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瑞林 向四國 程 芬(廣東省東莞市企石醫院內二科 東莞523500)
?
布地奈德聯合胸腺肽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臨床療效
麥瑞林向四國程芬(廣東省東莞市企石醫院內二科東莞523500)
摘要:目的:觀察布地奈德聯合胸腺肽α1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中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6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聯合治療組,各34例。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布地奈德吸入的治療方式,聯合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皮下注射胸腺肽α1治療。結果:布地奈德聯合胸腺肽α1治療能顯著提高患者各項肺功能,有效提高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同時使患者的運動耐力評分明顯提高,呼吸困難情況評分顯著降低。結論:布地奈德聯合胸腺肽α1給藥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治療中較單獨布地奈德給藥效果明顯,未觀察到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作為新型臨床給藥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關鍵詞:胸腺肽布地奈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以呼吸道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的常見老年性呼吸系統疾病,因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成為全球性的老年健康難題[1]。改善臨床癥狀、減緩病程發展、提升肺功能以及預防急性發作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手段[2]。本研究前瞻性采用布地奈德聯合皮下注射胸腺肽α1的治療方式,探討二者聯合用藥治療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效果及可行性。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療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68例,患者均經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診治指南確診為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按隨機數字表法將68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聯合治療組,每組34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58~76歲,平均年齡(64.73±5.92)歲;聯合治療組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65.83±6.24)歲。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兩組均給予氧氣吸入、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單藥布地奈德吸入的治療方式,患者坐立后呼出肺內最大空氣量后吸入布地奈德(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048),每次吸入0.1mg,2次/d,每次吸入布地奈德后患者應用清水漱口,治療期為三個月。聯合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采用皮下注射胸腺肽α1的方式進行治療,每周三次1.6mg(海南雙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407)皮下注射,治療期為三個月。治療期間,密切觀察不良反應。
1.3評價指標
1.3.1肺功能指標:FEV1為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VC為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EV1/FVC為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預計值(%)為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比較患者治療前后FEV1、FEV1/FVC及FEV1/預計值(%)。肺功能指標檢測時需重復兩次,取較大值,兩次檢測結果之差應小于5%。
1.3.2血氣分析指標:PO2為動脈血氧分壓,PCO2為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比較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PCO2與PO2水平。
1.3.3運動耐力評分(6MWT):分別測定患者治療前后的6min步行距離(患者在正常狀態下平地連續行走6min的距離)。
1.3.4呼吸困難情況評分(SGRQ):包括是否有呼吸癥狀如咳嗽、氣喘等情況發生;是否有活動能力受到影響,如做家務、上樓等。心理狀態是否受到病癥影響,如焦慮、不確定感、抑郁等。分值越大表明健康情況越差。
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20.0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患者的肺功能指標、血氣指標、運動耐力及呼吸困難等級評分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結果表明,治療前聯合治療組與對照組FEV1、FEV1/FVC、FEV1/預計值(%)間并沒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各組肺功能各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P<0.05),聯合治療組FEV1、FEV1/FVC、FEV1/預計值(%)水平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肺功能指標的比較
2.2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的比較:結果表明,治療前聯合治療組與對照組PO2及PCO2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PO2及PCO2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聯合治療組PO2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PCO2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血氣分析指標的比較
2.3兩組治療前后運動耐力及呼吸困難情況評分的比較:結果表明,治療前聯合治療組與對照組的運動耐力和呼吸困難情況評分沒有顯著差異(P>0.05)。但治療后,運動耐力和呼吸困難情況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聯合治療組運動耐力評分較對照組顯著升高(P<0.05),同時呼吸困難情況評分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
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由于機體衰老后免疫功能的下降,導致有害氣體及微粒使呼吸道產生炎癥反應,而炎癥反應伴隨的肺功能降低可使病情惡化[3]。因此消除炎癥反應、提升免疫能力,使肺功能得到恢復是該病臨床治療中的關鍵,同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有效治療是預防該病急性發作的重點。在常規臨床治療中,吸入糖皮質激素藥物如布地奈德能有效抑制呼吸道炎癥反應,這也是糖皮質激素能有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論依據[4]。
胸腺肽是由胸腺上皮細胞產生的一種具有激素調節作用的細胞因子,其激素作用能有效促進T淋巴細胞生成,調節免疫細胞比例,從而能有效加強機體免疫能力[5]。有研究表明,胸腺肽α1可有效促進嗎啡處理的大鼠體內中性粒細胞的復蘇,提高自然殺傷細胞的免疫功能,令抗真菌類藥物效果顯著增強。另外,在對腫瘤化療患者的應用中發現,胸腺肽α1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細胞免疫能力,在臨床中的治療效果得到了肯定。
本研究結果表明,布地奈德聯合胸腺肽α1治療較單獨布地奈德給藥治療明顯提高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的FEV1、FEV1/FVC及FEV1/預計值的水平,顯著提高肺功能水平。在血氣分析指標中,可以提高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同時減少呼吸困難,提升患者的運動耐力。在治療過程中,通過吸入布地奈德抑制呼吸道的炎癥反應,有效阻止了病情的發展,胸腺肽在治療中的介入有效提高了細胞免疫能力,使機體免疫系統及功能得到恢復,從而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減輕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聯合胸腺肽給藥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治療中較單獨布地奈德給藥效果明顯,未觀察到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作為新型臨床給藥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張淑紅,呂燕.布地奈德聯合噻托溴銨治療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療效觀察[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1,33(5):481-483.
[2]葉青,張立波,范榮梅,等.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聯合噻托溴銨對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4,7(3):45-48.
[3]柳濤,蔡柏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訂版)介紹[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2,11 (1):1-12.
[4]陳靜波,胡華元,張壽山.布地奈德聯合氨茶堿治療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觀察[J].醫學綜述,2013,19(9):1701-1702.
[5]趙萌.胸腺肽α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療效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6(1):5-6.
Clinical effect of budesonide combined with thymosinin patients on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ai Ruilin Xiang Siguo Cheng Fen(Department of the second internal Medicine,Qishi Hospital of Dongguan.Dongguan,5235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budesonide combined with thymosinα1inpatients on stable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thod:68 patients with stable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inhaled budesonid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patients of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thymosin α1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The treatment of budesonide combined with thymosinα1 could increase the indicators of lung function,raised the level of PO2,and reduced the level of PCO2. Meanwhile,the combination therapy increased the scores ofpatients' motor endurance,reduced the scores of dyspnea. Conclusions:The effect of budesonide combined with thymosin α1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solo inhalation of budesonide in the stable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nd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ere not observed. Therefore,the way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as feasible.
Key words:Thymosin Budesonid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6-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