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鶴幸

泱泱渙渙五千年的中華民族,由愛國主義為主軸,以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所維系,從而成就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壯大的精神支撐。如果說,那是用鮮血與生命演繹的我國56個民族組成大家庭而風情萬種,更是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血脈淵源。企業是一個個社會細胞,它孕育著企業家精神,彰顯著企業家的人格魅力,企業家成為彰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個炫目的明星。
世界上走得最遠是商人,比商人走得更遠是商品,比商品走得更遠是文化。企業家精神,就是一種優秀文化的體現。上港集團董事長陳戌源,一個名副其實的“老海港人”;春秋集團董事長王正華,一個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他們聯袂入選2015-2016全國優秀企業家行列。筆者通過一個國企、一個民企成功企業家的身體力行,挖掘與提煉“企業家精神”以饗讀者,旨在為民族的復興與國家的昌盛而共同努力、再創佳績。
敢為人先是企業家的天性
企業家精神,是“立體、交叉、復合”的一種綜合文化體系而林林總總……美國學者杰弗里蒂蒙斯教授將“強烈的事業心和堅定的信心,領導才能,創造或者尋找機遇的執著,對于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承受力,創新能力以及追求自我超越的能力”概括為企業家精神的基本要素。
眾所周知,30年可以造就一個富翁;卻不一定能培養一個“有精神”的企業家。因為,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并非都是企業家,而有企業家精神的才是真正的企業家。前者是管理型、技術型,以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為目的;后者則充滿事業心、以社會擔當為己任,體現人格魅力。有人比喻,資本家是做加法的,實業家是做乘法的;而企業家則是做加減乘除的,包括合作、寬容、濟世、服務、社會責任……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企業家的天性就是敢為人先,敢于第一個吃螃蟹,敢于“立時代潮頭,發思想先聲”。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企業家精神就是一種財富、一種無形資產。企業家精神正是企業家所具有的獨特的個人素質、價值取向以及思維模式對于傳統和常規的超越、升華。人們日常也把它看作是成功的企業家個人內在的經營意識、理念、膽魄和魅力,人們并以此標尺識別、挑選和任用企業家。
可以說,一個企業家的創業就是首創精神的發軔。就像一名中國民營企業家、春秋集團奠基者王正華,就是一個典型案例。當年,他憑著為國分憂而毅然辭去公職、闖蕩商海。這就是一種企業家的擔當與勇氣,中山公園附近的一間2平方米鐵皮屋,竟成就了王正華的“春秋之旅”而長袖善舞,繼而成為國內最大的旅游公司、全國擁有50多家境內外分公司,4000多家門店網點,連續近20年穩居國內旅游市場第一名;并成功地 “走出去”,在日本歷史性地在發達國家創立第一家航空公司。2015年春秋航空發行A股,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創造了“中國民營航空第一股”的神話與傳奇。
創新是企業家的本質
一個企業經營者,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要有創新精神。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是企業家不斷啟動的新引擎。比如,企業戰略的創新制定與實施,企業生產能力的再擴張和縮小,技術的創新開發與運用……創新成就了王正華成為一位企業的開拓者而佳績迭現。
當年社會上的旅行社,眼光狹窄地熱衷于一些企業的“單位組團游”,而王正華審時度勢地憑借自已對歐美成熟市場的潛心研究和借鑒,和對未來市場的準確判斷,果斷擎起“散客成團游”大旗,竟一舉獲得成功,把一家名不經傳的小旅行社打造成了中國最大的國內旅行社,并連續20年蟬聯國內游行社的“老大”、確立業界 “霸主”地位。
王正華告誡干部員工,我們是一家沒有背景,沒有靠山的民營企業,優勝劣汰,我們唯有不斷奮進,不斷創新驅動,才能在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王正華如此說,更是此地做,致力于對全球航空業的研究,勘訪世界各地航空公司,求教于各國航空專家,創新性地走出一條符合企業實際的“春秋之旅”。
王正華不斷顛覆傳統,塑造創新模式,向管理要效益。如建航空維修現場移動平臺,將維修管理作業依靠PC系統的優點移植到現場作業,從而減少管理,提高效益。事業部制改革,春秋獨特的阿米巴經營模式,地服、維修等部門實現自主經營,獨立核算,激發干部與員工積極性、創造性。
十年磨一劍,經過縝密的科學分析和論證,他不顧內部與外界一片質疑聲,決定成立中國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向航空業轉型開拓。2005年7月18日成功首航,并已安全平穩運行十年,成為國內航空業的奇跡。王正華通過信息技術創新推動業務發展,意識到“IT將改變著世界”,他成功地將電腦的諾威網技術,應用于旅游經營管理業務中,發展了4000余家電腦互聯網網絡零售店使春秋五年連續翻番,成為春秋旅游迅速做大的利器。
創新贏得未來,轉型成就市場。上港集團陳戌源以創新推動集團轉型發展,主動牽手“互聯網+”,以“大客戶、大項目、大平臺”為切入點,大力推動跨境電商、拼箱中心等港口物流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推進冷鏈物流中心、空箱服務中心、汽車物流中心建設,汽車滾裝業務連續五年保持全國第一。并推進商務地產開發,寶山、軍工路、匯山、海門路55號等地塊開發全面推進,匯山西地塊完成銷售收尾工作,銷售單價躋身上海高端辦公樓前列,配套商業街入住率達到100%。在推進港口與金融業務融合發展中,入股上海銀行并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大力開拓融資租賃、航運保險、股權投資等多元業態。
在國資改革大潮中,陳戌源的“四大突破”,推動上港集團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企業與員工之間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掀開了集團與員工共擔責任、共享成果、共創未來的歷史新篇章。包括推進激勵機制的改革,制定實施領導人員任期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建立了員工效益激勵機制,制定了“十三五”員工效益激勵計劃,實施員工基本薪酬制度改革,把基本薪酬與崗位調整、業績貢獻、市場導向以及經濟效益緊密掛鉤,深化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
近年來,在陳戌源的推動下集團先后完成了張華浜和軍工路分公司推進對同盛集團相關公司、錦江航運的股權收購工作,為集團進一步提升資源效益、拓展發展空間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推進科技創新和業務創新,5年共完成科技創新項目201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創新獎16項。通過業務模式創新,鞏固和發展了港口主業的競爭優勢。
創新成就夢想。企業家精神,就是敢于做夢——陳戌源帶領上港集團立足一主多元,推動轉型升級。他清醒地意識到,如果僅僅依靠主業,而沒有新興產業做支撐,企業走不遠。于是,陳戌源圍繞構建一主多元業務發展模式苦下功夫,精心打造港口發展的升級版,這是企業家精神的又一杰出體現。
上港人在他的力推下,形成以“股權、債權、現金”三合一的創新模式,完成了洋山港區的資產收購,取得了洋山港區的規模效應。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全面開始建設,將建成集裝箱、汽車滾裝、物流“三位一體”的外六期港區,全面完成了碼頭結構加固改造工作。外高橋八期和羅涇港區結構調整工作也正在全面啟動中。
企業家精神,是漸進修煉而成的。企業家靠著努力拼搏,天長日久就形成一種優秀的文化、一種科學的精神——企業家精神。
誠信是企業家精神的基石
誠信是企業家精神中最可貴的元素,是構成企業家精神的基石。因為,誠信才能立業,心誠才能贏得事業。誠信是基礎,誠信是通往成功的起點,是成功的助推器,包括產品質量、企業經營、售后服務,對事業的成功。
作為黨政一把手的陳戌源,把上海港建設成為世界強港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標和夢想,更是一個自覺行動。他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與敬業心,帶領集團上下緊緊圍繞加快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戰略目標,優先發展集裝箱優勢產業、優先發展洋山樞紐港、優先推進長江戰略、優先改善上海港口岸環境、優先發展現代物流、現代航運服務業等,取得了重要進展和突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國際航運樞紐港地位穩固,為實現在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誠信,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是基于對事業、對社會、對國家、人民的一種真誠的體現,一種崇高的社會責任,一種令人敬仰的美德,就是把職業當作事業來對待,全身心忘我投入,其本質就是奉獻的精神。把對社會的奉獻和付出看作無上光榮。
今天,上港人在陳戌源的引領下,以誠信精神通過幾代人的拼搏努力和使命接力,將上港集團已發展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綜合性港口和股份制集團,在我國國民經濟和長江流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全球港航界也具有重要影響。企業家精神是種人格魅力。創新是企業家的本能,學習是塑造企業家精神的關鍵,誠信是企業家精神的基石。
在新常態的當今,在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時期,每個企業都面臨著機遇和挑戰,社會和企業呼喚著真正的企業家精神的回歸和弘揚,在當今的世界經濟舞臺上,在企業家的人生中演繹出一幕又一幕恢弘精彩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