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0)
非認知因素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凌霄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330000)
摘要:非認知因素不直接參與英語學習,但卻是英語學習的內部動因,對英語學習有調節和控制作用,從而影響英語學習效果。高職教育不是注重某方面的研究,而是注重實際應用,英語作為語言學習,有很方便的應用實踐機會,在不斷地練習提高中,非認知因素是起很大作用的。
關鍵詞:高職英語學習;非認知因素;具體應用
一、引言
高職教育自 1999 年的《決定》起,確定了高職的教育任務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高職教育的基本元素體現出高職的特點,應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思想理念。2011 年 9 月 16 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對職業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廉價勞動力。這對于高職教育既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和激勵,又是一個教育目標。
然后高職面臨的招生難這一重大問題,生源緊缺,入學成績不佳,對學生在校的學習有著很大的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基礎英語課的教學和學習就面對更大的要求,為學生能在今后的技能學習做好準備工作,英語教師需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法,了解學生,了解所需,了解培養目標,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潛在能力,做好一切準備。以高職教育元素為根本,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力,培養學生非認知因素,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二、對非認知因素的理解
非認知因素是指認知因素以外的影響認知過程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而認知因素包括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認知活動直接指向學習內容,非認知因素并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但它對認知過程有調節與控制作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因素和非認知因素是兩個協同作用的系統。認知因素系統——操作系統,包括個體已有的知識經驗、認知水平、認知過程,在學生身上具體表現為智力和能力,在學習活動中,這一系統主要承擔對知識的獲取、加工、編碼。針對具體的學習任務,起執行者的作用;非認知因素系統——控制系統,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在學生身上具體表現為動機和態度,在學習活動中,這一系統不直接介入學習,主要調節學習活動進行,對于認知活動來講,起著調節和控制作用。
非認知因素是內在的,在英語學習中,非認知因素通過內因起作用,作用于英語學習的內容和材料,以及英語學習的課堂。非認知因素是學生內在的驅動力,是通過各種行為表現出來的積極性或消極性。非認知因素的諸基本因素并沒有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的結構,在認知活動中,非認知因素的諸基本因素各自發揮著其獨特的作用。高職教育不是注重某方面的研究,而是注重實際應用,英語作為語言學習,有很方便的應用實踐機會,在不斷地練習提高中,非認知因素是起很大作用的。
三、非認知因素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作用
非認知因素在高職英語中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非認知因素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是心理的波動過程,所影響的是表現出來的行為,如果是主動的行為,例如英語課前的預習,單詞的記憶,句子結構的分析,篇章的閱讀理解等等,學生的好奇意識想知道課文的內容和含義,自信意識鼓勵他有信心能看懂課文,思考意識能驅動他不停地思考和提出每一個問題,競爭意識推動他要提前完成。第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非認知因素不是很明顯地表現出來,而是潛在地起著作用。英語學習是語言的學習,學生內心的選擇往往就在一瞬間,非認知因素的潛在能力也就在一瞬間,培養學生習慣性的非認知因素的積極作用,有利于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并能夠提供更多的學習英語機會。第三,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非認知因素是很容易得到感化的,能接受英語教師的引導,并能完成非認知因素到行為表現的轉變過程。同學之間也是很容易得到感化的,能共同互相配合得到英語的鍛煉和學習機會。所以教師應多鼓勵多肯定,以激發學生非認知因素的感化過程。
四、非認知因素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具體應用策略
非認知因素對學習乃至人生的影響卻是顯而易見的,而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在高職加強學生技能培養過程中,英語教學將面臨學生英語底子非常薄弱,教師還要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如何改進英語課堂教學,如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外語教學的實踐表明,優異的外語成績所要求的不僅僅是較高的認知能力,而更重要的是良好的非認知因素。以下幾點是利用非認知因素在高職英語中具體教學策略。
第一,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在英語教學中,適當的學習目標可提高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對學習的結果產生成功感和滿足感。所以在確定目標時,一方面應注意目標要明確、合理、適當和具體,要使學生通過努力后能夠達到,另一方面目標的確定要作業化,明確完成學習目標的具體條件和考核標準。英語教師挖掘教學,實際是尋找學生已接受的教學過程和學習習慣;挖掘教學,是教師鉆研教學內容,研究自己的學生特點,研究對學生教學之外的能力培養,教師可以安排靈活多變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英語教學中,可以穿插英語文學、英語幽默、英語諺語等等,活躍英語課堂。在這些過程中,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不斷挖掘學生非認知因素的積極方面,加快培養并促進學生良好的非認知因素的形成。
第二,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內部因素,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知識,掌握了交流技能,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的鼓勵,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動機,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高職就業還是比較樂觀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一直很大,在未來的職業從業中,認真學習工作,發揮自己潛在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鼓勵自己不斷提高技能,高端人才不僅是能工巧匠,還是懂外語的專業技術人員,在我國機械行業大發展的時期,更需要高端技能人才。
第三,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英語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愛好和興趣,使學生自覺、自愿地參加英語活動,自覺學習的習慣。高職教育注重技能培養,需要主動動手、動口、動腦。在英語學習中,學生要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在好奇意識、自信意識的驅動下,對自己所學的課程,要主動地尋找不懂的地方,不理解的地方,認真聽課,解決難題,以保證自己學習的完成。
五、小結
總之,高職教育重在技能教育,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英語教學為學生專業技能學習服務,同時在學生非認知因素的培養過程中,以學生未來就業為基準、以社會需求人才為目的,全面培養健康向上的高技能人才。將非認知因素貫穿英語學習過程的始終,對完成高職英語教學目標,進行素質教育都具有深遠意義。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171-01
作者簡介:凌霄(1992.1-),女,漢,江西,研究生,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