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煦(成都市金牛區荷花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成都 610000)
?
淺析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及其對策
王煦(成都市金牛區荷花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藥物臨床應用中常見的問題及其應對方法,促進藥物合理應用。方法:依據參考文獻,結合臨床實際用藥,從抗菌藥物用藥現狀、不合理用藥因素、濫用抗菌藥物的嚴重后果以及對策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結果: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廣泛存在,不合理用藥的因素包括社會、醫務工作者和患者,解決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需要各個部門共同參與,制定規則制度,提高居民合理用藥意識。結論:社會各界對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重視,制定改進措施,提高醫生和患者的正確用藥意識,可保障用藥安全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耐藥性合理應用
隨著社會發展,人民對用藥安全、有效、合理的關注度不斷升高,特別是近年來關于抗菌藥的不合理應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自抗菌藥物成功應用于臨床,各類藥物便層出不窮,在控制各類感染中作用巨大,抗菌藥物的預防性用藥、超范圍大劑量等不合理應用隨之而來,主要表現為無感染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療效不佳不及時換藥或頻繁換藥、局部使用應當全身應用的廣譜抗菌藥物、給藥劑量不當、用藥療程不當等方面。抗菌藥物的濫用不僅會產生耐藥性,還會讓患者的住院費用增加,造成社會資源極大浪費。本文對抗菌藥物不合理用藥的現狀、引起的因素及對策進行探討,以減少不合理用藥。
我國是抗菌藥物應用大國,在醫院用藥量排名前10位的藥品中,抗菌藥物占2~6個。李廣瑞等2012年通過計算某院抗菌藥物的比例,發現抗菌藥物占全年藥品購入總金額的21.36%,為各系統藥品購入金額的第一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累計DDDs占全部抗菌藥物的79.54%,是臨床使用抗菌藥物的主要類型。吳林等通過統計該院一年抗菌藥的用藥金額和用藥頻度,并對同期臨床送檢標本進行細菌培養鑒定及藥敏實驗,分析該院抗菌藥應用和臨床主要致病菌耐藥情況,結果一年中該院頭孢菌素的消費金額始終居各類抗菌藥首位,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臨床分離率逐年增加,大腸埃希菌在主要致病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表明細菌耐藥情況比較嚴重。
目前,影響抗菌藥物不合理用藥的因素包括社會、醫務工作者、患者、藥物等,上述幾種因素也可能同時存在。
2.1社會因素:我國醫療衛生管理體系尚不健全,缺乏藥物在生產、流通、應用過程中的監管措施。生產抗菌藥物的廠家眾多,惡性競爭,銷售企業缺乏規范性,藥廠、醫藥公司、醫藥代表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通過各種非法手段推銷各自的產品,加重了抗菌藥物濫用。同時,患者能輕易購買抗菌藥物,導致抗菌藥物市場較為混亂。另外,藥品廣告缺乏規范管理,可引發誤導,造成抗生素應用不合理。
2.2醫務工作者:抗菌藥物在臨床應用中存在醫務人員專業知識結構缺陷,藥劑人員沒有參與抗菌藥物使用指導及醫院缺乏有效監管措施等問題;抗生素濫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醫生開具處方時隨意用藥,在以藥養醫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2.3患者:目前較多患者認為抗菌藥物是萬能藥,家里自備該類藥物,感冒或疼痛時習慣性使用抗生素,這是常見現象。患者在使用抗菌藥物過程中,還存在以下錯誤的做法:習慣用藥和盲目用藥,第一次與此相似的癥狀醫生使用某種抗菌藥物治好,第二次有相同癥狀便自己購買同樣抗生素進行治療;不按時按量服藥,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改變藥物的用量;或者在沒有正確理解服藥要求的情況下,隨意服藥。
3.1引起細菌耐藥:濫用抗菌藥物是引起耐藥的首要原因。抗菌藥物的使用會使細菌為了生存不斷進化,從而誘導產生耐藥性強的超級細菌,在遇到細菌或者病毒感染時一般的抗菌藥物不能起到治療作用,必須使用更新更強的抗生素。
3.2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研究表明,大多數抗菌藥物安全性良好,但仍然有一些抗菌藥物伴有不良反應,有的甚至致命。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肝腎功能損害、神經損害、心臟損害、藥物熱等。
3.3二重感染:二重感染又稱重復感染,指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機生長繁殖,產生新的感染的現象。在正常機體內,寄生在人體的菌群相互拮抗維持平衡,但若長期使用抗菌藥會使體內菌群改變,有時能抑制某種致病菌的無害菌群被抑殺,便會引發新的感染,使病情復雜化,更難被治愈。
3.4增加患者經濟壓力:抗菌藥物的使用還對患者治療成本產生一定的影響。楊莉等采用二階段抽樣,抽取我國5個地區10家醫院使用過抗菌藥物的病歷共1000份。分別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和Logistic模型評價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對住院費用的影響和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危險因素。結果發現在控制了其他影響因素后,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者的住院費用是合理使用者的1.55倍(P<0.01)。
目前在國內,抗菌藥物濫用問題依然嚴重,影響著我國現有醫療制度改革。但是,由于抗菌藥物濫用的規制以及改革涉及到企業、政府、醫療機構等各個方面,在短期內無法妥善解決。但是,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包括抗菌藥物使用流程、藥師從醫資格的認定以及醫藥衛生制度的完善,我國抗菌藥物濫用的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政府、醫療機構及媒體不斷宣傳抗生素濫用危害,使每個人都能了解濫用抗菌藥物的危害,從而學會正確使用抗菌藥物。
參考文獻
[1]張宗久.加強藥事與臨床用藥監管,促進藥物合理應用[J].中國藥房,2005,16(9):645-648.
[2]李廣瑞.某二甲醫院抗菌藥物超說明書用藥情況調查與分析[D].山東大學藥學院,2014.
[3]吳琳,穆利萍,盧健.2009~2011年我院抗菌藥應用與細菌耐藥分析[J].中國藥師,2013,16(1):125-127.
[4]張麗峽.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病例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5):127-128.
[5]曹新民,李禎,任前.抗生素濫用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3):162-163.
·藥事管理·
中圖分類號:R96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6-01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