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洲
摘 要: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不斷加快,已進入高齡社會。闡述了在高齡社會背景下,從室內、室外、內心三個方面舉例說明面對高齡者的設計應該著點于何處,并對未來的高齡者社會進行一定的展望。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高齡者;設計改善;未來展望
中圖分類號:TU241.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2.046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這已經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勞動力供給、社會保障、家庭結構等都造成了持續影響。能否科學應對人口老齡化,使高齡者舒適、安逸地生活,關系著我國未來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的和諧、穩定以及人民群眾的福祉。
1 人口老齡化的背景
我國人口結構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從最新統計的數據看,截至2014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數為2.12億人,占總人口的15.5%;65周歲及以上人口數為1.38億人,占總人口的10.1%,首次突破10%.目前,我國成為全球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億人的國家。
2 高齡者面臨的問題
任何產品對于高齡者而言必須是易使用、安全和舒適的,這不僅僅是為了避免事故的發生和產品能夠暢銷,更是為了豐富高齡者的生活。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機能逐漸衰退,生活上的不便和心理上的不安不斷增加。如果設計師在設計時能了解高齡者生活中的細節,一定會使設計出的產品更加適合老年人。比如,可加深鋼筆帽的槽、變換顏色、改變按鈕的形狀、放大文字等,依靠這些體貼的細節設計,高齡者可無需依賴他人而單獨生活。
即使服用了預防骨質疏松癥的補鈣藥劑,卻也打不開瓶蓋;難以在市場上看到經過反復研究才出售的面向高齡者的化妝品;街邊盲道的設置毫無規律;醫院中未設置指南圖表等。上述現象表明產品的制造者并不了解使用者的真正需求。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然而,中國社會卻還未形成適合本國高齡者安穩生活的社會環境。為了使高齡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來掌握自己的生活,福利固然重要,但生活相關產品的改善也是必不可少的。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如果社會各方能將目光集中于長壽社會,則必然會誕生全新的產品和服務。在今后的高齡社會,從衣、食、住到通訊、時尚、旅行,再到城市建設、交通方法等所有領域中,高齡者對商品的需求將不斷增加。
3 高齡者相關設計的關注點
3.1 室內
室內環境是高齡者非常重要的生活環境之一。高齡者年老體弱,居于室內的時間遠長于外出的時間,而室內的環境和產品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因此,設計者應關注燈泡是否容易更換,洗衣機是否適合高齡者的身長,多數衛生間是中式還是西式,浴室是否易進入、不打滑,家用電器的數碼顯示屏是否適合老年人,水管開關是否為桿式,燃氣灶是否有安全提示,各種蓋子是否易打開,門把手是否易抓握,各種通道是否有扶手,住宅中是否有障礙和逃生出口等。
3.2 室外
室外環境對高齡者而言也是不能忽略的。高齡者不可長期處于房中,也需要與外界交流以及外出購買日常生活用品,但室外環境比室內環境復雜。因此,設計者應關注室外環境是否有易可見、易理解的標志,是否有易坐起的椅子,是否有易識別的臺階,是否有適合老年人乘坐的電梯,是否有易使用的公共洗手間,下行自動扶梯時是否有危險,各種福祉服務是否齊全等。
3.3 內心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心理也會發生變化。如何使高齡者的心理得到安慰,如何使高齡者得到滿足,答案均在于改善生活中的細節。比如,老年人是否能安全、獨立地烹飪和進餐,是否有適合老年人的旅店服務,超市是否有面向高齡者的對策,是否有適合的自動售賣機,是否有高齡媒體,高齡者是否可安心穿戴打扮,穿戴的衣物是否不可燃,醫院是否舒適,獨自在外用餐是否安全、舒心,是否有高齡者可參與的活動,各種交通標志是否清晰、明了,是否有可供高齡者選擇的餐廳,是否有可選擇的養老院,高齡者是否能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
4 對高齡社會的展望和延伸關注點
4.1 女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一直在增長。世界衛生組織2015-05-13發布的2015版《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全球人口平均壽命為71歲,女性平均壽命為73歲,男性平均壽命為68歲,與1990年相比,男女的壽命均延長了6歲。其中,日本男性的平均壽命為80歲,女性的平均壽命為87歲;中國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4歲,女性為77歲;美國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6歲,女性為81歲。從國際和性別的角度看,平均壽命最高的為日本女性(87歲)和冰島男性(81.2歲)。由此可見,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因此,從高齡社會的社會結構入手,高齡女性對產品的需求將會是巨大的。
4.2 高齡者獨有的力量
生物的繁衍分為成長期、生殖期和后生殖期。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動物的后生殖期較為短暫,而人類的后生殖期較長。在遠古時期,人類祖先的孩子均在父母的教導下成長,這逐漸成為文化傳承的一部分。而壽命較長的人更有利于傳承文化。高齡者并非為只消耗社會資源而沒有貢獻的人群,存在著只有高齡者才適合完成的工作。除了文化傳承外,高齡者可直接就業或參與相關設計,因此,相關部門應提供諸如此類的機會,從而使高齡者的作用最大化。
5 結束語
基于人口老齡化的現狀,我們必須建立相應的設施,并提出相應的政策以應對老齡化社會。比如,可通過相關設計來解決高齡者生活中的問題,調和矛盾,從而使高齡者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享、老有所樂。
參考文獻
[1]孫祁祥.人口老齡化分析[J].專家論壇,2015(24).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