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英+楊卓云
摘 要: 小學階段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梢娫谛W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與培養學生的“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等語文能力同等重要。
關鍵詞: 少數民族 邊遠地區 口語交際能力
我所任教的地方是地處邊遠山區的彝族聚居地,由于本地諸多因素和地理環境、語言交流環境、語言的發音不準等制約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一二年級的學生不懂漢語,不會說漢語,三四年級的學生勉強懂一些基本的漢語,但難以表達出來,也就是說這些孩子連漢語都不懂,如何進行口語交際呢?因此,如何培養和提高邊遠山區彝族聚居地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極大地困擾著在偏遠山區任教的老師們。為此我結合所在地的小學生的學情,以及我的一些想法、做法,談談如何培養邊遠山區彝族聚居地的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低年級需要“扶”
剛入學的兒童,說話常常不完整,不規范,何況彝族地區的孩子還不會說漢語,無論誰說什么都不懂,常常令老師頭疼。我在教一年級時,常常費了力卻沒有效果。一天,一個彝族小男孩坐在座位上不動筆,也不說話,我叫他過來我教他寫字。他過來后,我說:“來,我教你寫字?!睕]想到他說:“來,我教你寫字?!本瓦@樣我對他說什么,他就跟著說什么,他還以為我在教他說話,弄得我哭笑不得。但這時我靈光一閃:這些孩子雖然不懂漢語,但他們好學,何不如利用他們的好學先教會他們說漢語呢?就像小孩子剛學走路需要媽媽扶著走路一樣,對于彝族地區剛入學的孩子老師也要“扶”。
因此,在學生剛入學時,我先分組,每小組盡可能讓漢族、彝族學生互相搭配,課間時讓他們按小組游戲,在游戲中學習漢語,而游戲也是教師有意識地設計的一些有利于學生交流的游戲。如:把每天學的拼音字母編成兒歌,再把兒歌融入游戲中讓孩子們游戲,課間組織學生游戲,在旁邊指導。
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鍛煉,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把培養和訓練學生敢于表達放在首位,無論平時還是課堂上,都做到熱愛、關心學生,以和藹的態度親近他們,與他們交談。平時師生接觸交談時我盡量用普通話與孩子對話,而且從一詞一語中引導孩子說話規范、完整,用詞準確,為學生做好示范。同時,常常利用課間和學生在校園里玩耍,讓他們每天認識一兩種鄉村有的東西,如樹木花草的名稱等,讓他們用普通話跟著說,我反復糾正讀音。課堂上,一開始學習拼音時,我就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并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逐步培養他們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
其次每節課開始上課時,我都先用三分鐘時間輪流讓一組的學生說一句話,再用兩分鐘的時間由其他組的學生講評。同學評同學,無所顧忌,有感而發,肯定中有建議,不足中有補充,常常會贏得大家的掌聲。
這樣“扶”著學生到二年級,這些孩子基本上懂漢語了,也能與同學、老師交流了,課堂上能積極發言了。
二、中年級需要“引”
到了中年級,首先要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對口語交際產生興趣,就需要老師正確地引導。首先要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相互交談,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因此我每天堅持讓學生進行課前美文欣賞:課前安排一個學生準備一篇優美的詩歌或散文,在臺前朗讀,要求其他學生仔細傾聽,然后讓一位學生復述美文中自己認為最好的語句。由此生發出一篇口頭作文,從而既訓練口語,又提高作文水平和美的鑒賞能力。
其次每節課開始上課時仍然堅持開展“三分鐘講話”活動,這就要求學生講自己知道的消息、新鮮事兒、電視中看到的鏡頭等,久而久之學生喜歡說了,也喜歡聽了。
最后在識字教學中我還注重運用擴詞、造句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訓練口語交際。此外,還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記住這個字或說說某類字的構字規律,并堅持讓學生說完整的話。如在教學“峰”字時,先讓學生找出這個字的形聲字“蜂、鋒”,然后讓學生懂得聲旁幫助記字義,形旁幫助辨字形,再讓學生說出這個字如何寫、如何記、如何造句。學生通過分析,知道“峰”是蟲字旁,它與山有關,組詞“山峰、高峰、峰頂”,造句:我們這里到處都有高大的山峰。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生字,把知識掌握得更靈活,又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
三、高年級需要“放”
“放”并不是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口語交際,教師不管了,而是讓學生大膽說。到了高年級學生害羞不敢說,怕說錯,這時教師就要給學生信心,首先要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系,創造輕松的、積極的班級口語交際環境。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顯然是不可忽視的教育因素。如果一個學生在說時,其他學生冷眼旁觀、竊竊私語,甚至進行人身攻擊,那么,又有幾個學生能夠順利、輕松地完成口語交際呢?可能連最后的一絲勇氣都要消失。所以要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又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讓融洽與合作的陽光普照每個學生的心靈。
二是學習口語交際的方法,訓練口語交際的技巧。如:讓學生區別比較感悟同樣一句話,語氣、表情不同,效果差異就大的情況。讓學生在交往過程中認真聽,聽明白;有話說,會說話。聽別人說話要集中精力,態度謙恭誠懇,雙目正視對方,不隨意打岔,體態自然大方,不做不禮貌的動作。
我還讓學生克服語無倫次、無頭無尾、隨意說、重復的毛病,能說順、說細、說準,做到言之有義、中心明確,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學生平時上課的時候,我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條理清楚,說完整話,從一點一滴做起,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
三是抓住課堂這個主陣地,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讓學生用普通話交流,上好每個單元里的口語交際課,課堂上師生興趣盎然。在語文課堂中,每一課都有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教學設計。如:合作探究方法的應用;爭當小老師、小記者、小導游、小法官;分角色表演讀等。
總而言之,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不僅是小學生修養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能力。小學語文教師特別是邊遠山區彝族聚居地的教師,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方法、途徑,培養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