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
5月9日,上海知產法院對上訴人廣州斗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斗魚公司”)訴被上訴人上海耀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簡稱“耀宇公司”,即火貓T V)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斗魚公司需賠償耀宇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100萬元和維權的合理開支人民幣10萬元,并在斗魚網站首頁顯著位置刊登聲明,消除不良影響。本案系中國首例電子競技類游戲賽事網絡直播引發的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斗魚”截取DOTA2賽事畫面轉播
DOTA2(刀塔2)是美國維爾福公司(Valve Corporation)開發的一款風靡全球的電子競技類網絡游戲。2014年,耀宇公司與該游戲代理運營商完美世界(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完美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2015年DOTA2亞洲邀請賽,耀宇公司獲得該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視頻轉播權。
2015年初,首屆DOTA2亞洲邀請賽在上海舉行,此次比賽匯集了全球最頂尖的DOTA2戰隊,為奪取最高榮譽展開了激烈爭奪。但上海耀宇很快發現,廣州斗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全程實時直播該賽事。為維護合法權益,上海耀宇多次發函要求廣州斗魚停止賽事直播,但對方未予回應。2015年2月,上海耀宇將廣州斗魚訴至法院。
上海耀宇訴稱,公司獲得賽事承辦權后,投入近1400萬元,并在火貓TV進行了全程、實時網絡直播。斗魚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通過其經營的斗魚網站,全程、實時直播了涉案DOTA2亞洲邀請賽,直播內容為原告制作的音像視頻,時間持續近1個月,直播比賽共80場,且在直播時擅自使用了上海耀宇的標識。原告認為,公司就涉案賽事形成的音像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他人擅自通過信息網絡傳播該作品,侵犯了其信息網絡傳播權;原被告之間存在同業競爭關系,被告的行為構成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原告就涉案賽事向第三方交納的許可費高達600萬元,如果放任被告的侵權行為,必將嚴重損害互聯網行業的正常經營秩序。因此,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821.1萬元,并刊登聲明消除影響。
被告廣州斗魚辯稱,視頻轉播權并非我國法律規定的民事權利,被告是通過DOTA2游戲客戶端的旁觀者觀戰功能獲取畫面,并未使用原告直播的音像內容,直播時在網頁標注原告標識,是對承辦涉案賽事方的尊重,故無原告所稱的侵權行為或者不正當競爭行為。且被告未從涉案賽事直播中獲得任何盈利,原告主張的經濟損失賠償金沒有依據。據此,請求法院駁回原告所有訴訟請求。
一審法院審理后認為,網絡用戶僅能在斗魚公司直播的特定時間段內觀看正在進行的涉案賽事,耀宇公司主張被侵害的視頻轉播權既不屬于信息網絡傳播權,亦不屬于其他法定的著作權權利,且比賽畫面不屬于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故耀宇公司關于斗魚公司侵害其著作權的主張不能成立,但認定斗魚公司構成不正當競爭,遂判決其承擔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110萬元。
電競直播火熱 諸多法律問題待解
你或許沒聽過斗魚、虎牙、戰旗,但你一定知道DOTA、LOL(英雄聯盟)。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已同不同產業深度融合,電子競技游戲就是一個典型。電子競技游戲指的是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運動。2003年11月,國家體育總局批準將電子競技列為正式體育競賽項目。
伴隨著電競的火爆,2014年整個電競產業鏈開始催熟,職業戰隊、后期制作、播出平臺……整個產業鏈開始伴隨著資本、用戶、創業者的出現逐漸完善。這其中,作為連接產業與用戶的電競直播平臺開始逐一登上舞臺。虎牙、斗魚、戰旗等,都是國內知名的電競直播平臺。
然而,新興事物引發的法律保護問題涉及多個方面,尤其是上海耀宇訴廣州斗魚一案,作為國內首例電子競技直播侵權案,更是吸引了業界的關注。電子競技比賽畫面是否構成作品?非法直播賽事實況侵犯何種權利?
《中國知識產權報》文章指出,對于一般體育賽事的版權性質,大多數國家目前都已達成共識,即體育競技原則上不構成作品。這是因為,展示身體力量和競技技巧的體育活動不涉及表現藝術美感和表達思想感情等創造活動。由此看出,除了一些藝術性、表演性元素非常多的項目,如體育舞蹈、花樣滑冰、藝術體操、花樣游泳等,一般的體育賽事不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
同樣,對于電子競技,比賽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規則進行的,就整體而言并無獨創性。這是因為比賽的結果具有偶然性,比賽的過程充滿了隨機性和不可重復性,游戲過程中選手的表現和對游戲角色的操控也是為了獲得比賽勝利,而不是模仿他人的動作或者表達。盡管選手完成比賽是基于其自身意志,但并非對思想進行表達。
就電子競技而言,知名度較高的國內外大賽能夠吸引很多玩家和愛好者,具有較高的商業推廣價值和宣傳價值,而相應的直播平臺多由賽事組織者或者投資者搭建,因而獲得了直播比賽的專有權利,非經授權不得播出。但是,盜播行為侵犯的是直播平臺對比賽畫面的轉播權,與廣播權不同,這種轉播權并非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一種權利,而是一種一般性的財產權益。因此,電子競技比賽畫面本身并不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
一些資深游戲玩家則指出,電競直播,本質上是內容的一種,而游戲的內容或者說打游戲的人如何打,這個所帶來的差異性很小,國際型的大賽、頂尖主播風格,這才能帶來差異化,帶來競爭力。對此,有專家持支持態度,指出單純的電子競技比賽畫面難以構成作品,但是如果對于實時比賽畫面配以主持人具有獨創性的解說、介紹、評述,可以構成口述作品。此時直播的組織方對其享有著作權,并基于該作品享有廣播權。
二審維持原判 “斗魚”屬“搭便車”
本案在一審判決后,斗魚公司不服,向上海知產法院提起上訴。
根據澎湃新聞的報道,斗魚公司認為,目前國內的游戲直播網站大部分都采取“客戶端截取比賽畫面,然后將畫面轉給觀看玩家,并配上自己平臺的解說和配樂”的模式,游戲廠商對此亦未提過異議。本案所涉游戲客戶端并無任何禁止截取畫面轉播的提示,根據法無明文規定不可為即可為的民法原則,斗魚公司的行為本質上是對涉案賽事進行報道,該行為沒有超出游戲客戶端旁觀者的合理使用范圍。另外,斗魚公司的行為未損害耀宇公司的經濟利益,所以其行為不構成不正當競爭。
上海知產法院二審認為,斗魚公司未對涉案賽事的組織運營進行任何投入,也未取得視頻轉播權的許可,卻免費坐享耀宇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組織運營的賽事所產生的商業成果,為自己謀取商業利益和競爭優勢,其實際上是一種“搭便車”行為,奪取了原本屬于耀宇公司的觀眾數量,導致其網站流量嚴重分流,影響其廣告收益能力,損害其商業機會和競爭優勢,弱化其網絡直播平臺的增值力。
因此,上海知產法院認為,斗魚公司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違背了公認的商業道德,損害了耀宇公司合法權益,破壞了市場競爭秩序,具有明顯的不正當性,構成不正當競爭,故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院:“斗魚”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觀惡意明顯
雖然游戲廠商也鼓勵視頻平臺播報游戲比賽,但是任何一個游戲客戶端的參與者或旁觀者,都可以對游戲比賽情況進行轉播或直播么?
上海知產法院認為,即使存在游戲廠商鼓勵視頻平臺播報游戲比賽亦屬于其免費許可的情況,并不表明游戲客戶端的參與者、旁觀者可以未經許可即有權將客戶端的比賽畫面進行直播、轉播并商業利用。
該法院還認為,本案所涉DOTA2游戲系世界知名的電子競技類網絡游戲,該游戲官方中文網站明確聲明涉案賽事是由完美世界主辦、MarsTV承辦、火貓TV獨家轉播的國際職業賽事。上訴人作為專業的游戲直播網站,應當知曉如此大規模的知名賽事轉播必須經授權許可,卻仍在明知被上訴人享有涉案賽事獨家視頻轉播權的情況下,從游戲客戶端截取比賽畫面進行直播以謀取不正當利益,其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觀惡意明顯。本案的審結對于國內如火如荼發展的電子競技類游戲產業具有較好的引導和規制作用。
上海耀宇訴廣州斗魚侵權案,是國內首例判決的電子競技直播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無疑為國內火熱的電子競技直播產業敲響了一個警鐘,只有充分尊重知識產權,行業才能長期健康有序發展。
鏈接:
直播平臺亂象仍待監管
除了對游戲比賽情況轉播或直播引發的種種糾紛之外,近兩年,視頻網站從視頻上傳和在線點播的簡單2.0,變成了可以在線視頻直播秀、直播過程中可交流的深度2.0,由此催生的一種新的職業——網絡主播,近期也頻頻牽涉到一系列法律與道德的事件中,引發網絡和社會各界對網絡女主播的高度關注。不少網絡女主播在經紀人的勸說下,或在網民的追捧聲中,游走在摻雜色情、違法的灰色地帶。
據艾瑞咨詢互娛分析師分析,游戲直播平臺在電競類游戲行業中可以為游戲拉入流量,提升用戶粘性。根據2015年的調研報告,游戲直播平臺用戶中,19歲到35歲用戶達到68%,男女比例為4:1,根據預測2016年,每個月看一次的直播平臺的用戶數可能在1億左右。普遍的是,直播室中的女主播在視頻中故意穿著暴露,游戲直播時爆粗口也仿佛稀松平常。
不少法律專家表示,面對亂象,直播平臺首先得從自律做起。另一方面,應強化監管部門對網絡直播平臺及類似的自媒體直播的約束。就政府層面,現在管理網絡的主要是通信管理部門、互聯網新聞宣傳管理部門和公安部門,以及文化部門、廣播電影電視管理部門和新聞出版部門,多部門如何配合監管到位也值得關注。
此外,有專家表示,對于電競直播中的不雅現象,法律相關規定仍有待細化,例如不雅的畫面是否達到淫穢物品標準等等,這些問題都值得進一步探討。對于網絡直播這一新興事物,應該適度規管,既保證傳播主流,弘揚正能量的內容,又保證相關個人能享有憲法所規定的言論自由,做到公共安全和個人自由的適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