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林 曾旭鈞 李橋輝(河源市婦幼保健院藥劑科河源517000)
?
肺炎克雷伯菌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陳果林曾旭鈞李橋輝(河源市婦幼保健院藥劑科河源5170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臨床分離菌株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和耐藥性特點。方法:回顧性研究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送檢標本中分離出的830株肺炎克雷伯菌,分析5年期間的時間分布、標本分布和科室分布的特點,并對其藥敏試驗進行統計分析。結果:①2011~2015年一共檢測出830株肺炎克雷伯菌,占比分別為14.0%、15.4%、18.9%、22.4%、29.3%。②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在痰液標本上,占比為60%;在科室分布上主要分布在兒科住院部,占比為20.8%。③2011~2015年,肺炎克雷伯菌對16種抗菌藥物耐藥率呈上升趨勢,第四代頭孢菌素、頭霉素類、氨曲南和環丙沙星的耐藥率呈下降趨勢,其中頭孢西丁和氨曲南的耐藥率下降明顯。結論:隨著廣譜β-內酰胺類及碳青霉烯類藥物的廣泛應用,細菌對其耐藥性呈蔓延趨勢,肺炎克雷伯菌對其耐藥率上升;我院停用或未使用過的頭霉素類、氨曲南和環丙沙星,耐藥率逐年下降。因此,應嚴格控制廣譜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的使用,醫院可根據耐藥率變化,考慮兩年左右交替選用耐藥率低的抗菌藥物。
關鍵詞:肺炎克雷伯菌臨床分布特點耐藥性
肺炎克雷伯菌屬于醫院感染常見的一種腸桿菌,是導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膽道感染、傷口感染等院內感染的主要病菌[1]。現如今,隨著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不斷加強,對臨床常見的多藥耐藥肺炎克雷伯菌的抗感染治療越來越困難。在本文中主要通過對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標本的檢測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其臨床分布和耐藥性的特點。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臨床送檢的肺炎克雷伯菌標本作為研究對象,一共830株。
1.2細菌分離和藥敏實驗: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的要點進行細菌培養[2],采用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器對細菌進行鑒定,使用K-B法開展藥敏實驗,藥品實驗的判斷標準參考CLSI2012年的標準。質控菌株為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1.3ESBLs檢測:參考NCCLS制定的標準進行ESBLs檢測。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耐藥率的對比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分布特點

表1 2011~2015年肺炎克雷伯菌的臨床分布特點n(%)
2011~2015年一共檢測出830株肺炎克雷伯菌,占比分別為14.0%、15.4%、18.9%、22.4%、29.3%。

表2 肺炎克雷伯菌在臨床標本的分布特點n(%)
2011~2015年,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在痰液標本上,占比為60%。

表3 肺炎克雷伯菌臨床標本在科室的分布特點n(%)
2011~2015年,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在兒科住院部,占比為20.8%。
2.2耐藥率變化情況

表4 肺炎克雷伯菌耐藥率變化情況(%)
2011~2015年,肺炎克雷伯菌對16種抗菌藥物耐藥率呈上升趨勢,我院停用或未使用過的抗生素,如第四代頭孢菌素、頭霉素類、氨曲南和環丙沙星的耐藥率呈下降趨勢,其中頭孢西丁和氨曲南的耐藥率下降明顯。
肺炎克雷伯菌屬于革蘭陰性桿菌,是人體內腸道正常菌群,也是醫院獲得性感染重要的機會致病菌,常引起肺炎、尿路系感染、創面感染、敗血癥等[3],具有較高的死亡率。根據報道[4],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發病率正在不斷上升。本研究顯示,我院肺炎克雷伯菌分離率逐年增加,這與各科室送檢的標本量增加有一定的關系。本研究中,肺炎克雷伯菌在痰液標本中檢出率最高,科室分布來源以兒科住院部最多,其次是婦科住院部和新生兒科住院部,這3個科室占所有標本來源的49.1%,兒科與新生兒科肺部感染患者較多,婦科泌尿系感染患者居多,是肺炎克雷伯菌分離率較高的主要原因。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地區、不同醫院有不同的耐藥率。隨著廣譜β-內酰胺類及碳青霉烯類藥物的廣泛應用,本院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已經很嚴重,除在我院停用或未使用過的第四代頭孢菌素、頭霉素類、氨曲南和環丙沙星外,對其余20多種抗菌藥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藥,對16種抗菌藥物耐藥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肺炎克雷伯菌屬于ESBLs代表菌種,通過ESBLs可以對內酰胺類抗生素β-內酰胺環進行水解,從而促使其凋亡[5]。目前,第三代頭孢菌素在醫院抗感染治療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同時產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檢出率正在不斷上升。臨床應根據藥敏試驗結果有選擇性地使用抗菌藥物,提高治療的針對性[6,7],尤其是該菌株對頭孢菌類及青霉素類等藥物的耐藥性極強,應嚴格控制抗菌藥物的使用。
面對日益嚴重的細菌耐藥,合理使用抗菌藥和控制細菌耐藥至關重要,實驗室應加強對細菌的分布及耐藥性的動態監測,臨床應根據實驗室的監測結果合理選擇抗生素。根據我院藥敏試驗結果提示,對肺炎克雷伯菌耐藥率下降的藥物均是我院以前停用或未在我院使用過,建議醫院可以兩年為周期,交替選用耐藥率低的抗菌藥物。
參考文獻
[1]周蓉,朱衛民,黃文祥,等.855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3,38(5):363-369.
[2]崔暢,朱衛民,唐小紅,等.2010-2013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臨床及耐藥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5,40(5):372-376,381.
[3]劉錫光,何曉青,洪秀華,等.現代診斷微生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19.
[4]王云,黃升海,吳璇,等.呼吸道合胞病毒合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所致肺炎與TLR4-NF-κB信號通路關系的初步研究[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5,50(9):1252-1258.
[5]楊曉燕,馮亞群,張寶瑞,等.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臨床分布及其ESBLs介導耐藥的特征[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18):3411-3413.
[6]房帥,高微.肺炎克雷伯菌217株耐藥性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4(12):2918-2919.
[7]陳淑云,陳激楊,南志敏,等.肺炎克雷伯菌產ESBLs耐藥的監測與分析[J].武警醫學,2012,23(5):436-437.
中圖分類號:R44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6-01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