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峰
?
“頭雁領飛”促黨建與經濟互動雙贏
◎文/高峰
“頭雁領飛”人才徐恩國對村民進行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
走進清原滿族自治縣枸乃甸鄉朱家堡村一組,100多棟整齊劃一的大棚格外引人注目,村民們正高興地拎著籃子在大棚里摘草莓,享受著豐收帶來的喜悅。說到這兒,不能不提“頭雁型”村干部龐國華,她就是清原縣委實施“頭雁領飛”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也正是通過她的引領和帶動,全組人都走上了富裕之路。
“頭雁領飛”工程是清原縣以培養“頭雁型”村干部、“頭雁型”黨員和農村實用人才為目標的縣委書記黨建項目,是解決村級帶頭人“雙帶”能力不強、村級后備干部“源頭活水”不足、特色產業發展不好的黨建示范工程。工程實施以來,努力找準黨建與經濟發展結合點,堅持抓統籌、抓協調、抓重點、抓保障,著重在培育“領頭雁”上下功夫,在“領”和“帶”上做文章,重點打造“頭雁領飛”工程的“五個一批”,即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培育一批”、推進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拉動一批”、搭建政策平臺“扶持一批”、培育選樹典型“帶動一批”和村“兩委”換屆“選用一批”。通過落實工作責任、細化培育目標、制定幫扶政策、強化教育培訓、建立激勵措施、加強目標考核等使“頭雁領飛”工程穩步推進。“頭雁型”村干部、黨員和農村實用人才由最初的256人、1112人和693人發展為現在的455人、1636人和1085人,分別增長了77.7%、47.1%和56.6 %,涌現出劉強、王國升、楊國江等一批在全縣叫得響、立得住、說服力強的先進典型。“頭雁領飛”工程的實施,不僅助推了山野菜、食用菌、中藥材等“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產業格局的形成,而且為黨員干部展現自我、發揮作用、服務群眾搭建了平臺,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實現了黨建與經濟發展的互動雙贏。
(作者單位:清原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