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波
(廣西民族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6)
信息時代下的“微文”版權保護法律機制
李維波
(廣西民族大學,廣西 南寧530006)
摘要:微信公眾號文章(以下簡稱“微文”)是在網絡通信領域高速發展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文字媒體傳播平臺,它以傳播速度、時效性強、傳播范圍廣、品牌效應強大等為特點,比起傳統的網絡媒介傳播效果更強,影響力更大。但在“微文”高速流行發展的情況下文章大量的被抄襲,2015年5月,全國首例微信公眾號抄襲案立案,“微文”的版權保護研究亟待進行。本文結合對“微文”版權的保護現狀與問題的分析,借鑒國外先進的新型網絡版權保護制度,在此基礎上提出對我國“微文”版權保護有作用的法律機制,力求對版權保護事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微文”;侵權;版權保護;法律保護機制
據《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4》指出,2014年著作權案件為59493件,同比上升15.86%,占全部知識產權案件的62.28%,為各類知識產權案件中案件數量最多也是增長速度最快的;2014年知識產權行政案件9918件,其中著作權案件12件,同比上升300%,上升幅度在各類案件中最大;2014年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1088件,侵犯著作權罪案件735件,同比上升4.4%。
目前,已經超過800多萬家的微信公眾號平臺,侵權行為更是大量存在。
一、“微文”版權的立法
(一)確立“微文”的版權地位。
通過分析,微信公眾號文章也屬于作品,是版權保護種類的一種,必須得到立法的確立,通過一系列的司法解釋或則行政規章來確立“微文”版權地位,并且應當對于符合版權法規的予以加大保護。
(二)加大侵權賠償數額。
目前,我國版權侵權的水平仍然處于一個較低水平,但是版權的發展在互聯網時代的迅速發展造成了大量的抄襲出現,嚴重影響了版權所有者利益,筆者認為,必須加大懲罰力度,才能有效控制抄襲。根據各個公眾號的影響力大小,關注人數超過千萬級別的應當把賠償數額提高至100萬元以下,而不是50萬元,其損失會遠遠超過50萬,而且50萬以下對于侵權者難以有效起到警示作用,因此,提高賠償數額對補償當事人與對侵權人產生威懾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三)降低維權成本—設置簡便的“網絡版權”訴訟程序。
針對版權司法實踐中侵權證據難以獲取、訴訟時間過長、維權成本過高等的缺點參照民事案件中的小額訴訟程序,在處理網絡版權糾紛之時也可以采用簡便的“網絡版權”訴訟程序,減少不必要的程序,節約訴訟成本,提高訴訟效率。
例如,證據收集方面,在所有者發現侵權時,可以及時向運營商反映,運營商通過所掌握的客觀條件進行證據收集,法院對此項證據在無違法的前提下應予以支持,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微文”版權案件中收集證據的效率。
(四)設置網絡版權調節委員會。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迅速發展,“微文”相類似的網絡版權增速巨大,但由于版權維權手段十分缺少,無法給予版權所有者方便的救濟途徑,對我國的知識產權事業有不良影響,類似于人民調解委員會,法部門可以設立網絡版權調解委員會來增加網絡版權侵權解決糾紛的途徑,當調解委員會無法解決當事人版權糾紛時,才可以起訴到法院,進一步增強了網絡版權的保護力度,可以大大提升網絡版權糾紛解決的效率,同時也可以減輕法院訴訟的壓力。
二、構建網絡版權信用體系
(一)網上版權信用體制應由版權行政部門管理。
作為排除在運營商與版權所有者方面的版權行政部門,是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對網上版權信用體系的管理具有權威性,政府不是任何一方當事人,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它始終從中立的立場出發。首先將我國的網絡版權信用體系建立好,由此,各國可以在全球建立一個統一的具有公信力的由中立第三方充當網絡版權認證機構的組織,通過協商制定全球一致的認證規則,并對網絡版權信用認證服務機構的責任作出相應的規定,允許各國媒體、消費者對該認證機構進行監督,以平衡各方利益,保證對全球的“微文”侵權者進行打擊,保證版權保護的順利進行。
(二)信用評價機制的建立。
開放的互聯網交流平臺為網絡版權保護帶來了許多不確定因素,因而在我國建立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對侵權者信用評價機制的建立十分重要,對于信用差的公眾號平臺,運營者與行政監督部門都應該嚴厲打擊。在侵權案件發生之后,由運營商對其侵權行為進行信用評價。該評價將上傳到由版權行政部門主管的網絡版權信用評價監督部門的網站,實時向公眾公布各個公眾號平臺的動態信用評價,再由行政部門分別根據運營商的評價對侵權者進行信用評分,獲得一條好評加1分,一條中評加0分,一條差評減1分,該信用評分將在網站上公布,當分數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給予當事人懲罰,罰款或是吊銷網絡版權發布資格,便于版權所有者與廣大的人民群眾了解自己的權益是否有效得到保障,更加放心的使用版權的真實性可靠性,方便群眾對作者信用情況進行查詢和了解。同時,社會公眾、媒體也可以對該部門的信用評分行為進行及時的監督。
(三) 版權行政部門加大監督打擊力度。
1.將網絡版權侵權打擊常態化。
人們如今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微文”侵權因此版權行政部門必須加大打擊的力度,使打擊網絡版權侵權行為成為一種日常的工作,而不是年度的任務,這樣才能使網絡版權侵權率得到有效控制。
2.加大處罰力度。
對于網絡版權的肆意侵權行為,行政部門應該采取更加強力的打擊才能威懾到侵權者減少侵權行為,不能僅從罰款或者警告入手,應加大罰款還要加大對侵權者的行政限制,例如禁止再發行版權文章。
3.建立完善的版權轉載支付體系。
很多情況下不上侵權人不想合法轉載,只是對于轉載支付手續麻煩而侵權轉載,只有建立了一個完善的版權轉載支付體系,讓合法合理轉載更為簡便有效率,侵權的情況才能進一步減少,對“微文”版權保護左右很大。
參考文獻:
[1]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4)》[Z],http://www.court.gov.cn/zscq/bhcg/201505/t20150526_204766.html,2015年12月31日訪問
[2]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2014年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年度報告》[Z],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6194/249936.html#,2015年12月31日訪問
中圖分類號:D92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090-01
作者簡介:李維波,男,漢族,廣西桂林人,廣西民族大學訴訟法學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識產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