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鑫
摘 要: 網絡時代引發指示語的變異為語用學帶來了新的課題,網絡語言中多樣的指示語形式隱含了怎樣的構詞規律,我們如何去欣賞和解讀這些變異的指示語呢?本文在分析大量的網絡人稱指示語的基礎上,歸納出網絡語言中指示語的常見變異形式及構詞規律,為我們欣賞、解讀和運用網絡語言中的指示語提供了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網絡語言 語境 人稱指示語 變異 規律
中圖分類號:H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396-01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使用的語言也隨之而改變,所以網絡語言應運而生。網絡語言,簡而言之,指人們在網絡上使用的語言。繁言之,網絡語言是指運用互聯網這個新的媒介和載體,網民創作發布和接收的在語言、語義和語用上,乃至語篇布局上有別于共同語的那部分語言(包括人們約定俗成成為網絡語言的,從傳統的語言概念看屬于非語言的圖符、標點)(張玉玲2014:3)。語言是時代的反應,網絡語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當前“網絡時代”反映,這與以人們生存方式和思維狀態密切相關(戴國立2014:11)。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網絡語言也是一種社會語言變異現象。它的產生和發展折射了語言發展的客觀規律,體現了語言形式的多樣化(高巖2014:56)。
二、網絡語言人稱指示語變異實現方式及演化規律
1.網絡語言中人稱指示語的變異
網絡語言千變萬化,而人稱指示語的變異更是千奇百怪,到底有沒有一套潛在的規律可以解釋其變化?通過對大量網絡新詞從詞匯學的維度進行解剖、追根溯源,我們發現一下幾點規律。
1.1單數人稱指示語變異為復數人稱指示語
一般意義上的人稱指示語,在人類已知的語言范圍中,大都遵循三個人稱的人稱代詞體系。但是在網絡語境中,人稱指示語發生了一定的變異。我們熟悉的人稱指示語不再是我(我們)、你(你們)、他、她、它(他們)。網絡上涌現出一大批使用派生法、復合構詞法,或是混雜著地方方言產生的新型人稱指示語,如例1:
例1:
XA式:詞根+后綴
族:蹭蹭族
黨:標題黨;醬油黨
奴:團奴;房奴;卡奴
(轉引自戴國立,2014)
例1 使用派生法構成網絡新詞。通過對大量的網絡熱詞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詞都是由物+一個集合性的詞綴構成。蹭蹭族,指的是通過共享別人資源從而享受某種便利的群體,日常生活中,常用蹭飯,蹭網,蹭車。這里使用迭字加一個“群體性”后綴來指代一個具有這種特性的群體。“黨”最先用于指示某一個黨派,網絡語言多愿意老詞新義,用一個嚴肅的字和一個日常口語的詞,形成強烈的對比,以達到戲謔,諷刺或是突出強調的語用效果。這里標題黨指的是在互聯網上利用各種頗具創意的標題吸引網友的眼球,以達到某種目的的一小撮網站管理者和網民的總稱。醬油黨也是具有相同的語用表達效果,網絡上用“打醬油”表達自己看法的人稱為醬油黨。奴本是舊指古代的婢女自稱第一人稱自己的指示語,在網絡語言中,其所指發生了變異,主要體現在由第一人稱單數變異指第三人稱復數形式;其次,在其詞語的色彩上,奴一開始只是體現社會地位尊卑的謙語,并無褒貶色彩。但在網絡詞語中,奴指被奴役,蘊含著一種貶義色彩。團奴、房奴、卡奴都是指被團、房、卡所控制,所奴役的一群人。
1.2 第一人稱指示語的變異
網絡語境中的指示語變異常表現為和各地的方言一起連用,而且常常選用江南、閩南一帶溫柔可愛的方言。如第一人稱指示語“我”,在網絡語境中十分罕見,除了網絡的虛擬空間,其他的非正式場合,交談雙方為了使會話語場情松,也多使用變異的網絡語境的中的指示語。如例2:
例2:
“親,你好嗎?偶是濤哥。”
例2 中,將“我”替換成“偶”,“偶”是臺灣一帶的方言,專用來指示第一人稱“我”,隨著海峽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與頻繁,這個人稱指示語逐漸被廣大民眾所接受,使用非正式的“偶”,可以緩解網絡虛擬空間的陌生感,能夠使交談雙方迅速進入到會話情景,沒有尷尬感。
1.3第二人稱指示語的變異
網絡語境中,很少用正常的“你”和“你們”來指示第二人稱的單數和復數指示語。為了拉近交談雙方的話語距離,使用“親”和“親們”來指示“你”和“你們”,后來這不僅存在于網絡語境中,還廣泛應用于各種現實生活里。如例3:
例3:
① “親,感謝您支持單位化管理哦。”
(轉引自:2011年12月12日《烏魯木齊晚報》)
②“各位在逃的兄弟姐妹,親!立冬了,天冷了,回家吧,今年過年早,主動投案有政策,私信過來吧。” nm
(轉引自:2011年11月8日某地警方通緝令)
③“親,被通緝的犯人們,徐匯公安‘清網行動大優惠開始啦!親,現在撥打110,就可預定‘包運輸、包食宿、包就醫優惠套餐,在徐匯自首還可獲贈夏季冰飲、編號制服…”
(轉引自:上海徐匯警方發布的通緝令)
④“親,我來了,2014年1月18日。”
(轉引自:錦州火車站出站口某公司開業廣告)
例3 是近先年來網絡語言中流行的淘寶體。“淘寶體”是一種說話方式,最早是淘寶網上賣家對買家的一種親切、可愛的說話方式。通過例3,我們可以發現這種“淘寶體”的人稱指示語不僅用在網絡語境,其變異形式廣泛應用于現實世界的各個領域。①是網絡語言指示語在地方媒體中的使用。由于網絡語言的樣式新穎,稱呼親切,其增添了新聞的魅力,為新聞媒體輸入了新鮮的血液,使新聞報道更具特色,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②和③是淘寶體在公文中的使用。其實這種“淘寶體”的通緝令在我國的公安機關的微博上多次出現,這種網絡語言的現實化運用,使嚴肅的公文生動化,使僵硬的語言輕松化。尤其是這類輕松、尊重的人稱指示語使在逃的罪犯減輕了他們的恐懼心理,對于自首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結語
本文通過剖析大量網絡語言指示語的例子,總結歸納出一套網絡語言指示語方面的變異規律。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大量的網絡語言經過變異后,達到了經濟簡潔,形象生動的語用效果。以上所舉的這些例子表明指示語的這些用法并非所想的那么簡單,時而會發生一些看上去是違反了指示詞語基本用法的情況,而這些現象蘊含了一定的語用理據,同時,研究和掌握網絡語言的構詞方法和規律,不僅可以方便人們之間的網絡交流,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融,而且對豐富漢語言文化,提高漢語言的藝術感染力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曹進(2012). 網絡語言傳播導論. 清華大學出版社
[2]戴國立(2014). 網絡流行語與網絡熱門事件辯證看. 河南大學出版社
[3]高巖(2014). 基于語言學理論的網絡語言應用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4]李捷,何自然,霍永壽,2011,《語用學十二講》[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5]張玉玲(2014). 網絡語言的語體學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