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超群
(吉林大學,吉林 長春 130012)
從《百鳥朝鳳》和《西便制》中窺探中韓兩國傳統藝術的沒落
吳超群
(吉林大學,吉林 長春130012)
摘要:藝術的定義之一是,通過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而比現實更有典型性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而作為傳統藝術的存在,每一樣都有幾千年的積累,都是偉大的創造,都透露著每個國家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不僅是每個民族的寶貴財富,更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然而作為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的——嗩吶藝術和作為韓國古代曲藝的主要藝種的——盤索里藝術正在逐漸走向沒落,甚至是消亡。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示和反思。本文以《百鳥朝鳳》和《西便制》為中心,將對兩種藝術走向沒落的原因做以分析,以求警醒人們對傳統藝術的關注和保護。
關鍵詞:百鳥朝鳳;嗩吶;西便制;盤索里;沒落
細數2016年的電影,從年初大家翹首以盼的《神探夏洛克》《功夫熊貓3》到小李子終獲奧斯卡小金人的《荒野獵人》再到近期上映的《美國隊長3》,每一部在中國放映的國際大片都取得了非凡的票房成績。而相對來說,中國本土上映的國產電影票房卻不容樂觀。從年初賀歲片《一切都好》到近期上映的《夢想合伙人》和《北京愛上西雅圖2》,國內的影民聲稱自己被愚弄和戲耍,打著《北京愛上西雅圖》的稱號,卻拍了一部和北京、西雅圖風馬牛不相及的電影,不得不讓大家產生懷疑,作者是否想要借用第一部的好口碑為第二部票房做輿論宣傳,從而以此創造出超越第一部的票房黑馬?
在這種對中國電影漸漸失去信心和好奇心的情況下,《百鳥朝鳳》更像是一束陽光從天而降,溫暖了人們的心。在同期電影排擋中,《百鳥朝鳳》十分不幸的和制作精良的好萊塢大片《美國隊長3》趕到了一起,更甚者《美國隊長3》上映當天便創造了內地2億票房的奇跡,使得各大影院爭相加場加時的放映,最后致使《百鳥朝鳳》在許多影院被限制放映,甚至是拒絕放映。所以當時許多影民都知道近期上映的電影是《美國隊長3》,卻不知有一部叫做《百鳥朝鳳》的耗盡作家、導演心力的良心之作。這不得不讓人唏噓和寒心。
《百鳥朝鳳》是在2014年2月完成的影片,一個月后吳天明導演離世,因為缺少資金,沒有發行公司接手,直到最近才在一些志愿者的幫助下才得以上映。張藝謀、徐克、黃建新、陳凱歌、賈樟柯、張一白、黃健中、謝飛、何平、張揚、管虎導演齊齊力挺,《百鳥朝鳳》才于5月13日正式登陸內地影市。至此,《百鳥朝鳳》的好口碑和影評開始如雨后春筍一般噴薄而出。
與此情況類似的還有一部根據韓國作家李清俊先生的小說《西便制》改編的同名電影,在中國又名《悲歌一曲》。此電影在韓國一攬斬獲韓國電影青龍獎的五項大獎、大鐘獎的六項大獎、百想藝術大獎以及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被稱為“不亞于中國《霸王別姬》的精品電影”。
兩部影片的主題略有相似,導演均用了大筆墨的篇幅描繪了嗩吶藝術和盤索里藝術演奏的場面,不論是婚禮場地喜慶的演奏,還是葬禮場地悲愴的演奏,不論是白雪皚皚的山地,還是秋天收獲的麥田間,處處都盤旋著藝術的聲音。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先進科學技術的革新,老一代的藝術形式逐漸被西洋樂器所取代,傳統的文化逐漸走向沒落,文化的傳承出現了斷層。對此,本文通過對兩部電影作品的分析,探討追析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希望以此可以引發后人的深省,借以呼吁有關文化部門可以加大力度傳承傳統文化,不讓優秀的民族文化消失,不讓老一輩的藝術工作者們失望和寒心。
一、《百鳥朝鳳》的簡介
《百鳥朝鳳》是中國第四代導演領軍人物吳天明導演執導的電影,講述的是新老兩代嗩吶藝人為了信念的堅守所產生的真摯的師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百鳥朝鳳》的片名是一支嗩吶名曲。導演拍攝了秦川(今陜西 、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地區一位嗩吶王的故事,講的是對匠人精神的傳承,不被現實折服的任性,以及追求理想的執著。《百鳥朝鳳》原是一支歡快的民間樂曲,常被用于鄉間結婚喜事。不過在《百鳥朝鳳》中,吳天明導演將這支曲子改成了哀曲,變得深沉而莊重,并且一般情況下不吹此曲。“只有德高望重者,才配得起為他吹一曲《百鳥朝鳳》,這首曲子承載的是對逝者人生的評價。”
《百鳥朝鳳》歌頌了民間藝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堅守,全片充滿了濃郁的地域色彩,將“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作為情感發展線索,師徒之間不是父子勝似親脈的真情感人至深。戲中主人公焦三爺,憨厚淳樸,脾氣倔強,黑白馬褂手拿嗩吶,一袋旱煙冷面朝天,是個視嗩吶為生的老藝人,對待徒弟看似嚴厲卻心含暖意。全劇以小游天鳴的成長為主線,從小天鳴拜師學藝,歷經磨難,到憑借堅定的毅力和不知疲倦的練習最終得到了師傅的認可,最終長大后成為一名出色的嗩吶藝人。整部電影的敘事緊密圍繞師父與徒弟之間從素未謀面,到師徒情深,從嗩吶精神的初顯,到嗩吶技藝的傳承,深刻的凸顯了傳統的民間文化與嗩吶藝人的精神。
二、嗩吶藝術的簡介
嗩吶藝術是一種漢族民間傳統文化表現形式。2006年河南省沁陽市甘肅省慶陽市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基本樂器嗩吶,俗稱“喇叭”,是一種在我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根據不同分類標準可以分不同的種類,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并用于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西便制》的簡介
(一)《西便制》的原型。
《西便制》原來是韓國作家李清俊1976年首次發表于《根深之樹》的文學作品,也是收錄到《南道人》中的短篇小說。《南道人》是由8篇系列小說構成的表現遺恨和盤索里、壓抑和藝術主題的作品集。后來則以“西便制”之名出版。作品表現了命運坎坷的盤索里藝人兄妹痛徹心肺的遺恨,是盛開在遺恨之上的盤索里藝術之花的形象化作品。《西便制》的故事是這樣的:沒有固定的職業,四處漂泊的盤索里藝人,為了將自己的女兒拴在身邊,弄瞎了她的雙眼。在女兒睡覺的時候,在她的眼睛里滴入了鹽酸水。據說這么做可以讓人注入眼睛的靈氣轉移到耳朵和嗓音上,聲音就會不同凡響。為了美妙的歌聲,故意弄瞎雙眼,使得作品充滿了悲劇色彩。
(二) 《西便制》電影的劇情簡介。
二戰后的一天,一直四處尋覓姐姐松華的東戶來到一家偏僻的旅店,無意間聽到女店主在哼唱一首熟悉的民間小調,觸動他的記憶回到十余年前——兒時的東戶與寡居的母親相依為命,有一日村里來了一個演唱盤索里的藝人裕豐,他熱情洋溢的歌聲打動了東戶母親,兩人很快墜入愛河。為了避免村里人的閑言閑語,裕豐只得帶著東戶母子和自己的養女松華離開了村莊,開始四處漂泊的生活。不久,東戶母親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難產死去,裕豐潛心要將技藝傳授給一對子女,可這時傳統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欣賞盤索里的人越來越少。裕豐日益消沉,粗暴的脾氣使得東戶一氣之下離開了家。為了讓盤索里不失傳,裕豐悄悄毒瞎了松華的雙眼,裕豐死后,留下松華獨自悲痛的練習高難度的《獄中歌》。東戶經人指點來到了松華的住處,伴著東戶激昂的鼓點,松華如泣如訴的唱起《獄中歌》。第二日清晨,沒有勇氣相認的東戶悄悄離去……
四、盤索里藝術的簡介
西便制和盤索里是朝鮮傳統的說唱藝術,名字是直接從“pansori”音譯過來的,中國人為叫起來方便將其稱為“朝鮮清唱”。朝鮮清唱形式很簡單,一人敲鼓一人歌唱,其歌唱的內容都是故事性很強的,因此也可以看成是朝鮮的歌劇。這種技藝發源于朝鮮半島西南部的全州,大概在17世紀末期肅宗王朝時期在百姓之間廣為流傳。大概也由于盤索里藝術很方便藝人表演的緣故,許多盤索里藝人都成了四處表演的走動藝人。成名成師的固然生活安逸,然而眾多不夠出名的藝人只能終其一生顛沛流離,被人視為下賤的藝人,恰巧盤索里歌唱的故事都很悲,大多關百姓生活艱苦的內容,因此許多盤索里藝人都人如其歌,生活大多充滿波折。西便制是盤索里的一個流派,盛行于朝鮮半島全羅道的西部,故稱為“西便制”,東便制是指東部的唱法。東西便制的區分就以其發祥地的地形為主。東便制潘索里節奏快也有力,聲音雄厚高亢,而西便制則以緩慢的唱法與悲憫的情緒再加上唱腔的多變而著稱。代表作有《春香傳》、《沈青傳》等。
五、分析傳統藝術沒落的原因
(一) 全球化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
《百鳥朝鳳》鄰近結尾的部分,焦三爺對游天鳴說,他死的時候,不用多,給他吹四臺就好。但是當焦三爺真的死了的時候,竟然連四臺都湊不齊,以至于最后在焦三爺墳前只剩下游天鳴一人。嗩吶藝術從1980年代初被推崇,到1990年代中期基本無人問津,那么這種文化衰落現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發展日益密切。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迅速席卷了各大行業。電子行業方面,電子科技產品層出不窮,更新換代不斷加快,許多外國品牌傳入中國,蘋果、三星、佳能以其良好的口碑和高質量迅速占領中國市場,中國國產品牌受到強烈打壓;軍事科技上,中國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等等。這些成功雖然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但是也同樣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文化產業方面,中國引進了大量的韓劇和美劇,就連電影院也為那些好萊塢大片大開綠燈,甚至不惜擠壓本土電影。所有的產業變的越來越功利化和商業化,一切都開始完全以營利為目的。
所以現如今,由于對嗩吶和盤索里藝術的需求變少,沒有地方再愿意提供資金和場地來讓他們演出。同時,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上的資源越來越豐富,只要鼠標輕輕一點擊,所有想要的資料就可以輕易的查到,所以如果即使真的有人想要看嗩吶和盤索里演奏,那么只要足不出戶,在家里就可以直接找到觀看。
需求決定供給,人們對文化藝術的需求減少,資源增多,直接導致了文化的沒落。
(二) 西方文化的沖擊。
無論是在《百鳥朝鳳》中,還是在《西便制》中,傳統藝術都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西方文化的涌入和沖擊,甚至在《百鳥朝鳳》中“游家班”直面遭到了西洋樂隊的挑釁。
西洋樂隊和西洋樂器的進入,立刻吸引了熱愛新鮮刺激的年輕人的目光、滿足了熱愛面子和排場的有錢人的虛榮心,這直接打擊了傳統藝術的發展。
(三)老一輩藝人的逝世,后繼無人傳承。
在、《西便制》中,盤索里藝人裕豐為了讓女兒松華專心學習盤索里,不惜用藥毒瞎松華的眼睛。
《百鳥朝鳳》中,焦三爺在天賦極高但是心性不定的藍玉和純樸忠厚的游天鳴中間,最后舍棄了藍玉選擇了游天鳴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盤索里藝人裕豐還是嗩吶匠人焦三爺都是對自己所選擇的行業極為熱愛甚至是癡狂的地步,但是由于現實條件的限制,愿意接受衣缽的人卻少之又少。以至于現在許多老藝人想要把自己的手藝傳下去給年輕一代人,但是卻沒有合適的人愿意學。
《百鳥朝鳳》中,游天鳴到處游走吹嗩吶,但是報酬卻收的越來越少,以至于家里面的父母意圖要犧牲自己妹妹的幸福去為自己換婚。甚至,電影中還穿插了一位嗩吶老藝人在街頭吹嗩吶乞討的畫面。這樣嚴苛的現實條件,就直接導致了愿意學傳統藝術的年輕人越開越少,就直接影響了傳統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迫于時代的發展,現代人變得越來越忙于生計,肯為藝術獻身的人變得越來越少。
六、如何挽救正在逐漸走向沒落的傳統文化藝術
(一) 文化藝術的繼承。
每個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的根。傳統文化就像是建房子時的地基,只有把地基打好,建筑才可以根深蒂固,百年無恙。所以對傳統文化的繼承顯得尤為重要。
文化的繼承,并不是全部的繼承,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對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先進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文化良好的繼承下來。
面對韓國把“端午節”列為自己國家的文化遺產,并試圖想要將“中醫”改為“韓醫”之后,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行為,如果我們依然繼續坐視不理的話,那么到最后,中國只可以徒說一句自己是擁有上下千年歷史的悠悠古國,但是卻沒有一點證據可以作證這個說法。
(二) 文化藝術的傳播。
遍訪老一輩藝術匠人,將表演錄制下來后做成紀錄片或者文藝片放映。邀請藝術匠人演講,演說和教課。給予藝術應有的尊重和支持。
七、結論
一部《西便制》引起了韓國民眾對于盤索里藝術的熱愛和保護,一部《百鳥朝鳳》引起了大家對于嗩吶藝術甚至是對中國傳統藝術的關注。但是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還有許許多多的藝術正面臨著失傳的困境。希望本文可以為激起人們對傳統藝術的關注盡一點點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百鳥朝鳳
[2]百度百科.西便制
[3]百度百科.盤索里
[4]李曉英.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教育效果-以李清俊的《西便制》為例[D].2005.7
[5]全智恩.李清俊《西便制》和林權澤《西便制》比較研究[D].2005.7
[6]李在賢.關于盤索里的研究[D].2004,6
[7]鄭淵佑.盤索里發展過程的研究[D].1996.10
[8]金藝蘭.盤索里音樂研究及文化闡釋[D].2012
[9]趙奎英.如何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N].文學報刊社.2013.8
[10]王亮亮.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D].2014.5
中圖分類號:D5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229-02
作者簡介:吳超群(1992.6-),漢,吉林省吉林市人,學生,15級研究生,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亞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