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鵬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天津300220)
關于建設電子材料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作的分析與思索
李華鵬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天津300220)
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現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強調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和法制化,強化風險管理和過程控制,注重績效管理和持續改進,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規律,代表了現代安全管理的發展方向,是先進安全管理思想與我國傳統安全管理方法、企業具體實際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從而推動我國安全生產狀況的不斷進步。通過簡述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過程,對其實施與推廣的意義進行了分析。
安全生產 標準化 分析 思索
安全是指沒有受到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指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不存在危險、危害的隱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1]然而,在經濟高速發展、企業產能持續提升的過程中,安全的狀態往往受到威脅與忽視。所謂“安全無小事”,意外事件一旦發生,損失將無法挽回?!安灰獛а腉DP”充分說明了過往安全生產事故所引發的警醒以及國家對于安全的重視程度提升到了新的層次。天津“8·12”事件發生以后,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第一時間做出重要指示與批示,要求各地要汲取此次事故的沉痛教訓,堅持人民利益至上,認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全面加強危險品管理,切實搞好安全生產,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同時,要督促各地強化責任,切實把各項安全生產措施落到實處。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企業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人、機、物、環[2]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并持續改進,不斷加強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
1.1 踐行企業安全生產責任的首要路線
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規定明確要求,要加強企業安全管理,全面落實開展安全達標工作。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也是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主體,要通過加強企業每個崗位和環節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1.2 強化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工作的長效機制
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涵蓋了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增加安全素養、提高裝備設施水平、改善作業環境、深化崗位責任制落實等各個方面,是一項長期、基礎性的系統工程,有利于全面促進企業提高安全生產保障水平。
1.3 政府實施安全生產分類指導、分級監管的重要依據
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考評,將企業劃分為不同等級,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出各地區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和不同安全生產水平的企業數量,為加強安全監管提供有效的基礎數據。
1.4 有效防范事故發生的重要抓手
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能夠進一步規范從業人員的安全行為,提高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促進現場各類隱患的排查治理,推進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事故發生,促進全國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
2.1 安全生產標準化特點
全面系統、方法先進、責任明確、操作性強、管理量化、便于監督。
2.2 安全生產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關系
相同點:兩者都是現代化安全管理方法研究的產物,均強調預防為主和PDCA[3]動態管理的現代安全管理理念。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安全管理運行的框架,標準化是安全管理內涵的具體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兩者互相支持、骨肉相連。真正做到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企業,其安全管理水平應能滿足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要求。在安全管理制度等軟件方面,可以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文件基礎上,進行查漏補缺,做到管理標準化。在現場運行方面,對照相應專業評定標準等,進一步達到操作標準化、現場標準化的要求,使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有效融合,成為一套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系統。
無論是否建立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企業,都應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二者沒有矛盾。其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對比Tab.1Comparis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safety in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2.3 安全生產標準化和與安全評價的關系
安全評價:靜態的現狀,注重危險源辨識。標準化:動態運行,注重隱患排查和治理。
2.4 做好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應關注的主要環節
①領導高度重視,狠抓責任落實。領導要高度重視并予以強力支持,把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將責任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崗位、每名員工,加強考核與獎懲;廣泛動員,營造氣氛,做到所有部門、所有全員參與。
②標準體系融合,建立長效機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當今國際的現代安全管理模式。標準和體系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加強安全生產“雙基”工作,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標準和體系的有效融合,突出生產作業現場(設備、設施、環境和安全操作規程),能夠從根源上降低科研生產安全事故的風險,構建防范事故的多級屏障,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③精心策劃,周密安排。摸清家底,制定工作方案,確定節點目標,明確責任分工,配備保障資源,確保達標工作有序進行。
④良好溝通,宣傳培訓。對外與主管部門溝通,掌握工作要求;對內傳閱標準文件,加強宣傳報道,營造氛圍,使標準化建設工作深入人心。做好自評人員培訓,使其熟悉法規標準,明晰標準要求,為標準化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⑤細致識別過去的法律法規及標準,結合單位專業特點,做辨識、查問題、找不足。把握好各項標準的內涵,結合實際,逐一對照標準條款,認真進行符合性檢查,對重要項目認真開展危險辨識與風險評估,仔細排查存在問題和隱患,找出不安全因素,逐項落實整改,消除不安全因素或將其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
⑥監督檢查,確保質量。督促達標工作方案落實,及時掌握達標進展和效果,確保達標質量。
3.1 評審過程的簡述與經驗分享
3.1.1 提交申請資料的完整性
按照規定需要提交申報的材料包括:企業法人證書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安全生產管理網絡圖、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組織機構、安全管理人員名單、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文件清單、主要生產設備設施清單、關于重大危險源(點)資料的說明、危險/有害作業場所清單、自評報告、自評和扣分項目匯總表。
安全生產標準化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要求基礎必須牢固,所以相應的文件一定要有效合理,邏輯清晰。
3.1.2 考評范圍的完整性
按照考評辦法的規定,對企業所涉及的專業進行分類,分為“綜合管理+X”的組合模式進行審查。電子材料企業中的X主要包括電鍍及印制板作業、潔凈廠房、氣體、涂裝作業等專項規范,評審將覆蓋生產、工作區和辦公區的安全管理活動,對實際分值進行折算,換算為百分制。
在此要指出的是,評審分值會非常的細化,每一個小項目都會涉及1~10分不等的數值,這就需要一些基礎弱、底子薄的企業做好取舍,將無法立即整改的隱患果斷放棄,把資源與時間投入到急需整改和力所能及的問題隱患中,以便在時間緊、任務重的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作中做細做實,完成建設任務。
3.1.3 評審項目的確定
評審會覆蓋企業所在的所有區域,對各個職能部門與相關專業作業現場進行全面審查,同時對設備設施進行抽查,抽查范圍不低于70%,??梢哉f對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建設工作抱有僥幸心理是一件非常危險且不負責任的事情。這就要求各個企業建設工作小組負責人及成員要嚴格做好自評檢查,對待問題隱患高標準、嚴要求,提高認識,將正式評審前的準備工作落到實處。
3.1.4 現場評審過程
評審組會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按照專業規范分類進行分組檢查,一般由組長負責綜合管理小組,其他專家按照各自擅長專業進行劃分。通過聽取匯報、核對資料、現場考試、考核和查證的方式收集證據,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和評分細則進行考察。
文件方面:對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以來所修訂的管理文件、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綜合應急預案、專項預案、現場處置方案、法律法規、危險源點等進行評估,檢查是否全面到位,并行之有效。
作業現場方面:對設備設施的安全防護,現場水、電、氣配備配套進行審查,檢查是否符合要求,并拍照取證,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記錄問詢。
現場考試:評審組會在從業人員的名單中按照相應比例抽取員工進行書面閉卷考試。如不合格者超過標準要求,將終止審核。此為否決項。做好安全培訓教育是完成通過率的必要條件,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小組的同志需引起重視,以免前功盡棄。
提出問題: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組會對現場發現的問題進行溝通與分析,最終確定問題與隱患清單,要求企業限期整改,并附相應材料,經最終審核通過后予以報告。
這是希望企業將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建設工作作為契機,不斷提高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3.1.5 六個結合的宗旨
①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與提升安全生產科學化水平相結合;②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與解決重點問題和薄弱環節相結合;③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與應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相結合;④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與提高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相結合;⑤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與促進提高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相結合;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與日常監管和成果推行工作相結合。
3.2 分析與思索
3.2.1 組織機構
在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建設工作之前,要率先確立好組織機構。在領導高度重視的前提下,合理調配資源,高效利用人才,將責任層層分攤,且保證信息的上傳下達能夠及時準確;另成立專業小組,起到顧問咨詢的指導作用,使重難點問題有效解決或制定整改方案,杜絕推進工作的停滯與阻塞。
3.2.2 培訓教育[4]
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通過專業的培訓教育能夠提升企業員工對于標準細則的理解,有效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順利進行。
3.2.3 隱患排查
隱患排查是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隱患排查治理,能夠將問題與風險集中暴露,聯合討論與研究,充分體現了員工對于標準的理解與認知程度。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進而完成達標建設工作。隱患排查治理活動可以分階段、分步驟進行,重點在于查缺補漏、不留死角。
3.2.4 問題整改與制定措施
問題的整改與解決最終決定了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的成效。對于存在的問題,一定要梳理分解,分類處理,由專人負責,制定整改計劃和完成時間,整改結束后要進行驗收取證,杜絕同類問題的反復發生,同時制定工作標準與要求,進一步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完善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長效機制。
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強化安全生產基礎工作的長效制度,是有效防范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安全生產科學化水平的必要途徑。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現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強調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和法制化,強化風險管理和過程控制,注重績效管理和持續改進,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規律,代表了現代安全管理的發展方向,是先進安全管理思想與我國傳統安全管理方法、企業具體實際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從而推動我國安全生產狀況的不斷進步?!?/p>
[1] 安全[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ov84D nY74hT5vKmnxW2JMg4tHtou3czw-Fb1UiZhyDlhUNa zBEckHAiVZWZW-nnr2OAFX7KI5It8QR9OmngAC_ FDmtqnnqPXnPu1IKDw_S.
[2] 王俊武,石小琴. 對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的認識與思考[J]. 青海水力發電,2015(1):57-57.
[3] 喬方庭,袁瑞華. 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與QHSE管理的區別與聯系的探討[J]. 今日科苑,2013(2):118.
[4] 連哲麗,翟軍. 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中的關鍵要點分析[J]. 安全,2015(5):30-32.
Analysis and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ndard of Safety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Enterprises
LI Huapeng
(CETC46,Tianjin 300220,China)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afety in production embodies the principle of “safety first,prevention first,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of “humanist”.It emphasizes the standard,scientific,systematic and legalized enterprise safety production,strengthens risk management and process control and pays attention to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It also conforms to the basic law of safety management,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odern safety management and feature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advanced safety management thoughts and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safety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practice,which is abl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safety in production enterprises,so as to promote a fundamental tur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safety in our country.In this paper,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safety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was introduced,and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application and extension was analyzed.
safety in production;standardization;analysis;thinking
X93
A
1006-8945(2016)06-0029-04
2016-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