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波,昝建寶,徐愛忠,何承龍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慶醫院普外科,安徽 安慶 246003)
谷氨酰胺聯合腸內營養對胃癌患者術后血清C反應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影響
趙波,昝建寶,徐愛忠,何承龍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慶醫院普外科,安徽 安慶246003)
摘要:目的探討谷氨酰胺聯合腸內營養對胃癌患者術后血清C反應蛋白(CRP)及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將行胃癌根治術患者共42例隨機化分為谷氨酰胺聯合腸內營養組(A組)和腸內營養組(B組),分別于術前第1天,術后第1、7天晨同一時間空腹抽取外周靜脈血分別檢測血清CRP、IgA、IgM、IgG、T淋巴細胞亞群(CD4+、CD8+、CD4+/ CD8+值)。結果術后第1天兩組的免疫指標都比術前第1天降低,術后第7天回升。血清CRP較術前第1天明顯上升,術后第7天明顯下降。術后第7天,谷氨酰胺聯合腸內營養組IgG、CD4+、CD4+/ CD8+均比腸內營養組顯著升高(P<0.05);谷氨酰胺聯合腸內營養組患者術后血清CRP水平比腸內營養組顯著偏低(P<0.05)。兩組感染并發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谷氨酰胺聯合腸內營養能夠有效的改善胃癌患者術后免疫功能,減少術后炎癥反應,促進術后快速康復。
關鍵詞:胃腫廇;谷氨酰胺;腸道營養;T淋巴細胞亞群;C反應蛋白質
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是機體溶質中含量最多的游離氨基酸[1]。健康狀態下是非必需氨基酸,但在饑餓、化療等導致小腸黏膜受損、或Gln減少情況下則變為必須的。它能增強免疫功能。胃癌患者術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手術后,進一步加重患者免疫功能的損害,所以術后在進行腸內營養(Enteralnutrition,EN)時,有必要補充谷氨酰胺,本實驗于術后24h內對胃癌術后患者實施谷氨酰胺聯合腸內營養,觀察術后血清CRP及免疫功能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慶醫院普外科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胃癌患者共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平均年齡(56.22±13.65)歲。術前胃鏡明確病理診斷。入選患者均無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及糖尿病、甲亢等代謝性疾病;術前遠處轉移,術前心、肺、肝腎功能檢查均正常,術前半年內未進行化學療法等治療。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符合標準的患者分為以下兩組:谷氨酰胺聯合腸內營養組(A組)和EN組(B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術中出血量、手術類型、體質量指數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實驗方法
1.2.1腸內營養的建立兩組患者在術前均置入液囊空腸營養管(專利號ZL032294352),術中再將空腸營養管調整至Treit韌帶以下40cm空腸處或者吻合口以下[2],然后注入生理鹽水2.5mL到空腸管液囊內。
1.2.2腸內營養的實施兩組患者術后均給予等氮、等熱量(30kCal·kg-1·d-1)。首先術后12h內先給予生理鹽水250mL從空腸營養管緩慢滴入,若患者均無明顯不適(術后24h內),A組輸入腸內營養懸浮液(enteralnutritionalsuspension,SP,商品名百普力),同時從空腸營養管注入Gln(華瑞制藥有限公司),劑量為0.30g·kg-1·d-1,連續7d。B組單純輸入EN。術后24h內給予全量的1/4,第2天給全量的一半,余下幾天均給予全量。

表1 兩組臨床一般資料比較
1.2.3免疫指標及血清CRP于術前第1天、術后第1、7天晨同時抽取外周靜脈血10mL。使用德國羅氏全自動生化分析采用免疫單向擴散定量法測定CRP,免疫比濁法測定免疫球蛋白IgA、IgM、IgG,采用堿性磷酸酶-抗原堿性磷酸酶法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CD4+,CD8+、CD4+/CD8+值)。
1.2.4臨床預后指標觀察胃癌患者術后病情恢復情況,統計兩組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腹腔感染。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的比較/例(%)

表3 兩組患者術前d1與術后d1免疫指標及CRP比較
注:組內術后d1與術前d1比較,P<0.05。

表4 兩組患者術后d7CRP及免疫指標比較±s
注:A組與B組術后d7比較,aP<0.05。
2結果
兩組患者均全部成功置入液囊空腸營養管,且順利出院。A組1例出現惡心、嘔吐癥狀,B組1例出現腹脹、腹痛癥狀,通過對癥處理,癥狀緩解。兩組術后感染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兩組術后血清CRP及免疫功能情況見表3及表4。
3討論
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后應激反應會加劇營養不良[3],早期應用EN已經被臨床工作者所認可,早期EN不僅可以提供腸黏膜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刺激其細胞的增長,而且還促進胃腸激素的分泌,使腸黏膜細胞結構與功能的保持完整性,對降低腸源性感染起著重要作用。大多數研究證實早期腸EN是安全、方便、可行[4-5]。
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前都存在著免疫抑制,尤其在免疫球蛋白及外周血中T淋巴細胞,胃癌手術創傷性極大,機體會產生應激反應,免疫功能抑制,且使炎癥因子大量釋放。近年來許多學者認為EN不能減少創傷等應激后機體的分解代謝、炎性反應和免疫功能抑制,從而提出腸內免疫營養,免疫營養包括:谷氨酰胺、精氨酸等。免疫營養干預可減輕腸道局部炎癥反應,減少毒性物質和促炎性細胞因子進入循環[6-7],外源補充足量的谷氨酰胺,可有效的改善腸黏膜屏障功能、減輕腸黏膜萎縮、減少細菌和內毒素的易位[8-9]。所以胃癌術后患者應在早期行腸內免疫營養,這樣可以降低腸道毒素的吸收,并可增加蛋白合成[10],降低術后高應激反應,增強腸道屏障功能[11]。
近30年來的許多研究都表明Gln有促進氮平衡,保持腸黏膜完整性,增加腸免疫和全身免疫功能等諸多功效。自1987年Albers等首次在健康志愿者中應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并對丙氨酰谷氨酰胺代謝動力學進行研究以來,不斷發現,丙氨酰谷氨酰胺不僅可以為患者補充Gln,節省氮源,同時可以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及炎性反應,對很多種免疫細胞的功能具有調節作用。Gln是應激狀態下小腸黏膜細胞唯一能量來源和腸道修復的最重要的營養物質[12]。
此次實驗于術后24h內對胃癌手術患者進行EN和谷氨酰胺聯合腸內營養的對比研究,從表4中結果看出,術后第7天血清CRP明顯下降,但血清CRP低于B組。說明谷氨酰胺聯合腸內營養更有效的減輕術后炎癥反應,有利于病情恢復。術后第7天A組IgG、CD4+、CD4+/CD8+表達均比B組明顯回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為Gln強化的營養支持具有增加淋巴細胞總數、改善機體免疫狀況等功能[13]。
通過本次實驗,發現谷氨酰胺聯合腸內營養比EN更能有效的改善胃癌患者術后免疫的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減少術后炎癥反應,促進術后快速康復。
參考文獻
[1]李紅春,夏照華,寧新忠,等.免疫營養支持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研究進展[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9):1702-1704.
[2]王維維,章新瓊.胃癌患者術后營養不良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藥,2014,18(3):565-567.
[3]陳一奇,張竝,昝建寶,等.急性胰腺炎空腸置管的新方法[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1,10(2):140-141.
[4]苗祥,昝建寶,宋康頡,等.早期腸內營養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RP及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3,25(2):116-118,121.
[5]方昌義,昝建寶,宋康頡,等.膽汁回輸聯合早期腸內營養對良性梗阻性黃疸患者術后血清CRP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4,26(1):26-29.
[6]車千紅,郭佳琦.免疫腸內營養聯合藥物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J].山東大學學報,2013,51(7):75-78.
[7]李帥軍,劉欣.胃腸道惡性腫瘤圍手術期腸內免疫營養對術后免疫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7):46-48.
[8]江濤.谷氨酰胺在營養治療中的作用[J].海南醫學,2013,24(1):121-122.
[9]劉健中,張金生,蘭濤,等.術后腸內免疫營養支持在營養不良的胃腸道腫瘤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4):1-3.
[10] 何承龍,昝建寶,宋康頡,等.膽汁回輸在低體重患者膽道術后的臨床應用[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2,47(2):225-226.
[11] 李曉輝,范晉蓉,馮秋霞,等.谷氨酰胺強化腸內營養對胃癌患者術后炎癥反應和腸道屏障功能的影響 [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1,28(4):471-473.
[12] 周瑞祥.谷氨酰胺強化早期腸內營養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觀察[J].醫學導報,2013,32(7):885-889.
[13]Melis,GerdienC,TerW,etal.Glutamine:recentdevelopmentsinresearchon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glutamine[J].ProteinandAminoAcidMetabolism,2004,7(1):59-70.
作者簡介:趙波,男,碩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昝建寶,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胃腸外科,E-mail:zanjb@sina.com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6.05.056
(收稿日期:2015-10-11,修回日期: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