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彬+閻延
摘 要:動畫是一種深受人們歡迎的藝術表現形式。將科普知識與動畫相融合,能夠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使科普知識生動化,實現更好的科普效果。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開設了《數字動畫》課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高校《數字動畫》課程也在不斷創新、進步。受此影響,科普動畫處于不斷演變中。從《數字動畫》課程出發,對如今科普動畫的演變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數字動畫》課程;科普動畫;三維動畫;仿真技術
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1.030
文章編號:2095-6835(2016)11-0030-01
動畫發展至今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數字動畫》課程也有了一定的發展,數字動畫中科普動畫的演變也在逐漸加快。可以說,《數字動畫》課程的發展歷程包含了科普動畫的演變過程。從《數字動畫》課程出發,清晰了解科普動畫的演變情況,并展望其未來的發展。
1 《數字動畫》課程發展中科普動畫的演變
1.1 二維動畫
《數字動畫》課程最初階段講解的是二維動畫知識。在二維動畫的制作中,制作人員可以全程采用數字化技術,課程教學中所用的軟件主要是ToonBoom Storyboard軟件、ANIMO軟件等。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定位釘、攝像機移動、顏色漸變、蒙板效果、陰影效果、口音同步等進行處理,以完成二維動畫的制作。這一時期,科普動畫較為盛行,通過應用二維動畫技術,制作出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動畫作品,比如《海爾兄弟》等。
1.2 三維動畫
三維數字化技術最早被應用于軍事仿真訓練,隨后被應用于動畫創作等方面,再后來被引入《數字動畫》課程中。在三維動畫課程中,主要運用的軟件是3D Max軟件和Maya軟件等,涉及正向與逆向動力學、非規則物體粒子系統、基于物理的建模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這時的科普動畫也開始向三維演變。比如我國第一部地震科普動畫片《蟾童》便運用了三維技術,動畫中的場景更加真實,色彩漸變和人物動作更加具體化、自然化,動畫的制作速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國科普動畫的發展步伐。
1.3 仿真技術
計算機仿真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重要的計算機技術。目前,這一技術已被廣泛運用于軍事、航空、能源等多個領域。《數字動畫》課程也將這一技術納入教學內容中。在這一技術的影響下,科普動畫在制作過程中運用多層次細節模型、圖像的建模與繪制技術等實現對固定幀率的繪制和實時圖形的生成。同時,在動畫人物動作的制作中,也開始運用虛擬人技術,通過采用人體變形技術、交互式人體造型技術,合理控制動畫中虛擬人物的行為,并利用捕獲技術獲取人類的真實運動數據,使動畫中虛擬人物的行為更為逼真。比如很多醫學科普動畫的制作都運用了這一技術。
2 科普動畫演變至今的發展情況
2.1 科普動畫主要制作技術
Flash動畫是數字科普最常見的形式和實現方法之一。它不僅是目前《數字動畫》課程中的重要內容,還是現階段科普動畫制作的主要技術。
在科普動畫中運用Flash技術時,首先需要工作人員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明確動畫主題,根據動畫制作目的編寫劇情、塑造角色,并選擇適合的創作風格。比如在制作輕松、愉快類型的科普動畫時,工作人員可以選擇活潑可愛的Q版造型,以營造動畫氣氛。同時,在搜集到科普動畫中所需要的道具、聲音等素材后,需要結合故事情節設計分鏡頭腳本。其中,分鏡頭初稿的繪制尤為重要,工作人員需要在繪制中充分體現動畫中的光影效果,并輔以文字說明。
完成準備工作后,工作人員還需要詳細設計角色、場景等。在設計角色時,角色內容應包含角色各個角度的畫面和比例圖;在設計場景時,應根據分鏡頭腳本詳細繪制。加動畫環節是耗時最長、所需人力資源最多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工作人員需要注重加動畫調制的精細度、動畫運動規律變化等,以保證科普動畫的質量。
在后期制作中,僅需要將所有完成的科普動畫源文件復制到相應的Flash文件中,隨后再設置聲音、節奏即可。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Flash文件中與源文件名稱相同的元件都需要重新更改名稱,以免在后期合成中被替換。
2.2 科普動畫未來的演變趨向
交互動畫是新興的數字動畫表現形式。觀眾在觀看這類動畫時,不僅能夠利用先進的交互設備實現與動畫虛擬人物及場景的交互,還能夠直接作為動畫中的角色,按照自己的喜好掌控動畫情節,互動性功能強大。這類動畫在一定程度上與教育游戲類似,具有一定的教育性,能夠吸引人們主動參與到相關知識的學習中。隨著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遍運用,智能觸摸功能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普及,科普動畫也將朝著交互方向演變,使大眾能夠在交互的過程中學習科普知識。比如在火災科普動畫中,人們不再僅靠觀看來學習,而能夠參與其中,主動運用各種方法滅火、逃生。具有虛擬顯示效果的互動科普動畫將是未來動畫領域和教育領域極具特色的科普知識傳播手段。
3 結論
一直以來,動畫備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兒童群體,幾乎每天都會觀看動畫片。科普動畫就是利用數字動畫備受喜愛的優勢,在激發人們興趣的同時向人們普及科普知識。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動畫》課程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專業人才被輸送到社會,我國科普動畫也在不斷地朝著更好的方向演變。因此,動畫制作者應加強新技術在動畫制作中的應用,創作出更多優秀的科普動畫作品,以促進我國科普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英杰,閻延.Flash動畫課程在科普動畫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婦女(下旬),2014,5(5):355-356.
[2]夏旺盛.動畫在科普中的應用及趨勢分析[J].科技傳播,2015,12(24):179-180.
[3]唐忠會.試論數字動畫的本體性[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2,4(4):74-76.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