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高速發展,世界逐漸進入了信息大爆炸時代,信息化辦公成為了各個領域的需求,高速公路更是如此。21世紀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私家車、運貨車、出租車、公交車等豐富著人們的出行方式。當越來越多的車量進入道路行駛時,便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交通問題。而隨時隨地有車坐成為多數人出行的基本要求,這就需要加強高速公路的智能化建設。因此,分析了我國智能交通系統的構建方式,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智能交通系統;高速公路;環境污染;信息服務
中圖分類號:U49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2.125
1 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存在的不足之處
為了推動科技的發展,我國組建了智能交通系統體系框架的研究機構,并于2000-06完成了研究報告,隨后,一系列的相關政策出臺,并獲得了大量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持,最終促成了如今高速公路智能化的蓬勃發展。但隨著汽車數量的激增,使原本就擁擠的城市道路變得更加擁擠,進而提升了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此外,環境污染日趨嚴重,這是目前大多數國家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在智能交通的發展中,仍存在以下6點不足之處。
1.1 缺乏統一部署單位
我國的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運行基礎,但因起步較晚、地區差異性較大,導致原本可以統一規劃的智能交通系統存在一定的問題。即使統一編寫了規劃,但也缺乏因地制宜的制度和措施,且各地實際情況的考核和總結不完善,導致智能交通系統的信息整合的能力不足,信息化建設的系統性、可擴展性、兼容性和可持續發展性較差。
1.2 系統不統一
目前,高速公路信息共享機制平臺還不完善,各個系統之間缺乏集成性、兼容性和互動性。比如,已被應用的系統軟、硬件平臺,數據格式,技術標準等缺乏一致性,且兼容性較差。
1.3 電子收費應用規模較小
目前,我國的電子收費系統的應用規模較小,有些區域已實現智能收費,但有些區域仍采用人工收費。這樣不僅增大了信息傳遞的困難程度,也給車主造成了困擾,且導致某些路段的行駛速度嚴重降低。據查證,目前,我國部分城市的平均行車速度已經降至20 km/h以下,緩慢的行駛速度不僅加大了控制高速公路客流量的壓力,還增加了汽車尾氣的排放量,進一步降低了城市的空氣質量。
1.4 養護管理系統的功能單一
由于養護管理系統的功能單一,導致智能系統無法在第一時間更新,且更新周期較長,缺乏輔助行性的決策功能。現有的養護管理系統仍沿用了人工采集的方式,導致系統數據更新缺乏時效性,大大降低了智能使用率。
1.5 交通服務信息單一化
高速公路交通信息服務較為單一,缺乏創新,導致原本就較為單調的服務大打折扣,且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1.6 服務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參差不齊
服務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參差不齊,部分服務人員甚至不具備操作信息工具的能力,進而導致信息化辦公理念推行困難。因此,即使科研機構大力發展科技,推出更加先進的智能工具和理念,也難以在大范圍內第一時間普及。此外,服務人員的工作相對比較枯燥,久而久之,服務人員會缺乏上進的學習心態,進而在負面情緒的影響下,導致服務工作無法有效開展。
2 改進措施
2.1 政府的大力扶持
政府的支持是高速公路智能化的關鍵力量。政府作為一個決策機構,應發揮自身的功能,鼓勵科研機構的大力發展,統一制訂一套完整的管理理念,并嚴格落實下去;在全面分析智能交通的基礎上,合理規劃高速智能系統,以綜合交通信息平臺建設為核心,以推進運營管理、信息服務、應急存、指揮等領域的信息化建設為導向,充分發揮綜合交通信息平臺的樞紐作用,保證各個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和集成,從而確保高速公路的智能化順利實現。
2.2 監管養護管理系統
應廣泛收集養護管理系統的基礎信息,建設健康的動態檢測系統,開展快速跟蹤、處理、匯總和傳達信息的服務,并建立合適的運營機制,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3 統一服務區管理系統
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管理系統,提高業內的管理水平,實現全面、有序的科學管理系統。在職工作人員要始終奉行“服務第一”的理念,遵循“服務為本”的原則,合理調配工作人員,充分地為出行者和高速公路的使用者考慮,爭取使其以最近的距離和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并及時解決各種問題。這就需要充分利用并完善電子信息分享化,及時反饋最新信息,保證在職人員時刻掌握高速公路車輛運輸信息。
2.4 完善出行者信息服務系統
建立高速公路出行者服務系統,比如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從而完善出行者的出行信息,及時為其提供全方位的動態、靜態的實時路況,規劃最佳出行路段,從根本上規避流量高峰。在事故多發路段,更應為出行者提供全面的道路信息服務,比如車輛運行狀態信息服務、交通事件信息服務、出行規劃信息服務、道路工程施工信息服務、收費站信息服務、車輛預計行使距離信息服務、路邊信息服務和氣象信息服務等。
2.5 加大人才培訓的力度
選拔人才應從基礎做起,比如在大學校園開展宣傳,開設相關課程,使就職的新員工具備全新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和扎實的技術理論,并在后期進行經驗總結。在后期工作中,管理部門應做好自身的工作,宣傳“服務為本”的理念,定期培訓工作人員,提升其專業技能,推廣最新的理念和技術,從而使高速公路智能化系統日益完善,更好地服務于大眾。
3 結束語
我國通過大力推廣高速公路智能化系統,使人們廣泛地認識、了解了智能化高速公路的優點,使出行者的出行更加便捷、安全,大大節約了出行的時間和成本;同時,也使高速公路的服務者得到了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使服務工作更加系統化、有序化。
參考文獻
[1]中國智能運輸體系體現框架專題組.中國智能運輸系統體現框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劉海濤(1971—),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高速公路收費系統中的自動化設備方面的研究。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