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強 潘 瑋 林 峰(廣東省信宜市人民醫院口腔科 信宜525300)
?
不同根管充填藥物治療牙髓牙周聯合病變臨床療效分析
陳強潘瑋林峰(廣東省信宜市人民醫院口腔科信宜525300)
摘要:目的:分析牙髓牙周聯合病變行不同根管充填藥物醫治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牙髓牙周聯合病變92例患者臨床資料予以回顧性分析,按照治療時所用的不同根管充填藥物分成成兩組,將行碘仿+氧化鋅丁香油糊劑充填4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將行鹽酸米諾環素+氫氧化鈣糊劑充填52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對兩組疼痛狀況與各項檢測指標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在兩組治療后VAS評分和治療第4wPLI、BOP、PD、AL值均改善基礎上,改善幅度更顯著(P<0.05)。結論:牙髓牙周聯合病變行鹽酸米諾環素+氫氧化鈣糊劑充填根管治療的效果顯著,能夠減輕患者疼痛,并促進各項檢測指標優化,可應用于臨床。
關鍵詞:牙髓牙周病變根管充填藥物
牙髓牙周聯合病變為多數患者失牙原因之一,是毒素與細菌經牙髓牙周間交通途徑相互滲透引發的病變,臨床一般采用根管醫治術和牙周治療結合方式,效果顯著[1,2]。本研究對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選定的牙髓牙周聯合病變92例患者分別行不同根管充填藥物治療效果予以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最佳根管充填藥物,現作如下報道: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牙髓牙周聯合病變92例(132顆患牙)患者臨床資料予以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治療時所用的不同根管充填藥物分成對照組(40例,58顆患牙)和觀察組(52例,74顆患牙),對照組男女比例22∶18,年齡32~70歲,平均年齡(50.25±1.08)歲,患牙部位:6例前牙,18例前磨牙,34例中磨牙;觀察組男女比例28∶24,年齡32~71歲,平均年齡(50.27±1.10)歲,患牙部位:10例前牙,24例前磨牙,40例中磨牙;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兩組均于患牙的病變程度確定和對牙周情況進行評估后服用抗生素,并對患牙予以常規根管、開髓準備,借助過氧化氫與生理鹽水蕩洗,吸干后于根管內置入碘仿,封閉,封藥10d后患者自覺癥狀消退,給予根管充填準備。對照組行碘仿+氧化鋅丁香油糊劑充填治療,以1∶5比例進行調合充填,觀察組行派麗奧(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氫氧化鈣糊劑充填治療,以1∶3比例進行調合充填,兩組均配合牙膠尖,對牙周進行治療,如齦下采取刮治法,齦上采取潔治法,并借助生理鹽水與過氧化氫對牙周袋予以交替反復沖洗,定期復查。
1.3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參照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定患者疼痛狀況,分數為0~10分,得分和患者牙齒疼痛程度成正比[3]。比較兩組治療第1w、4w檢測指標值,包括菌斑指數(PLI)、探診出血指數(BOP)、牙周袋深度(PD)、牙周附著水平(AL)。
1.4統計學方法:數據用SPSS22.0軟件分析,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t行組間、組內比較;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X2行組間比較,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對比:治療后,兩組VAS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觀察組改善效果比對照組優(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對比(±s,分)
注:組間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n) 治療前 治療后 aP(t)對照組 40 7.22±1.52 7.34±1.18a -觀察組 52 5.63±1.02 6.30±0.80ab <0.05(5.4048)
2.2兩組治療第1w、4w檢測指標對比:治療第4w,兩組PLI、BOP、PD與AL值均較治療第1w顯著改善,觀察組改善效果均比對照組優(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第1w、4w檢測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治療第1w、4w檢測指標對比(±s)
注:組間比較,aP<0.05。
組別(n=例數) 時間 PLI(/) BOP(/) PD(mm) AL(mm)對照組(n=40)觀察組(n=52)aP t治療第1w治療第4w治療第1w治療第4w 1.62±0.60 1.10±0.53a1.63±0.64 0.82±0.45a<0.05 2.7378 4.48±1.06 2.35±1.02a4.46±1.07 1.65±0.86a<0.05 3.5685 4.40±0.80 3.35±0.60a4.42±0.78 2.80±0.62a<0.05 4.2773 4.35±0.90 3.30±0.83a4.36±0.92 2.64±0.75a<0.05 3.9943
牙髓牙周聯合病變為口腔科一種常見疾病,具有病變感染范圍廣、反復發作與程度重等特點,易造成患者失牙。近年來,伴隨人們生活質量改善,此類病變成為臨床醫師關注焦點[4,5]。為尋求牙髓牙周聯合病變治療有效根管充填藥物,本研究分析對比行碘仿+氧化鋅丁香油糊劑充填治療對照組與行鹽酸米諾環素+氫氧化鈣糊劑充填治療觀察組疼痛狀況與各項檢測指標。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VAS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觀察組治療后(6.30±0.80)分比對照組(7.34±1.18)分優,表明牙髓牙周聯合病變行鹽酸米諾環素+氫氧化鈣糊劑充填根管治療有利于緩解牙齒疼痛癥狀。分析原因可能為:鹽酸米諾環素屬于一種殺菌劑,能夠有效抑制厭氧菌;派麗奧軟膏為緩釋劑,能夠緩慢釋放藥劑,長時間于局部維持抑菌、殺菌溶度,將其放在牙周袋內能夠對上皮細胞朝根方沿著根面移動具有抑制作用,取得顯著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疼痛。
結果顯示:治療第4w,兩組PLI、BOP、PD與AL值均較治療第1w顯著改善,觀察組治療第4wPLI(0.82±0.45)比對照組(1.10±0.53)優,PD(2.80±0.62)比對照組(3.35±0.60)優,表明牙髓牙周聯合病變行鹽酸米諾環素+氫氧化鈣糊劑充填根管治療具有顯著效果,可減少菌斑與探診出血指數,且降低牙周袋深度和牙周附著水平,促進患者康復。分析原因可能為:氫氧化鈣為口腔科一種常用類藥劑,堿性較強,能夠有效清除根管內導致感染的致病菌與微生物等,加速分解壞死牙髓組織,并促進牙槽骨、牙骨質與牙本質等形成和再生,使根尖周區域肉芽組織得以纖維化,其和鹽酸米諾環素配合使用具有強效殺菌抑菌與消毒抗炎作用,促進各項檢測指標優化[6]。受外部環境和樣本例數等因素制約,關于牙髓牙周聯合病變行鹽酸米諾環素+氫氧化鈣糊劑充填根管治療后臨床癥狀和咀嚼功能改善情況,有待研究。
綜上所述,牙髓牙周聯合病變行鹽酸米諾環素+氫氧化鈣糊劑充填根管治療較行碘仿+氧化鋅丁香油糊劑充填治療效果更佳,能夠顯著緩解患者疼痛癥狀,減少菌斑與探診出血指數,降低牙周袋深度和牙周附著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閆福華.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的規范化診療[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4,49(3):133-137.
[2]吳海林,俞少杰,吳風華.牙周牙髓聯合病變與牙周感染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10):1017-1019.
[3]梁鳳林.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療術后臨床療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2):119-121.
[4]張慧.41例牙髓牙周聯合病變的治療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0):2333-2334.
[5]陳文.牙髓牙周聯合病變綜合治療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5):125-126.
[6]郭佳杰,仇麗鴻.氫氧化鈣在根管消毒中的作用機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3,6(9):558-563.
中圖分類號:R781.0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6-01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