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慶國
(牡丹江市文化藝術中心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
談戲曲藝術的假定性手段
曹慶國
(牡丹江市文化藝術中心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摘 要】戲曲的發展和西方戲劇的發展在初始階段雖然都來源于祭祀,但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就有了鮮明的不同,西方戲劇逐漸進入劇場,形成了較完整較規范的演出創造,在戲劇的發展和文學流派的同步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西方戲劇的舞臺假定性手法。
【關鍵詞】戲曲;假定性;手段
話劇和戲曲都有著鮮明的舞臺假定性特征,但兩者的假定性有相當大的區別。話劇的舞臺假定性基本包括兩種,一種是在舞臺上創造生活幻覺,運用模擬現實生活的手法,創造和生活相似甚至逼真的舞臺空間,給觀眾造成生活實感;另一種是徹底打破生活幻覺,運用多種假定性的手段,不斷提醒觀眾舞臺上發生的故事是編劇和導演創造出來的。這種假定性的原則有一個問題,就是不管編劇、導演采用何種手法,都不能改變觀眾進劇場觀劇的初衷——希望自己沉溺在劇情中。因此總的來說,話劇舞臺上的假定性原則總體而言是創造生活幻覺的。
戲曲的假定性是從長期的露天演出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更是在一種喧囂嘈雜的民間喜慶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從一開始,就帶有一種“余興”的性質,它成了婚喪嫁娶民間節日的陪襯。這種處于“余興”狀態的藝術自然就缺乏一種規范的動力。但同時,它又有了一種相對自由的空間,可以在遵循傳統的基礎上,創造規則,創造假定性手法。早期戲曲還有一些很特別很原始的東西,舞臺三面臨觀眾席,無大幕、無道幕,場景轉換須由專人便裝上臺搬移桌椅及砌末之類,稱為檢場。一般檢場共五人,一個檢場頭,上下手各一人,另有兩個撩門簾的,在演員上下場時負責撩起“守舊”的門簾。檢場還負責傳遞道具,劇中人要下跪時,及時扔出墊子,準確落地。有的檢場還要給主要演員送茶水、遞毛巾擦汗。在演員表演驚險動作時,要負責保護,如演員從疊起的桌子上翻下時,要扶好桌子。鏡框式舞臺出現后,設有大幕,但仍保留檢場。上世紀50年代起,輿論認為演出進行中,便裝人員上臺活動,破壞了戲劇藝術的完整性,遂不用檢場,并取消為演員送茶水、毛巾和扔墊子。需要移動桌椅,更換場景時,拉二道幕或大幕,在幕后進行。同時因不用“守舊”,演員改由側幕上下場,所以也不用打門簾的。
戲曲的假定性手法和話劇一樣,也是從生活原型出發,運用舞蹈和形體美化生活原型,把生活原型夸張和變形,這種美化、夸張、變形常常做到極致,以致觀眾甚至演員都無法理解原意。比如起霸、水袖、扇子功、甩發、出手等,就已經美化夸張變形得失去了生活原型,但它是優美的,是戲曲假定性手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為戲曲觀眾展示的一種美。由于戲曲藝術長期廣場演出的特點,它的舞臺假定性有著非常獨特的特點。以京劇《三岔口》為例,觀眾看《三岔口》,理所當然地認為劉利華就應該在燈光大亮、纖毫畢見的舞臺上和任堂惠大打出手。如果是話劇舞臺上表現這樣一段故事,也許就會用燈光營造一個夜色朦朧的場景,再加上追光的運用,讓劉利華和任堂惠在這樣的舞臺空間里模擬生活真實,打斗起來。
戲曲的節奏有別于話劇的舞臺節奏。話劇的舞臺節奏依據矛盾沖突的強度和人物情感起伏的幅度,組織連貫的逐漸發展的戲劇節奏,舞臺上的外部節奏與內心節奏基本一致,這種節奏與生活節奏基本相符,觀眾可以按自己對生活節奏的具體感受來感受舞臺節奏。戲曲則不然,戲曲是將生活節奏僅僅作為一種參考,是基于生活真實節奏之上的一種詩的節奏,省略時極簡,需要對他人詳細交待的事情,喇叭奏花腔或者一通鑼鼓就交待了過去,它更考慮戲曲觀眾的觀劇需求,不管情勢如何危急,該唱之處就需唱,人物可以洋洋灑灑唱上幾十句甚至上百句,雖然有別于正常的生活節奏,但符合戲曲的獨特節奏,也就是前面所說的不需處一句帶過,要緊處大肆渲染;細膩時纖毫畢見,放縱時恣意汪洋。它可以在戲劇高潮,人物面臨生死抉擇時,拋開規定情境,出現幾十句甚至上百句的核心唱段;在出現可以充分展示演員技能的瞬間,也可以完全拋開話劇必須遵守的規定情境,專門留出時間為演員表演技藝,比如京劇《八大錘》,表現的是宋代岳飛和金兵會戰于朱仙鎮,術義子陸文龍連敗宋軍中使用雙錘的嚴正方、何元慶、岳云、狄雷四員大將。戰斗是激烈的,但舞臺表現時,卻完全不顧規定情境的制約,突然進入了另一個欣賞系統,整個武打節奏慢了下來,仿佛是電影中的慢鏡頭,纖毫畢見地展現了人物的每一個動作細節,只見陸文龍視敵人如無物,手持雙槍,瀟灑拋接,宛如雜耍,一連串的“皮猴花”、“掏腿背接”、“過五關”、“托塔”等技巧的展示,讓觀眾目不暇接,直到“十字槍花”出現,達到高潮。
戲曲的沖突高潮從內心節奏來說,在很高的節奏上運行,但外部節奏卻常常慢了下來,整個舞臺進入另一個審美系統——音樂演唱和欣賞系統,觀眾這時關注的不是人物內心節奏和外部節奏是否統一,而是進入了一種演唱的欣賞系統中。
中圖分類號:J80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044-01
作者簡介:
曹慶國(1967-),男,漢族,畢業于黑龍江省藝術學校話劇表演班,現為牡丹江市文化藝術中心戲劇部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