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
(山東師范大學,山東 濟南 250000)
我國非政府組織公信力問題研究
陳默
(山東師范大學,山東 濟南250000)
摘要:隨著我國“大社會、小政府”構建工作的持續推進,非政府組織在社會展中的作用不斷顯現出來。與這種情況相對應的是,我國對非政府監管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相關制度建設還不完善,非政府組織在公眾心中公信力嚴重不足等問題,這嚴重影響了非政府組織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本文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提升我國非政府組織公信力的相關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非政府組織;公信力;路徑選擇
一、非政府組織公信力缺失的表現及原因分析
(一)非政府組織公信力缺失的表現。
1.籌資能力不足。
非政府擁有資金的多少,決定該非政府組織開展活動的能力強弱。很多非政府組織擁有的資金量不足以滿足整個組織的生存和發展,勢必影響其開展活動的能力。非政府組織沒有健全的籌資隊伍,就難以實現為社會公共利益服務的目標。由于沒有專業性的籌款隊,大多數非政府組織在籌資時都是全員動員出去籌資,這種籌資方式勢必會影響組織成員日常工作的順利進行,不是一個有著健全體系的組織的表現。
2.公眾對非政府組織存在不信任。
公眾對非政府組織的不信任往往是由于非政府組織的資金使用情況不透明、不公開。非政府組織的資金應用于公共利益,滿足社會公眾的需要。但許多非政府組織其資金的使用情況只有內部的特定成員知曉。一些負責人為了謀取個人利益,私自使用非政府組織內部資金,這種現象勢必影響公眾對非政府組織的不信任。
3.社會公眾參與程度低。
第一,大多數的捐助者對非政府組織不夠了解,再加上社會公眾在獲得非政府組織的內部信息時比較困難。這就使得我國一些社會公眾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非政府組織的活動之中。第二,在西方國家,公眾有參與非政府組織的特定渠道,使得公眾參與非政府組織的活動有了特定的保障。第三,非政府組織對即將要開展的活動宣傳工作做的不夠,使得很多公眾并不了解非政府組織的一些活動。
(二)非政府組織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1.公眾對組織項目認可程度低。
目前,我國基金會分為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公募基金可以向全體社會成員籌集資金。而非公募基金會則是向特定的群體籌集資金,雖然我國非政府組織數量有很多,但是我國非政府組織并沒有讓公眾對其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公眾對非政府組織要開展的項目也缺乏了解,更談不上積極的參與其中。
2.負面新聞加劇公眾不信任。
負面新聞直接影響了我國非政府組織在公眾心中的形象,影響非政府組織在公眾心中的公信力。負面新聞加重公眾對非政府組織的不信任,人們不愿意自己捐助的資金被他人用在它處。也可以說,負面新聞使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失去了資金來源。而且,公信力作為非政府組織的一種無形資源,是非政府組織長期培養的結果,非政府組織要通過長期的努力才能在公眾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3.信息不透明現象嚴重。
長期以來,我國非政府組織的運行與發展并沒引起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因此公眾對非政府組織的相關信息并不了解。隨著非政府組織負面新聞曝光,社會公眾開始關注非政府組織資金使用不透明現象。可以說,長期以來并沒有相關制度約束著非政府組織的資金使用情況,非政府組織的內部信息存在嚴重不公開的現象。這嚴重阻礙了公眾對非政府組織的進一步了解。
二、非政府組織公信力提升的路徑選擇
(一)通過媒體擴大影響。
新聞媒介對社會輿論具有導向作用,然而非政府組織并沒有利用媒體來開展公共關系活動,提升非政府的知名度和在公眾心中的影響力。非政府組織開展的都是社會公益事業,本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并成為不斷向其學習的楷模。非政府組織可以嘗試通過媒體宣傳自身,使公眾了解、認同非政府組織所開展的活動,提高非政府組織的知名度和信任度。
(二)完善非政府組織信息公開制度。
非政府組織應建立信息公開制度,滿足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加深社會公眾對非政府活動的支持和理解。同時,要選擇有效的信息公開方式,使得非政府組織的內部信息可以被所需要了解的人所知情。非政府組織可以借鑒電子政府這種信息公開方式,利用互聯網技術作為信息公開的載體,及時的在平臺上發布各類信息。電子信息平臺有著,獲取信息便捷,成本低的優點,能夠及時的獲取信息。
(三)完善監督機制建設。
1.加強自律機制建設。
要加強對非政府組織的行業監管力度。行業監管組織要把對非政府組織的監督工作落實到實處,其工作伸展到非政府組織的日常管理當中。指定相關制度規定,并對于違背行業發展規定的非政府組織,依據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懲處,對于違反法律規定的應該依法對其進行處理。行業監管組織要想社會及時公開自己的監管情況,促使非政府組織依法發展,增強在公眾心中的公信力。對有違法違規行為的非政府組織進行處理,有利于優化非政府組織工作的外部大環境,保證非政府組織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投入到公益事業之中,優化非政府組織的健康發展,提升非政府組織在社會公眾心中的地位。
2.建立外部監督體系。
僅僅靠政府監管和行業監管是不夠的,還應建立第三方獨立監督機構加強對非政府組織的監管,并對非政府所開展的各項活動進行評估,用評估結果來判斷非政府組織優劣的重要手段。第三方獨立監督機構的優點是更具有專業性和獨立性。這一機構是由這一領域的專家組成。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對非政府組織的活動情況進行判斷。并且第三方獨立監督機構不依附于政府和任何組織,僅對自身所作出的評估結果負責。這些專業性和獨立性較強的監督機構可以加深公眾對非政府組織真實工作情況的了解,促使公眾增加對非政府組織活動的認可,提升非政府組織的公信力。
參考文獻:
[1]張麗哲.我國民間慈善組織公信力問題研究[D].長春工業大學,2012.
[2]袁媛.我國非政府組織(NGO)公信力問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
[3]卜聰艷.我國慈善組織公信力問題研究[D].燕山大學,2012.
[4]唐毅.我國非政府組織公信力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10.
中圖分類號:D63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044-01
作者簡介:陳默(1991-),山東煙臺,山東師范大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