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權
班組管理是企業最基本的管理,也是最重要的管理。班組管理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工作質量的好壞、生產成本的大小和安全生產的可靠性,而這一切又直接與企業的效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因此,班組管理的方式一直是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在企業現代化管理體系中,大力倡導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長期的班組管理中,我們體會到,每位成員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情勢中,都會有不同的情緒。因而,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將成為企業班組建設中一項重要課題。 筆者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在此與大家共享。
一、個體的情緒會成為群體的力量,因此必須充分重視員工情緒在班組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是由心智所驅使的唯一無處不在的人類活動。它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管理的優化。在實踐中發現:很多基層管理人員只注重工作責任的分配,而很少去注意員工情緒上的微妙變化,結果造成了員工的消極怠工或窩工,使本來可以迅速解決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的工作卻長時間完成不了。更有甚者,有些員工會直接與管理人員發生頂撞抗拒班組管理工作的統一安排,而成為班組管理中的阻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班組的管理是面對面的直接指揮,無論是班組長指揮員工,還是師傅指揮徒弟,它都與宏觀的間接指揮有許多不同。班組管理不僅是一個具體的責任分配問題,而且還是一個情感的轉移和傳遞過程,不考慮被指揮者的情緒動態,只會使班組的管理者陷入一種盲目的被動狀態。不難想象,一個在班組管理過程中天天扯皮鬧別扭的班組是怎樣的一個班組;更不難想象,一個天天有組員與其鬧矛盾的班長怎么能順利地開展工作。情緒的變化是個人的事,但一旦進入班組工作就不是一個人的事了,它直接涉及到每個組員的心理狀態。所以,作為一個基層的管理人員,必須時刻注意這種管理過程中員工情緒的微妙變化,用正確的方法、相應的對策,靈活地處理這種管理過程中的潛在危機,保證每天具體管理目標的實現。
二、員工的情緒狀況應該成為班組安排工作和協調的基礎
管理是為了實現工作的高效率,同時又是協調人際關系,激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共同目標的一種活動。班組管理活動的效果和質量既取決于管理者,又取決于班組成員。而對于班組成員而言,工作的效率和積極性主要看他的精神狀態及對他的促進作用。
人際關系論和工業社會學的創始人喬治.艾爾頓.梅奧,曾進行了著名的“霍桑試驗”,提出:生產效率的上升或下降,主要取決職工的工作情緒,即職工的“士氣”。而“士氣”又取決于兩個要素:職工從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態度和企業內部的人群關系。
每個班組成員都是一個社會人,他總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自覺地或不自覺地調整自己的社會角色。他的這個社會角色的改變是通過自己的行為來表現的。有時一個人會將家庭中的情緒帶到工作中,有時他也會將工作中的情緒帶到家庭中。一方面人適應著環境的變化,另一方面,環境也改變著人的思想情緒。而企業有些管理者往往只注意人們合乎邏輯的行為,而不注意人的不合乎邏輯的行動,如情緒等。班組每次管理任務的分配在無形中設置了一個不同于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班組工作環境,而這個環境和具體的崗位分配與崗位協作是聯系在一起的。當一個員工情緒極度低落、思想極度麻痹的時候,絕對不能讓他在裝置運行極不平穩的崗位上,否則,他會因工作壓力而情緒繼續惡化,產生的后果,一是工作沒有責任心,二是可能會因為麻痹而操作失誤,安全生產沒有保證。一般來說,公司內的大小生產事故絕大部分是情緒作用下的誤操作造成的。如果有這種情況,可以考慮把他安置在一個平時與他關系密切的員工協作的崗位上,使他有一種歸屬感從而使他的情緒向積極方面轉化。
同樣的道理,對一個充滿進取精神狀態的班組成員而言,可以讓他到責任心比較強的崗位上,這既適應了班組技術培養的要求,又讓被管理者有一種成就感,從而調動了他的積極性。現在的班組管理,大部分是按技能來固定崗位的,但組員的情緒因素沒有充分予以考慮。應該在技術性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充分重視員工情緒狀態對班組管理的積極影響,發揮出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針對員工情緒的變化,采取適當的激勵機制。
要順利地達到班組的管理目標主要靠班組成員的積極性來完成。激勵是保持班組成員積極性和能動性的重要手段。激勵能否奏效,主要看激勵的方法和手段是否滿足了班組成員那種內心認為應該得到的欲望。心理活動直接在他的情緒中流露,并在行為上表現出來。這就需要理解不同組員情緒所流露出來的心理狀態,采取相應的激勵方法和手段,使班組成員的能動性充分地發動起來。
班組激勵的所有方法和手段要采取原則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辦法。如有的班組成員在交接班會上流露出對工作的失落情緒,班長可以用一種含而不露的對他前一段時間工作成績予以肯定的方法來激勵他的工作熱情;也可以用小額獎金兌現的方式來肯定他的成績;還可以用兼有鼓勵和批評的雙關語來對他予以提醒。這種正面的激勵是有針對性的,對那些工作熱忱有事業心的班組成員比較奏效。如果有些班組成員對這種激勵司空見慣,那么也可以用一種反激勵的方式刺激他的自尊心,使他產生一種不服氣的逆反心理,從而也可以調動他的工作積極性。一個班組十幾個人,朝夕相處,作為班組的管理人員應對每個人的情緒、性格有全面的了解,針對每位組員情緒的變化采取相應的激勵方法,提高班組成員的積極性。
四、樹立管理原則的權威性,讓班組成員的情緒服從于集體利益
重視班組成員的情緒動態在班組管理活動中的作用。并不是為了遷就班組成員,使管理原則在個人情緒面前讓路。管理過程中重視班組成員的情緒作用是管理原則在管理過程中的靈活性運用,而并不是放棄管理的原則性。尊重班組員工的個人情緒不是以損害管理原則的權威和班組的集體利益為代價。對于那些嚴重情緒化以致損害班組集體利益的行為,不論當時的具體情況怎樣,都必須按管理原則辦事。班組是一個小集體,沒有整體利益原則,必將會使班組的管理活動處于失控狀態。所以,樹立管理原則的權威性是首要的。重視班組成員的情緒動態在管理活動中的作用,最根本的是為了保證管理原則的完美實現。
加強班組文化建設,提高班組成員素質,使班組成員自覺排除情緒因素對自己工作的影響。人不是機器,班組每個成員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能沒有情緒的變化,也不可能沒有對工作態度的改變。要強制消除班組成員情緒對工作的影響是一種不合人之常情的主觀主義。解鈴還須系鈴人。班組成員個人情緒的產生是班組成員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排除個人情緒對班組管理的影響,要看有情緒的這個人把個人情緒放在什么位置。如果他把個人的情緒看得高于班組集體意志,那么他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在班組管理中制造阻力;如果他把整體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就會調整個人情緒,服從班組的整體利益,他就會在工作中能動地排除情緒對他工作的干擾。
排除情緒對班組管理的影響,最根本的方法還在于加強班組文化建設,平時應該多加強溝通,注重業務學習和政治學習,將班組成員的思想意識統一到整體利益的高度上來,形成班組的凝聚力,形成一種進取樂觀、相互愛護、榮辱與共的班組環境。班組成員在集體的關懷和照顧下,會有一種集體的依賴感和可靠感,從而會自覺地放棄個人情緒與班組統一管理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