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最近,我們班仿佛得了“瘟疫”一樣,一上課就有同學說悄悄話。你正認真聽課,“嗡嗡嗡”的聲音在你的耳旁打轉,像蒼蠅一樣,揮之不去,煩死人了。這“嘰嘰喳喳”的聒噪聲讓老師也非常生氣,不得不停下來整頓紀律,大大影響了課堂效率。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想: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班也需要設立一條班規來“規矩規矩”同學們露出的“小尾巴”了。事不宜遲,我和幾個班干部一商量,一條班規出現了:上課不準說話,如有說話者,要寫200字的檢討書。不得不說,這條班規還是蠻管用的,上課說話的同學大大減少,耳根也清凈了許多。
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班里又亂了起來。他們寫的檢討書翻來覆去就那200字,都能背下來了,并且成立了一個代寫檢討書小組,經常“神出鬼沒”,不留一絲證據,令我們很頭疼。
我們幾個班干部又研究了一節課,最終一致決定修改班規。很快,修改后的班規新鮮出爐:上課不準說話,如有違規者,寫檢討書500字,且只罰第一人。這樣一來,每個同學的心里就打起了小算盤:既然只罰第一個人,那我跟在第一個說話的人后面不就可以“享清福”了?500字,那么多,我才不會傻傻地“舍己為人”。
幾乎每個同學都這樣想,誰也不想當“替罪羊”。于是,我們就利用同學們的這種心理,設置了這樣一條“特殊”的班規。
【指導老師:韓濤】
教師點評
這篇習作選材新穎,角度獨特,內容連貫,語言幽默活潑。文中抓住“特殊”一詞,通過同學們的動作、心理等細節描寫,再現了制訂班規的經過,讓人讀起來感到真實生動,輕松愉快。由此可見,小作者一定善于觀察,是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編輯點評
瘟疫,顧名思義,指的是流行性急性傳染病。小作者將課堂上同學說悄悄話形象地比作“瘟疫”,可見其蔓延的速度之快及危害之大。俗話說:“治病要治本。”一條班規應運而生,這便是“特殊”班規的前奏。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代寫檢討書小組的出現,導致班規面臨修改的命運。隨著“特殊”班規的塵埃落定,“瘟疫”最終得以清除。其實這條班規的特殊性,就是同學們心理的特殊性的寫照,因此嚴肅中又有幾分幽默,幾分風趣。如此班規,既杜絕了同學們上課說話的現象,又迫使同學們不得不遵守,一舉兩得。
由你來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