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衛清
小學生習作能力普遍較低,一直困擾廣大一線語文教師。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普遍存在學生懼怕作文、作文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如何引導學生樂于作文、善于作文是語文教師最頭痛的事,讓學生在學會寫作的同時喜歡寫作是語文教師一直探索的課題。其實寫作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產生創作欲望;要言之有物,這就離不開豐富的寫作素材,積累豐富的寫作資源,是提高寫作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教師的悉心指導與訓練,同樣非常重要,這為學生的進步和努力指明了方向;最后,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和手段可為小學寫作教學錦上添花,這些新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強化教學效果,豐富教學內容,是寫作教學成功的必要條件。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對這些方面作探析。
一、創造機會,激發學生的習作激情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語文課程標準》避開“作文”二字,強調學生“樂于書面表達,能不拘泥于形式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即要求教師在習作教學上要少一些“刻意訓練”,多一些“潤物無聲”。比如利用博客或微博技術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從兒童喜好美食的特點出發,用食品名稱設立“習作燒烤”、“日記比薩”、“童話漢堡”、“詩歌冰棍”、“心靈雞湯”、“思想果凍”、“句子薯條”等班級博客的欄目名稱,拉近習作與生活距離,激發孩子的興趣,激發其創作動力。同時,教師應十分清醒地認識到:學生對博客寫作憑的是一時的熱情,以后的路肯定還很難堅持下去,需要一路扶持。為了進一步促進博客寫作活動的開展,教師還可以利用上課前三分鐘,開展“我最喜歡的一篇博文”推薦活動,學生輪流上臺推薦自己喜歡的博文,并詳細闡述喜歡的理由,與大家分享。每個月評選“博文之星”,誰的博文被推薦的篇數最多,誰就能當選并獲得一定的物質獎勵,獎品毫無例外都是名著,鼓勵大家增加閱讀量,積累知識,開闊眼界,提高文化素養。此舉大大激發了大家的寫作熱情,“寫博”成為班里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你寫博了嗎”成為同學見面時最溫馨的問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語文老師,如果我們光開空頭支票,鼓勵學生寫作,自己卻置身事外,他們也許剛開始還熱情高漲,但久而久之會便失去動力。因此,教師應從自身做起,利用一切機會深入到創作學習研究中,潛心閱讀,奮筆疾書,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榜樣,鼓舞學生,實現師生共同學習,互相促進,不斷提升寫作水平。有了這樣的動力,不但可使教師在專業成長道路上一路領航,還可給學生樹立榜樣。
二、寫作源于豐富的生活積累
小學生恐懼作文的重要原因是學生缺乏豐富的社會生活閱歷,沒有積累足夠的人生體驗,沒有充實的課外生活等,導致學生面對題目,無情可發,無話可談,無事可寫。所以,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觀察身邊的事物,做好生活記錄,科學分析,從中發現真諦,提煉精神,從而積極豐富的寫作資源。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用一雙慧眼捕捉生活中可以利用的素材,為我所用。比如,借助現代網絡技術,指導學生學會正確、高效地利用網絡資源,幫助學生打開一道新的認識世界和觀察社會的大門,網絡資源的形式多樣、精彩紛呈更會時時撞擊學生的創作靈感,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和想象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積累素材,讓學生學會做有心人,認真留意和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將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及時記錄下來,以備后用;我還建議家委會利用假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體驗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拓展學生的生活空間,開辟學生創作的源泉。此外,我積極引導學生關注國內國際大事,從學生的視角對時事發表觀點,抒發感情,做到“與時俱進”,培養學生了解社會觀察社會、思考社會的能力。學生的眼界開闊了,開始用敏銳的目光洞察生活,捕捉時代氣息,寫作興趣更濃厚。
三、科學習作訓練離不開高效的課堂指導
課堂指導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習作教學的前沿。教師應在開學初,就將整本教材進行全面備課,從整體上把握和調整好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明確教學目標,將每一寫作單元的訓練計劃羅列成表格,制訂學期習作教學計劃,便于有效組織習作訓練。教師應牢牢依靠課堂這一重要的教學陣地,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幫助學生品詞析句,同時引導他們體悟作品的語言表達技巧和寫作技法,利用閱讀教材的資源對學生進行練筆訓練。例如,閱讀《小鎮的早晨》一文,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注意作者的文章結構、遣詞造句等方面的知識,閱讀后圍繞一個中心句試著寫一個片段進行練筆。再如,可以引導學生把看了一部電視劇后最讓自己感動的地方寫下來,學習寫人的文章之后讓學生寫一寫對文章中人物的看法或自己的感受,學了童話故事之后讓學生續編故事等。同時,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將其多姿多彩、充滿動感、色彩豐富、聲光電集成的優勢特點應用到教學中,為學生創設逼真的教學情境,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將原本枯燥、靜態的寫作教學轉變為動態的、豐富的形式,這樣教學效果便會得到強化。
總之,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發展,開放、自由、信息化的時代,他們的社會認知水平和速度已經超越了以往,語文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理解學生的深層次需求,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性,發揮學生的潛力和主體性作用,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勇于探索和創新,不怕失敗,在持續的實踐學習中不斷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增加習作訓練的機會,強化創作意識,讓寫作不再困難和恐懼,這樣會有效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完成新課程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