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華強,王 芳,康 震,王富軍,張建華
(1.邯鄲市第一醫院內分泌一科,河北 邯鄲 056002;2.河北工程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河北 邯鄲 056002;3.河北工程大學醫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2;4.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1;5.邯鄲經濟開發區醫院,河北 邯鄲 056000)
氟伐他汀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近遠期療效觀察
姚華強1,王芳2,康震3,王富軍4,張建華5
(1.邯鄲市第一醫院內分泌一科,河北 邯鄲056002;2.河北工程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河北 邯鄲056002;3.河北工程大學醫學院,河北 邯鄲056002;4.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河北 石家莊050011;5.邯鄲經濟開發區醫院,河北 邯鄲056000)
摘要: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中的近遠期效果。方法 選擇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60例分為觀察組患者30例,對照組患者30例。觀察組在介入治療前1周及介入術后6月服用氟伐他汀,每晚40 mg;對照組僅單純給予介入治療。觀察療效,觀察炎癥、氧化應激情況及對血管內皮功能進行測定。結果根據研究發現治療后觀察兩組的炎癥發生情況、氧化應激情況以及根據對血管內皮功能的測定,觀察組療效和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肢體冷感、疼痛、潰瘍愈合等癥狀的痊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行走間距、ABI以及狹窄段血管內徑的改變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hs-CRP、NO、ET、MDA、SOD等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 d觀察組有輕微下降但仍不明顯。觀察組患者治療后1、4周的各項臨床指標均出現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氟伐他汀對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具有重要意義。經過治療后,患者治療后的近遠期效果較好,大大改善了患者各項臨床癥狀,改善足背動脈管徑和ABI,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并發癥;下肢;氟伐他汀;治療結果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越來越不合理,以至于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嚴重威脅人類日常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健康。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是一種常見的惡性疾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代謝異常導致。已有研究稱,隨著糖尿病患者病程的發展,患者發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概率也越來越大。臨床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多明顯為下肢劇烈疼痛,下肢感覺異常等癥狀,大部分患者會出現間歇性跛行。如患者得不到合適的治療,發病后期將會導致患者出現肢體壞疽,甚至截肢死亡[1],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筆者探究氟伐他汀對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的治療效果,以期提高對患者的治愈率。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根據隨機數字法,選取60例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間在邯鄲市第一醫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30例,對照組患者30例。納入標準: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具有:(1)間歇性跛行或已有靜息痛、壞疽、潰瘍者;(2)保守治療并沒有好轉且不適合外科動脈重建手術的患者;(3)盡管有下肢動脈重建的指癥,但是患者年老體弱,不能耐受動脈重建手術者。除外標準:(1)無法較好控制血糖的患者;(2)具有嚴重心、肝、腎、肺功能衰竭以及生命體征較弱的治療者。根據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和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方法介入治療:根據下肢動脈CT血管成像結果判斷患者血管病變情況,并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對患者進行對側股動脈逆行穿刺或者同側股動脈順行穿刺治療。首先,向患者身體內置入4~6F導管鞘,對患肢分段進行血管造影,觀察靶血管的情況。然后,全身肝素化后導絲超選進入患者病變血管,并且使之跨越病變部位。然后再選用合適的球囊,自下而上對患者患肢病變血管、D動脈和其他病變部位進行擴張。此外,對于股淺動脈以及以上病變比較嚴重的患者,要先經過球囊擴張。若擴張后回縮明顯的患者植入支架,若患者植入之后支架擴張不良,還要使患者進一步進行球囊擴張從而使其達到最佳狀態[2]。觀察組患者在介入治療前1周及介入術后6月服用氟伐他汀,每晚40 mg;對照組只是單純予以介入治療。
1.3觀察指標療效觀察:對炎癥、氧化應激及血管內皮功能等進行測定,術后狹窄<30%或至少開通1支閉塞血管,若有血流直達足部則可視為手術成功。痊愈:患者的各項癥狀如冷感、行走間距、肢體疼痛等消失,ABI指數>1.0;顯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基本上消失,0.9 臨床效果觀察:對比治療前以及治療后1周、3個月、6個月、1年對患者踝肱壓指數(ABI)進行測定,以及觀察冷感、行走間距、肢體疼痛、潰瘍的愈合情況。并在介入治療后6個月、1年應用CT或DSA對復查下肢血管情況,準確記錄狹窄段血管介入術前后的內徑改變。對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病例在介入治療前1 d、術后1 d 、1周、4周時抽血并離心,取血清保存,一起測定超敏C反應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內皮素(ET)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觀察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差異,并進行記錄。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軟件對研究中得到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計量數據結果比較采用對立樣本t檢驗,同組處理前后的比較采用配對比較t檢驗的方法,分類數據結果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3 治療前后觀察組、對照組hs-CRP、NO、ET、MDA、SOD等指標變化及比較 注:各組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同期治療比較,bP<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炎癥發生情況、氧化應激情況以及根據對血管內皮功能的測定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肢體疼痛、冷感、潰瘍愈合等的痊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行走間距、ABI以及狹窄段血管內徑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的改善程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治療前后觀察組、對照組hs-CRP、NO、ET、MDA、SOD等指標變化及比較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hs-CRP、NO、ET、MDA、SOD等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 d觀察組有輕微下降但仍不明顯。觀察組患者治療后1、4周的各項臨床指標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比較±s 3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嚴重的惡性疾病[3],隨著糖尿病患者病程的發展,由于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脂類代謝異常,會引起患者出現一系列并發癥,而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是常見并發癥之一[4]。臨床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多明顯為下肢劇烈疼痛,下肢感覺異常等癥狀,大部分患者會出現間歇性跛行。如患者得不到合適的治療,發病后期將會導致患者出現肢體壞疽[5]。 氟伐他汀是一種新型的還原酶抑制劑,是羥甲戊二酰輔酶 A 還原酶抑制劑類藥物。氟伐他汀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內皮細胞的功能,抑制單核細胞的黏附作用,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還具有較好的調節脂的效果,從而發揮抗炎作用,減輕患者的病痛。觀察組患者在介入治療前1周及介入術后6月服用氟伐他汀,每晚40 mg;對照組僅僅予以介入治療,其他不作處理。研究發現,治療后兩組的炎癥發生情況、氧化應激情況以及根據對血管內皮功能的測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肢體疼痛、冷感、潰瘍愈合等的痊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行走間距、ABI以及狹窄段血管內徑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的改善程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治療后1周、4周的各項臨床指標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這進一步說明了氟伐他汀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夏曉琳,陳霞,鄭瑋,等.氟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100例[J].中國藥業,2015,24(11):113-114. [2]Lei Y,Zhang Z,Wang Y,et al. Sulodexide may alleviate neointimal hyperplasia by inhibiting angiopoietin in anarteriovenous fistual model[J].Mol Med Rep,2013,7(3):831-835. [3]陳慶云.氟伐他汀對糖尿病腎病維持性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108-109. [4]姜偉華.鹽酸丁咯地爾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藥,2014,36(16):2476-2477. [5]高穎,閆濟民.前列地爾脂微球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療效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17):1045-1046. 基金項目:河北省邯鄲市科學技術局項目(1328108089-2)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6.05.052 (收稿日期:2015-08-24,修回日期:2016-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