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茹(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麻醉科 福州 350001)
?
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在小兒腹腔鏡疝環結扎術中的應用效果
鄭燕茹(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麻醉科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觀察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在小兒腹腔鏡疝環結扎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78例行腹腔鏡疝環結扎術治療的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n=38)和研究組(n=40),對照組給予輸注丙泊酚聯合吸入七氟烷麻醉,研究組給予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比較兩組患兒麻醉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麻醉誘導成功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麻醉前后SBP差值、麻醉前后DBP差值、麻醉前后HR差值、呼吸困難發生率、躁動發生率、低氧血癥發生率均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應用于小兒腹腔鏡疝環結扎術,患兒圍手術期間生命體征平穩,取得較好麻醉效果,患兒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瑞芬太尼丙泊酚腹腔鏡疝環結扎術小兒
疝是普外科常見的臨床疾病之一,多發于兒童,自愈率較低[1]。兒童腹股溝疝若未合并其他并發癥均給予手術治療,隨著顯微外科手術的發展,腹腔鏡疝環結扎術在小兒腹股溝疝治療中得到了推廣,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瑞芬太尼是一種短效能受體激動藥,起效較快,臨床副作用較少,劑量相對易控制,代謝快,它是一種新型麻醉鎮痛藥應用于臨床外科手術治療[2]。本研究旨在分析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在小兒腹腔鏡疝環結扎術中的麻醉效果,現總結研究結果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鏡疝環結扎術治療的患兒78例,入選患兒均符合以下入選標準:①年齡2~13歲,平均年齡(6.24±3.35)歲;②臨床診斷符合腹股溝疝的診斷標準;③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為Ⅰ~Ⅱ級;④排除巨大疝、滑疝、嵌頓疝、全身感染性疾病及心肝腎功能受損者;⑤所有患兒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入選的78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38例,男性33例,女性5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5.91±2.93)歲,其中腹股溝斜疝30例,交通性積液8例;雙側疝3例,右側疝15例,左側疝20例。研究組40例,男性36例,女性4例,年齡2~13歲,平均年齡(6.37±3.09)歲,其中腹股溝斜疝31例,交通性積液9例;雙側疝5例,右側疝14例,左側疝21例。兩組患兒年齡組成、性別比例及疝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采取靜脈靶控輸注方式麻醉兩組患兒,術前常規做好禁飲禁食準備,麻醉前給予面罩吸氧,密切監測患兒血壓(BP)、心率(HR)和血氧飽和度(SpO2)。麻醉誘導過程,對照組采用靜脈輸注泵經上肢靜脈輸注丙泊酚(2mg/kg),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輸注瑞芬太尼(6μg/kg),兩組患兒待意識消失后,以阿曲庫銨(0.6mg/kg)靜注,并輔助完成插管。術中麻醉維持過程,研究組繼續靶控輸注丙泊酚(血漿濃度3mg/L)和瑞芬太尼(血漿濃度7μg/L),對照組靶控輸注丙泊酚(血漿濃度3mg/L),并吸入七氟烷(2%),手術過程中出現躁動者給予靜注丙泊酚(0.5mg/kg/次)處理,麻醉過程中兩組患兒常規行靜注新斯的明-阿托品合劑(1mg∶0.5mg)拮抗殘余肌松反應。呼吸常規參數設置為:Vt(8~12mL/kg),f(20次/min),I∶E(1∶2)。并參照PETCO2及氣道壓力對潮氣量進行必要的調整,手術結束時停止用藥。
1.3觀察指標:由專門負責人員觀察并記錄麻醉誘導成功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麻醉前后收縮壓(SBP)、麻醉前后舒張壓(DBP)、麻醉前后心率(HR)及呼吸困難、躁動、低氧血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表示采用均數±標準差(±s),采用t檢驗,采用X2檢驗進行計數資料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麻醉效果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麻醉誘導成功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麻醉前后SBP差值、麻醉前后DBP差值、麻醉前后HR差值、呼吸困難發生率、躁動發生率、低氧血癥發生率均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表兩組患兒麻醉效果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s),n(%)]

表兩組患兒麻醉效果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s),n(%)]
指標 對照組(n=38)研究組(n=40) t/X2P麻醉誘導成功時間(min)自主呼吸恢復時間(min)蘇醒時間(min)麻醉前后SBP差值(mmHg)麻醉前后DBP差值(mmHg)麻醉前后HR差值(次/min)呼吸困難發生率(%)躁動發生率(%)低氧血癥發生率(%)5.28±1.34 16.35±3.42 19.30±5.52 12.06±2.54 5.03±1.06 17.35±4.16 9(23.68)15(39.47)8(21.05)1.46±0.86 7.04±2.21 10.15±2.83 7.08±1.15 2.15±0.79 6.20±0.83 3(7.50)7(17.50)2(5.00)15.061 14.352 9.280 11.249 13.652 16.613 3.924 4.652 4.493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腹腔鏡在小兒外科手術中應用廣泛,手術損傷小,術后恢復較好。但小兒組織器官發育相對不夠成熟,代謝功能較差,臨床麻醉風險大[3]。因此,選擇合理有效的麻醉藥物和方法在小兒外科手術中顯得尤為重要。丙泊酚是臨床常見的麻醉藥物之一,起效較快、維持時間短、鎮靜作用好,患者麻醉蘇醒后心情愉悅,惡心和嘔吐發生率較低,但鎮痛作用相對較差[4]。瑞芬太尼是應用于臨床麻醉的短效鎮痛藥,在麻醉誘導和麻醉維持中鎮痛效果較好,具有藥物起效快、消除速度快、對呼吸循環系統影響較小、沒有藥物體內蓄積等特點,有益于手術耐受[5]。研究發現,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誘導成功后對氣管插管時的心血管反應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提高預期麻醉效果,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6~7]。本研究結果顯示,與丙泊酚復合吸入七氟烷麻醉方式比較,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患兒麻醉誘導成功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麻醉前后SBP差值、麻醉前后DBP差值、麻醉前后HR差值、呼吸困難發生率、躁動發生率、低氧血癥發生率均明顯降低,進一步說明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應用于小兒腹腔鏡疝環結扎術中的優勢。
總之,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應用于小兒腹腔鏡疝環結扎術,患兒圍手術期間生命體征平穩,取得較好麻醉效果,患兒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羅鵬,曾憲良,林文,等.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小兒腹股溝疝的臨床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3,18(10):754-757.
[2]楊清存,任柏林,馮艷平.靶控輸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靜脈麻醉用于上腹部手術效果比較[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12):1212-1214.
[3]薛海霞,崔曉麗,周宛建.靜吸復合麻醉在小兒腹腔鏡疝高位結扎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62-63.
[4]田豐,何卓文,劉東輝,等.小兒腹腔鏡疝環結扎術中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的臨床觀察[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0,15 (10):790-791.
[5]趙柏松,孟凌新,陳宏志,等.丙泊酚-瑞芬太尼合劑用于小兒無肌松氣管插管的可行性[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11):1018-1020.
[6]周幼珍,何妹儀,李麗,等.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小兒腹腔鏡疝環結扎術的臨床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 (13):2427-2429.
[7]江婷婷,賈洪峰.丙泊酚及七氟烷用于小兒腹腔鏡下疝囊環扎術的比較[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23(12):1454-1455.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6-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