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
【摘要】命門學說是中醫學基本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藏象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義。《難經》為命門學說的奠基之作,對后世命門學說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本文主要探討了《難經》中命門的名稱、位置、功能等問題。
【關鍵詞】難經;命門;藏象學說;中醫理論
【中圖分類號】R2219【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6)10-0139-01
命門學說是藏象學說的進一步發展,它完善了中醫的臟腑理論,拓展了中醫理論體系的構架。命門學說是臨床診療經驗的總結和概括,豐富了中醫理論體系,并推動了中醫理論在臨床上的運用。幾千年來,眾多醫家對命門的研究與討論一直沒有停止,直至今天仍沒有統一的定論,但大家公認《難經》中對命門的論述開創了命門學說之先河。通過深入研究《難經》中的命門理論,包括命門的名稱、位置、生理功能及其與其它臟腑的關系,有助于加深對命門實質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更好的將命門理論應用于臨床。
1《難經》命門名稱的由來
依據現存的中醫史料記載,命門這一名稱最早出自《內經》,書中有三處關于命門的論述,都認為命門指眼睛,其的位置在睛明穴。如《靈樞·跟結》與《靈樞·衛氣》都提到“命門者目也。”《素問·陰陽離舍論》:“太陽根起于至陰,結于命門,名曰陰中之陽?!泵T可理解為生命之門,《內經》從經絡腧穴學和診斷學的角度,認為眼睛是臟腑精氣凝聚的部位,也是反映生命精神活動狀況的窗口,故目為命門。
而《難經》則將命門賦予了藏象意義的內涵,最早提出了“右腎命門說”。如《難經·三十六難》有云:“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边@與《內經》中之命門相差甚遠。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對中醫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影響深遠,有醫家[1]認為《內經》的“目為命門說”是受到了主火論哲學思想的滲透,而《難經》的“右腎命門說”則是受當時主水論哲學思想的影響,命門學說起源于“水生萬物說”。還有另一種觀點是命門學說脫胎于道家的“玄牡學說”,是道家養生理論與醫學實踐逐步結合的產物[2],
2《難經》對于命門的認識
21命門位置《難經·三十九難》:“謂腎有兩臟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其氣與腎通?!泵鞔_指出了命門的位置在右腎,這一說法為后世命門學說中關于命門部位及其與腎臟關系的討論留下了伏筆。那么,為什么不是左腎為命門呢?在清代的《難經正義》里面提到:“然實指右腎為命門,恐為盡是,以氣脈論之,水升於左,火降於右,左右者,陰陽之道路,升降之樞機,越人診脈獨取寸口,以左尺侯水,右尺侯火,故左名腎,右名命門,其義或取乎此。”水屬陰,火屬陽,左水右火意即左陰右陽說,所以有醫家認為最早在《難經》中出現的“左腎右命門”之說,實際上就是古代左陰右陽觀念的延伸。
22命門功能《難經·三十六難》云:“命門者,諸精神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峨y經·八難》中:“諸脈者皆系于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泵T的生理功能具體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①主藏精舍神:命門所藏之精不僅包括生殖之精,還包含人體臟腑之精,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化神養神的物質基礎;神既是生命活動的主宰,又是生命活動的體現,所謂精充則神旺,精虧則神衰。②維系原氣:原氣又稱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具有推動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的作用,并通過三焦布散全身,以促進和調控全身各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故命門又稱“三焦之原”。③主生殖:這與腎的功能是一致的,先天之精即稟受于父母的生命遺傳物質藏于命門,而其又與女子胞相連,故命門主持人體的生殖機能,臨床上常把生殖機能亢進或衰退之證從命門著手治療并取得良好療效。④呼吸之門:“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類證治裁》),命門通過腎而與肺相聯系,肺雖主司呼吸,而呼吸的原動力仍依賴于命門。⑤守邪之神:命門是抗御邪氣之根本,如養生保健、防止衰老都是從補養精氣入手調理,實與命門密切相關。
23命門實質《難經》創造性地把命門從腎的概念中抽離出來,與腎相關又不同于腎,把藏精舍神、主生殖繁衍、主呼吸等多項功能賦予命門,故而與《內經》理論不同。《難經》將命門列為獨立的臟,與肝心脾肺腎并稱六臟,認為命門是五臟六腑的根本,是十二經脈的根本,是人體生命之源泉,所以其地位是高于心的。另外,在《難經·八難》有云:“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彼砸灿嗅t家認為被稱作腎間動氣的命門不同于五臟,而是具有特殊生理功能和獨立性的更高層次的人體調節系統[3]。
3《難經》命門理論對后世的影響
《難經》中關于命門部位、功能、特點等方面的理論論述,豐富和發展了中醫藏象、陰陽理論體系,奠定了命門學說的理論基礎。自《難經》開創中醫命門學說,后世歷代醫家對其多有研究并不斷進行補充和發展,逐步形成獨立的學術理論。在明代發展到高潮,趙獻可、張介賓、孫一奎等人都對命門理論做了自己的闡述,真正從理、法、方、藥諸方面使命門學說日臻成熟。雖然不同醫家在命門的部位、形態、功能等方面存在一定分歧,但在命門的主要功能與腎息息相通這點上認識是基本一致的,可以說《難經》對命門學說具有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邢玉瑞.水生萬物說與命門學說的創立——中醫命門學說發生學研究之一[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04,27(1):8.
[2]張敬文,魯兆麟.命門探源[J].遼寧中醫雜志,2007,34 (1):31-32.
[3]沈明月,張焱.中醫命門學說現代研究進展[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15,16(4):74-76.
(收稿日期: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