自己的對手,最終竟然扳倒了皇上,成為皇太后。在此過程中,后宮“姐妹們”來來往往,用盡計謀,明爭暗算,競相比壞斗狠,但是最終都難逃曲終人離散的悲慘命運,叫人好不凄涼。
關鍵詞:職場女性 甄嬛傳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393-01
各電視臺對《甄嬛傳》熱播力度空前,收視率一路飆升,創歷史新高。其中黑龍江衛視對《甄嬛傳》的重播已不下30次,即使這樣,仍然有相當一部分觀眾樂此不疲,保持高漲的看劇熱情,凡此種種,引起各方熱議、追捧、模擬甚至惡搞。文化需求,價值取向,興趣愛好的不同,造就了人們不同的收視心理。在眾多的粉絲中,職場女性占據了半壁江山,她們孜孜不倦的追隨著長達76集的宮斗大劇,有其特定的審美心理與接受動機。
一、對照職場空間、學習打拼技巧
隨著經濟的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職場的競爭日益激烈。80后、90后,這些年輕的職場女性原本都是溫室里的花朵,父母的掌上明珠,走入職場的她們深刻而事故的體認著叢林法則的殘酷與不可撼動,她們往往從觀劇中找尋現實的參照。
《甄嬛傳》反映的是清廷后宮斗爭,呈現了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在后宮各位小主的爭風吃醋,玩弄權術的斗爭中,集中而又夸張的突出權力、派系、手段、心機的重要。夸張化地呈現了女性的敏感、尖酸、刻薄、嫉妒與暗算等負面性格特征和陰暗心理。少女甄嬛懷揣對純真愛情的渴望步入皇宮,曾是那么單純善良,但她最后在殘酷的宮廷爭斗中,學會比對手更加陰狠毒辣,從常在一路晉升為皇太后。一些職場女性認為《甄嬛傳》里不是正義與邪惡的較量而是高明與愚蠢的比拼,暗流涌動殺機四伏的后宮實際上卻反映著一種現代都市的辦公室文化,后宮中尊卑有別、綱常有序的封建制度就是職場中的科層化的管理。《甄嬛傳》后宮眾人依靠計謀贏得身份提升地位的過程就是白領們在職場的摸爬滾打的穿越式演繹。
有些白領表示宮廷斗爭是現實職場生活的投射,甚至有些人從管理學的角度將后宮人物與職場人物一一對應,比照。皇帝類比那些城府極深、掌控整個公司的決策者。皇后是那些表面甘當人梯,實際妒賢嫉能的元老。甄嬛是寧靜內斂,聰慧美麗卻自尊自愛自衛的職場干將。安陵容是那些有實力沒氣度的業務佼佼者,多少有點鳳凰女的意味。崔槿汐是站對隊伍,細致從容的貼心下屬。職場女性根據劇中的人物關系、各方權力斗爭輸贏的策略和成敗的命運,結合自身的工作環境背景和職場體驗,總結出初來乍到韜光養晦、以圖后謀、善結貴人、拓展人脈、以退為進,端摩領導意圖、伺機而動、一招斃命的職場生存法則。
二、角色的完美粘合,暴力的短暫宣泄
職場女性在現代化社會中扮演著多種重要角色,她們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在生活中,她們需要成為賢妻、良母、孝女;在工作中,她們要奮斗、打拼、競爭。夢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使她們試圖從觀劇中獲得安慰,釋放壓力。
總的來看,甄嬛生活事業左右逢源,愛情順風順水。劇中,沈眉莊對甄嬛說:“你有溫太醫的愛慕,又有皇上的寵愛,你的父親又在皇上跟前得臉,你樣樣皆是得意的”。其實,甄嬛擁有的還不止這些,她還有與生俱來的美麗,飽讀詩書的才華,洞察世事的犀利。她有不斷升遷的事業前途,地位尊貴,風光無限。她有沈眉莊這樣情同手足、患難相助的好朋友,掏心掏肺;更有果郡王這樣不愛江山愛美人、文武雙全、溫潤如玉的男子的愛情守護,寧死不渝。甄嬛,多位一體的完美結合,符合女性對自我期待,剛好迎合了職場女性的渴望。事實上,不管甄嬛變得有多壞 她仍舊支撐著這個時代的小資產階級白領、屌絲的最大夢幻。甄嬛在一定意義上己經成為女性白領的自我化身,甄嬛的勝利讓女性白領從虛擬的作品中獲得一定的心理代償,心中的壓力隨著主人公“成長”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
另外,職場中女性利益往往會受到各種不同形式的侵犯,為了保住自己生存的飯碗,她們往往無可奈何的選擇適應、隱忍和沉默。《甄嬛傳》投射了職場女性最核心的欲望和焦慮,在一定程度上把女性白領做不到,或者說不敢去做的事情搬上舞臺,并以形象呈現了那些蟄伏在心中的反抗與欲望。她們驚嘆于《甄嬛傳》中主角們的生活態度和對付宿敵的鐵血手腕。職場女性在現實中咬牙切齒的不滿與痛恨隨著各種香料,各種嫁禍,各種小暴力的手段,各種懷柔的伎倆一一上演,她們在旁觀中主演,也因此獲得暫時性的身心愉悅。
三、享受精美的畫面氛圍,聆聽婉轉的語調音樂
《甄嬛傳》畫面華貴唯美,是視覺的盛宴。后宮佳麗美女如云、宮殿金碧輝煌、室內陳設華麗堂皇、珠寶奪目耀眼、文玩高雅精致、穿戴花枝招展,食物器皿精美考究。可謂人美、服飾美,舞蹈美、風景美、器物美。宮廷生活的豐富、奢華、精致和尊貴深深觸動了觀眾的心靈并從某種角度契合了現代女性奢華的生活夢想。
《甄嬛傳》充分發揮了視聽藝術的綜合性優勢,也是聽覺的盛宴。曲調長情悠揚,有滲入內心拷問靈魂的力量,同時借鑒古代詞曲增加了藝術愉悅之感。插曲 《菩薩蠻》、《長相思》、 《金縷衣》、 采蓮曲》 等直接取自古曲、樂府、詩詞。劇中歌曲由實力派歌手姚貝娜和劉歡演唱。歌詞、聲音、曲調、時機完美融合。臺詞頗為考究,精美獨到,采用擬古言詞,半文半白,典雅質樸,意味深長,對話婉轉千回、不急不緩、不驚不乍給人帶來古典美的愉悅感。古詩詞運用從容大方、得體自然,如甄嬛出場時,自解名字蘊意“嬛嬛一裊楚宮腰”。許多人物名字充分體現了意象的美,比如槿汐、浣碧、剪秋、眉莊讓人過耳不忘。都市白領,大多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特別是女性,對中國古典詩詞更是獨鐘。劇中有些詩詞大家并不陌生,比如第一集溫實初說“一片冰心在玉壺”第四集眉莊說“寧可枝頭抱香死”,即使是陌生的詩詞,也都具有較深的意境美,符合女性對于知性美的追求。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讀者眼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甄嬛傳》自開播以來就成為宮裝劇的經典,就連后期極力造勢的《羋月傳》也沒有達到如此的吸睛效果。職場女性在劇中的后宮人物中找的自己現實的角色對位,或者完成了自己對未來身份的想象。她們根據自身的氣質稟賦,選取自己的看點。但是應該看到情感的宣泄有益,但是把劇中生存哲學,變成自己的葵花寶典還是不理性的,藝術源于生活卻是高于生活的,戲劇是生活的集中夸張表現。接受戲劇的各種美是好的,但是也要辨明善惡是非,堅守道德底線。
參考文獻
[1]肖啟芬.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奧尼爾的家庭悲劇與其早中期劇作中的“家”主題[J]. 名作欣賞:文學研究旬刊, 2011(5):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