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華為手機占國內的市場份額為24%,比蘋果低近一個百分點。2016年的頭三個月,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超過25%,比蘋果的份額多出2.5個百分點,把其它品牌的手機徹底甩在了后面。
要知道,手機并不是華為最主要的業務,華為的主要業務還是電信設備及工程。最近大數據中心的建設,也成爆炸式的速度在增長。截至2015年8月,華為已經在世界各地建成了255個云計算中心。中國三大電子商務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家喻戶曉,尤其是馬云是中國的首富,或者第二富豪,大家都知道,也是許許多多人的偶像。但是,請停住!BAT三大網絡和電商巨頭,不管是銷售、納稅、利潤、就業、研發等指標,三大巨頭加起來,還不如一個低調得不能再低調的華為。
2014年,BAT的納稅總額只有200億,而華為的納稅額卻高達337億。2015年,華為的研發投入,不僅把BAT全部甩了10條街區,更是超過400多家上市公司(包括眾多大型國企)研發費用的總和。華為是中國通過研發創造財富和外匯收入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企業。毫不夸張,如果跟阿里巴巴或其它上市公司一樣上市的話,華為的市值一定超過BAT三大巨大的市值總和。
但是,華為堅持不上市。而不上市,不等于沒有股份。華為98.6%的股份都分給了員工,造就了近6萬人的股東,任正非是華為的創始人,他自己只是占有1.4%的股份。
要發財,都一起發財,要吃苦,都一起吃苦。但是,華為爭奪科技創新,產品創新的企業靈魂沒有變。華為是世界500強企業發明專利最多的企業之一。華為的手機、電信設備為什么能夠發展如此迅速,就在于堅持自己的研發,厚積薄發,一旦出手,就讓對手無話可說。華為的社會責任心,從這一點看,就比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強。
把股份留給最應該得到的人,把股份變成內部發展的最大激勵機制,把公司的純利潤變成激勵17萬人的創造力,做為技術進步的推動力,這是華為的秘密武器。華為用高薪聘請全國最好的工程師,在一個充滿創造自由的環境里,這些工程師創造了德國人、日本人、美國人都很難做到的技術創制效率。
華為以深圳為基地,這個中國最成功的經濟特區,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奇跡的縮影。從1980年的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一個人口超過一千萬,經濟總量直接逼近香港的特大都市。而華為的迅速發展,卻是這個最耀眼的經濟特區里面,最成功的企業,而且是以制造為主體的高科技企業,超過BAT三大巨頭的總量,而且是全方位的超過。
當國內許多大型企業做大以后,投機取巧的搞房地產、搞資本炒作、搞假大空上市圈錢而發財的時候,華為無動于衷,一心一意地把產品做好,把科技做強,這樣一種低調做事的精神,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最美好的一種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