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 要: 中學歷史名師指在歷史學科教育方面有突出成績,善用歷史教學技巧,獨具教學風格,善于反思總結經驗,對歷史學科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有巨大貢獻,具有一定知名度、影響力和認可度的歷史教師。歷史的成長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歷史教師從初入杏壇的新人蛻變成為被認可的教學名師,都會經歷一些關鍵事件,這些關鍵事件對名師的成長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結合具體歷史教學名師的成長案例,分析歷史教學名師成長過程中關鍵事件對名師成長的作用很有必要。本文結合任鵬杰主編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中主持的“走近名師”欄目,各歷史教學名師的成長感悟和教學經驗的具體案例,分析各位教師名師在成長過程中遭遇的關鍵事件對其專業成長的作用,以期幫助其他教師尤其正走在歷史教師這條路上的青年教師端正工作態度,增強職業自信心,找到適合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 中學歷史名師 成長經歷 關鍵事件
關于名師概念的定義,學術界向來眾說紛紜,各類文獻上的記載多達數十種,目前尚無明確定論。西北師范大學的李澤林在文章中是這樣定義名師的概念的,“名師就是著名教師,廣義而言,就是社會各界影響廣泛并擁有追隨者和知名度的杰出人才;狹義而言,指教育人才的精英,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教育理論的創立者和教育實踐的帶頭人”①。不同學者對名師這一概念還有不同定義,在此不再一一贅述。本文將歷史教學名師定義為:在歷史學科教育方面有突出成績,善用歷史教學技巧、獨具教學風格,善于反思總結經驗,對歷史學科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都有巨大貢獻,具有一定知名度、影響力和認可度的歷史教師。
通過對“走進名師”欄目中各位歷史教學名師的成長案例的分析,筆者發現,大部分歷史教學名師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受到一些“關鍵事件(人、事、物)”的影響,其中一些關鍵事件對教師的專業成長發揮了巨大作用,這些關鍵事件有的是一次教學挫折,有的是一次公開課,有的是人或物的影響……使教師們可以很快認識到自身不足或轉變觀念,在專業成長路徑上少走彎路,加快專業成長步伐,或成為其專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轉折點。英國學者沃克(Walker)認為“關鍵事件”指教師個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師要圍繞該事件做關鍵性決策②。可見關鍵事件對教師的成長是有著重要作用的,下面我結合具體歷史教學名師成長的案例進行分析。
一、“一本雜志救了我的命”——夏輝輝老師
廣東省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歷史教研員夏輝輝老師有如今成就經歷了一番困境,在她畢業之初,她和丈夫最初被分配在南方一所農村初級中學擔任歷史教師,在條件艱苦的鄉村學校,他們沒有辦法獲取外界歷史學術動態,沒有可閱讀的專業書籍,夏輝輝老師寫道:“我的心里長滿了荒蕪的野草,需要良好閱讀清除雜草。”后來在大學同學的推薦之下,夏輝輝老師接觸到了《中學歷史教學參考》這本雜志,通過這本雜志,她拜讀了許多學科前沿性文章,認識到了許多歷史學專家,文章中的精華給她以啟示,專家榜樣的力量激勵她不斷努力。她還訂閱了《中史參》匯編的習題集,努力練題,積累經驗,有了走出鄉村中學參加各大高校招聘的勇氣和底氣,八年后,夏輝輝老師成功離開了這所農村中學到了一所民辦高中,走上了人生新征程。
可以說一本雜志使夏輝輝老師的專業發展發生了轉折,靠著這本雜志的滋養,她耐住了在農村教學的寂寞,也是這本雜志照亮了夏輝輝老師的專業發展理想之路,鍛煉了她的勇氣和韌性,走向了人生轉折點。
二、“初為人師的艱辛”,失敗的第一節課帶來的轉變——成學江老師
比夏輝輝老師幸運的是成學江老師剛畢業便被分配到一所全國重點中學——湖北黃岡中學教學。初涉杏壇的成老師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在他的第一節課上便碰了一個“大釘子”,根據成老師的描述,為了在第一印象中征服學生,讓學生佩服他,愛上他的歷史課,他給高一班上第一節課前,準備了滿滿15頁備課紙的講解內容。第一節課上,為了向學生證明歷史學科的重要性,他滔滔不絕地引經據典,搬出了一大堆古今名人關于歷史的論述,然而學生最后的回答居然是歷史學科不重要,這次失敗的課堂實踐使成老師非常傷心。教研組長胡少平老師的一席話使成老師如醍醐灌頂,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將自己后來的眼光和心態都調整好,并且花心思聽同行授課吸取教訓,熟悉教材,提高專業能力,同時花心思了解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自己在教學道路上越走越順暢。
成老師通過這次失敗的教學實踐,樂于接受同行前輩的指點,反思自己,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并找到努力改進的方向,繼續努力前進。成老師這次失敗的教學實踐對青年教師來說是一種激勵,“失敗乃成功之母”,大部分教師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類似教學挫折,關鍵是調整好心態,要有“越挫越勇”的決心,在挫折中反思不足,進而改進。如果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并做出改進,反而在教學挫折中一蹶不振,將很難有所建樹。
三、“探索中的探索”,一次公開課引起的反思——徐賜成老師
如今任教于陜西省西安中學的徐賜成老師從小就是一個善于閱讀的人,小時就對歷史有著極濃厚興趣,大學畢業后到了工作崗位上,徐老師也是一個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人。徐賜成老師最初在陜西省商南縣高級中學任教的四年中,由于自己的努力曾上過許多公開課,最高的還是市級的,而且獲得過一些一等獎,也是小有成就,但他到廣東的第一次公開課卻并不成功,上的是《甲午中日戰爭》,史料充分,教學過程流暢,自認為還不錯。全仁經(順德一中特級教師)評價他的課是:“徐老師是發表過幾十篇文章的有名氣的年輕教師,這節課是一堂很標準的課,材料也很充足,要是主題再明晰一些,課堂靈魂再強烈一些就好了。”徐老師通過細細琢磨全老師的話,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即委婉地告訴他,這節課沒有教學主題,沒有自我,或者說沒有思想。徐老師開始反思自己到底缺失了什么,繼而意識到自己沒有完成從讀書到課堂的連續自然的內化產出過程,而僅做了知識的搬運工。意識到這一問題后,他便開始研究“好課是什么樣的”這一問題,并向著上好課努力。
徐老師認為他對歷史教學的認識和理解先后經歷了為興趣而教、為分數而教、為教育而教、為生命而教這四個階段,他有這樣的認識除了自己不斷探索實踐之外,這一次公開課的挫折使他對歷史教學的認識觀念發生了變化,才有了后來的不斷探索。公開課是一個歷史教師成長的必經之路,可以說很多老師都是從公開課上脫穎而出的,徐老師這一案例告訴我們,上公開課不僅要看重準備階段的磨課等過程及正式上課的表現,更重要的是要從專家或同行評課中得到反思,認識自己的問題所在,使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一步提升。
通過上述三個案例,可以發現歷史教學名師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關鍵事件對自身專業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有的關鍵事件可以給教師創造一些可供選擇和改變的機遇,如夏輝輝老師從農村中學考入民辦中學的案例;有的關鍵事件促進教師思考自己的專業發展路徑,如成文學老師通過一次失敗的教學實踐,反思自己,最終找到發展方向;有的關鍵事件可以促使教師轉變歷史教學理念或者改變教學方式等,正如同徐賜成老師小有名氣的時候上的那堂公開課帶給他的反思和啟示。關鍵事件還可以引發教師的自我澄清、自我反思,使教師的個人思維變得清晰化,促進包括教師個人教育觀念在內的教師專業結構的解構和重構。
當然,教師成長過程中的關鍵事件不僅有上述案例中的幾個,一次比賽、一次和名師的近距離接觸、一次培訓、一次和同事的交流、一次學術主題會議、一次教育科研項目……這些都可以給教師的成長帶來轉變契機,面對這些成長契機,教師能否抓住機遇,做出正確判斷,以正確態度應對非常關鍵。
注釋:
①李澤林.名師及其成長的案例分析與啟示[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05).
②童富勇,程其云.中小學名師專業成長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21位名師的調查[J].教育發展研究,2010.(02).
參考文獻:
[1]李澤林.名師及其成長的案例分析與啟示[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05).
[2]童富勇,程其云.中小學名師專業成長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21位名師的調查[J].教育發展研究,2010.(02).
[3]申繼亮.教學反思與行動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