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劉強
摘 要:本文從新常態入手,分析了國內外行業政策形勢和挑戰,將邵陽縣的煙葉發展思路與湖南省、邵陽市、邵陽縣等區域經濟發展思路有效對接,提出了促進邵陽縣煙葉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轉型發展;創新發展;新常態對策;湖南邵陽縣煙葉
中圖分類號:S572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6.07.011
Abstract: Starting with the new normal, the paper analyzed and judged the policy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obacco industry. It connected the developmental way of Shaoyang County Tobacco to thought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hich would promote 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innovation-development and spanning development of Shaoyang County Tobacco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 innovation-development; new normal; countermeasures; Shaoyang County Tobacco
湖南邵陽縣地處衡邵盆地西南邊緣到西部山地的過渡地帶,屬于湘中崗地優質煙葉生態區[1]。該縣具有悠久的煙草種植歷史,當地農民一直保持著煙葉種植的傳統習慣。目前,烤煙已成為了該縣特色產業之一。隨著控煙形勢日益嚴峻,煙葉市場集中度持續提高,生存壓力的增加使得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2],為主動適應新常態,圍繞邵陽縣煙葉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對策展開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國內外行業政策形勢與挑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吸煙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國家從嚴控制公款消費、奢侈消費等政策出臺,也在沖擊著煙草產業的文化和市場基礎。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誰種,種多少”、“如何種,如何收”、“怎么賣,賣給誰”成為煙草行業加強系統思維和頂層設計、實現轉型發展不可回避的課題。
我國煙草行業正面臨“煙草控制、完善體制、構建和諧、國際競爭”四大挑戰和“增長速度回落、工商庫存增加、結構空間收窄、需求拐點逼近”四大難題。煙草市場呈現出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由數量滿足向結構提升轉變的特征。中式卷煙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隨著我國“五化”同步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轉型、城鄉發展融合,農戶兼業化、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日趨明顯,土地大規模流轉成為趨勢,農村青壯勞動力大量外流[3] ,“誰來種煙”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耕地和水等農業資源約束不斷增強,煙糧爭地矛盾顯現,煙田地力退化,“在哪種煙”的問題日益嚴峻。
當前,全國工商煙葉庫存居高不下,工業原料需求持續下降。今后一段時期內,煙葉“去庫存、減調撥、調結構”將成為一種新的常態。
2 與區域經濟發展思路的對接
湖南省委、省政府重點加強煙草等五大農業產業鏈建設,將煙草產業定位為千億產業。湖南省局按照“發展湘南、穩定湘西、調控湘中”的布局調整思路,將加大計劃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力度。在優化生產區域布局中,湘南煙區(郴永衡)國內調撥占比為60.2%,湘中煙區(長邵株)占13%,湘西北煙區(常張湘懷)占27%。
邵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煙草發展,把煙葉生產當作一項重要產業、當作農村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來抓,市政府把煙葉種植列入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邵陽縣在主體功能區定位為國家級農產品主產區,“十三五”時期,邵陽縣將實施“產業強縣”戰略,鞏固發展“糧食、油茶、烤煙、生豬、肉牛、蔬菜、水果、藥材”等八大優勢產業和其他特色產業,力爭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中部丘陵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樣板。
綜上所述,從省級到市級,再到縣級3個層次的區域經濟發展思路來看,煙葉生產受政府重視程度較高,煙草發展具有良好寬松的政治環境。同時,在“控規模守紅線”的大背景下,地處調控中的湘中地區的邵陽縣,煙葉生產應加快轉型升級,以提高煙葉品質為重點,保持煙葉生產健康持續發展。
3 發展對策
3.1 加快煙葉發展方式轉型
質量是煙葉的生命,因此要始終把煙葉質量擺在突出位置,轉變傳統煙葉發展方式,加快煙葉生產發展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產品規模型向品牌質量型轉變,探索一條優化結構、提質增效、突出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4]。一是持續提高煙葉精益管理水平。煙葉精益管理是現代煙草農業生產、加工與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轉折點[5]。今后需從機構科學化、信息精確化、技術精良化、流程精益化、組織精密化等層面入手,充分發揮精益管理的簡化作業程序、減輕勞動強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證生態安全等作用[5]。二是實施品牌發展戰略。要立足雨熱同季的宜煙氣候,富鉀的植煙土壤等自然生態稟賦,圍繞邵陽特色優質煙葉開發問題,深入研究邵陽煙葉的特色定位、特色品種以及與之相配套的育苗、施肥、烘烤等相關技術[1],充分彰顯濃香型風格特征。
3.2 加快生產組織形式轉型
近年來,盡管隨著煙農組織化程度的提高,煙農生產的盲目性和煙葉市場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弱化,但是總體而言,邵陽縣煙葉生產組織體系仍需優化,其基礎性作用亟待強化[6]。邵陽縣應立足特有的資源稟賦與要素市場特征,因地制宜地開展煙葉生產組織形式轉型[6]。一是探索發展煙葉合作聯合社。目前,邵陽縣煙農專業合作社規模小、力量弱、內生動力不足。而合作聯合社則能將分散的煙農合作社聯合起來,充分實現煙農合作社規模發展 [7]。一方面,合作之后的聯社成為一個實力較強的市場主體,在物資代購、物流資源整合、市場駕馭能力等方面都表現出較強的談判力,贏得市場地位,從而實現單個合作社無法實現的規模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通過聯合與合作,單個合作社的外部成本實現內部化,幾個合作社在聯合社內部通過資源共享、信息共享、供應鏈整合等多種方式,形成利益共同體,從而有效降低單個合作社的交易成本[7]。因此,要積極引導合作社橫向聯合,有效整合人才、技術、資金、設施和管理等內部資源。組織形式主要為由聯社全盤布局,統籌安排;分社則以專業化服務隊的形式存在。二是優化生產主體結構。嚴控6.67 hm2以上的大戶,重點發展1.33~3.33 hm2的適度規模戶,適控0.67 hm2以下的散小戶,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職業煙農。三是大力培育職業煙農。理順政府、煙草、合作社在職業煙農培育中的關系,構建“政府引導、煙草扶持、合作社實施、煙農參與”四維長效培育機制,突出合作社實施主體地位,發揮其關鍵作用。以合作社為平臺推行煙農分類管理,不斷完善職業煙農評定管理體系[1],構建以合同履約率、技術到位率、工作配合度為關鍵指標的評定辦法,建立職業煙農檔案并實施信息化管理。
3.3 推進生產服務方式轉型
在當今乃至未來市場的競爭中,服務將顯得尤為重要。創新煙葉生產服務方式,推動煙葉生產服務再上新水平。一是示范和推廣采編烤分一體化服務。借鑒省內外成功經驗,引導有基礎有條件的合作社進行采編烤分一體化服務的示范和推廣。以集群烤房為依托,以基本種植單元為單位,以專業化烘烤為突破口,選拔培訓一支烘烤技術過硬、組織能力較強、群眾基礎較好的煙葉烘烤隊伍,重點圍繞采收、編煙、烘烤、初分4個環節,組織煙農開展專業化、流程化、工序化、一體化作業;以成熟度為中心,強化對煙葉成熟采收的管理;以煙葉的一致性和均勻性為標準,落實好編煙環節的專業化服務技術指導;以不適用煙葉處理為前提,抓好烘烤過程督查和考核;以煙葉的合格程度為評價內容,堅持“退回制”,控制預檢質量。由合作社管理人員對初分質量合格且水分控制適當的煙葉進入專業化分級環節,其中一項不合格的煙葉堅決退回煙農。二是轉變農機隊伍生產服務模式。目前,大多數合作社無專用的停機庫(棚)、維修間,缺乏必要的維修設施和設備,導致機具非生產性損壞;同時,小型農機具使用者和購買者的主體不一,導致煙農對機具的維護保養不到位,造成機具利用率低,加之農機供應商售后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出現機具“買得起,用不好,不會用”的局面[8]。在這種現狀下,農機具統一移交給合作社進行管理,管理成本高,管理難度大。根據調研結果顯示,“社會車輛+業務量”的新模式將會成為農機專業化服務的新趨勢。該模式的特點明顯,一是使用社會車輛減少了合作社對農機具的維修和管護成本,二是合作社只需保證提供足夠的業務量給農機手,與之簽訂業務合同,為其購買保險。這將為合作社騰出更多的精力去經營其他生產環節的專業化服務。為保障農機手的業務量,穩定農機隊伍,需拓展服務領域、服務周期,從單一煙草種植業向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種植業[8]、林果業和設施農業等領域擴展,引導發展跨區作業;由耕、種、收環節向農田改造、農產品儲運和加工等環節延伸,從空間維度和時間維度上保證充足的業務量[8-9]。
3.4 推動農工商合作模式創新
煙草質量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農、工、商三方協同發力,才能不斷提升煙葉生產水平和等級質量。一是推行“供給端+需求端”協同發力模式。煙葉產區作為供給端,保障優質煙葉原料的供應,切實提高邵陽煙葉可用性,提高卷煙工業企業對邵陽煙葉質量的滿意度。工業企業作為需求端,主動參與、深度介入煙葉種植的全過程,提出原料需求計劃,引導產區種植工業企業需要的煙葉。并通過開展相關科研項目,提出可實施的原料質量改進意見,為商業企業改進提供目標。商業企業須按照工業企業的要求,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和制定實用的生產技術標準,確保自己生產的煙葉是工業企業需要的煙葉[10]。二是做好關節環節的管控。在收購前,聯合工業企業和質監部門開展收購眼光平衡、共同制作、審定新煙樣品,堅持工業需求導向,定期要求工業等級質量技術負責人和技術中心配方人員對產區質量管理人員進行培訓,詮釋工業原料需求特性。通過雙向多層溝通,工商雙方形成質量共識,統一購銷環節質量評價尺度。
3.5 推進煙葉風險防范機制創新
由于煙葉生產尚未改變受災害性天氣 ( 如冰雹、洪澇、大風等) 和病蟲害影響大的現狀,煙農種植烤煙的風險始終存在且無法避免。邵陽縣為洪澇、冰雹等自然災害易發區,煙葉生產受其影響較大。一是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加強自然風險的防范,需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持續提升基本煙田綜合配套水平。同時,還需進一步完善氣象服務和防雹減災體系,通過建立煙葉種植生產區域的長、中、短期天氣預報以及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信息發布制度,建立災害性天氣的快速反應機制,降低災害性天氣給煙葉生產造成的經濟損失[11]。二是設立風險保障基金。構建以政府、煙草商業企業、煙草工業企業、煙農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的煙草農業風險保障基金機制,在煙農遭受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病蟲害,造成煙田減產絕收的情況下,給予煙農最低保障性收入[11],以穩定煙農種煙信心。三是積極開展煙草農業保險。探索合理的保險形式[12],探索與開展保險、擔保相結合,提高風險保障能力。降低煙葉種植風險,保護煙農利益。
參考文獻:
[1]劉英,劉強.邵陽縣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5(12):103-106.
[2]唐江云,向平,雷波,等.四川煙葉產業SWOT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29):273-278.
[3]冰火,江洪義.談談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N].東方煙草報.2014-01-14(3).
[4]王保興.以改革創新精神破解煙葉發展難題[N].東方煙草報,2014-03-31(1).
[5]李恩成,張文平,汪代斌,等.煙葉精益管理促進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18):338-340.
[6]黃文清,李明賢,陶文芳.不同煙葉生產組織形式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浙江中煙雨山基地單元的調查[J].南方農村,2014 (11):39-42.
[7]王海龍,吳懷琴.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的發展模式及思考[J].經濟縱橫,2015 (11):93-96.
[8]韓孝六,吳雪梅,朱峻,等.煙草農機專業合作社運行模式研究——以安順市為例[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5,36(3):314-317.
[9]劉黔生.關于對貴定縣富民、利民、惠民三個農機農民合作服務社運轉情況的調研[J].貴州農機化,2008 (6):28-29.
[10]胡必勝,周治寶,張文梅,等.煙葉基地單元建設工商研合作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4):345-346.
[11]李家俊,黃東兵,何軼,等.基于價值鏈的現代煙草農業風險防范機制探討[J].貴州農業科學,2013,41(1):203-207.
[12]梁辰.商丘煙葉持續健康科學發展之設想[J].才智,2013 (1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