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迎歡
?
時代先鋒 后世楷模
——快板書大師李潤杰
文|郭迎歡
藝術大師,是一個令人敬畏的稱號。是某一個藝術領域當中的旗幟和引領者,是以創新為己任,是耗費畢生精力而最終獲得成功并對當時社會和后世有巨大影響力的藝術家。
李潤杰先生堪稱中國曲藝界的——快板書藝術大師。因為他是曲藝改革家,他在數來寶的基礎上改革創立了快板書這門藝術,并使其成為一個時代中最具活力的曲藝藝術品種之一;他是曲藝作家,為曲藝文學寶庫留下了一篇篇傳世佳作;他是曲藝教育家,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星羅棋布,遍布大江南北,唱響時代主旋律。
他勇于擔當,不負時代所賦予的使命和責任:
李潤杰解放前出身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少年時在流浪行乞中學會了數來寶,后又拜師學說評書和相聲。他曾在東北、唐山、西安、天津等地賣藝謀生,深受舊社會的壓迫和欺凌。1949年1月,解放后的天津一派生機勃勃。數來寶這門兒舊社會的街頭討飯的生意已經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只有跟上新時代的步伐,才能為人民群眾服務。只會認幾個字的李潤杰克服重重困難大膽地對數來寶進行改革和創新。他在數來寶數句的基礎上吸收了評書、相聲、西河大鼓等姊妹藝術特長,嘗試創作了第一個作品《隱身草》,一經推出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緊接著《抗洪凱歌》《贊三軍》《風雨行》《立井架》等一篇篇佳作陸續問世。李潤杰完成了創立快板書這門新曲種的使命,快板書擔當起了謳歌偉大時代的責任,成為了曲山藝海中的先鋒藝術。
他扎根人民,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創作源泉和營養:

李潤杰先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演出照

快板書是口頭藝術,必須通俗易懂。如何創作出既生動活潑又有高藝術水準的作品呢?只有扎根人民向人民群眾學習。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抗洪凱歌》就是李潤杰先生在抗洪大堤上完成的。1963年,天津發大水。李潤杰參加抗洪搶險工作,他戰斗在獨流減河大堤上,切身體會到了人定勝天的真理,親眼看到了黨政軍民幾十萬大軍日夜奮戰,將洪流順利引進渤海的場景。正是有了親身感受他才寫出了解放軍大閘搶險撈麻的生動場面。李潤杰兩次赴福建前線慰問,跟戰士們吃住在一起,創作出了《金門宴》《夜襲金門島》。赴云、貴、川走進深山老林演出創作出了《紅太陽照進苦聰家》《千錘百煉》。赴大慶采風創作出了《立井架》《油海長虹》。赴天津機車車輛廠體驗生活創作出了《英雄榜》……這些作品之所以影響深遠至今傳唱不衰,就是因為李潤杰先生扎根于人民群眾,深扎現實生活,從而激發了創作的動力和靈感。
這樣精煉、準確、高超的藝術語言源自李潤杰先生對作品精益求精的追求,源于他對觀眾認真負責的創作態度。

李潤杰先生赴大慶慰問演出
他無愧于時代的呼喚,創作表演精益求精:
“剛入伍的戰士叫新兵,入伍一年叫老兵,老兵能把新兵帶,帶出來的新兵成了老兵”,這是快板書《千錘百煉》的開篇。李潤杰先生以繞口令的形式,用了短短的四句話,就把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英雄輩出、永葆青春的形象生動地立在了觀眾面前。這樣精煉、準確、高超的藝術語言源自李潤杰先生對作品精益求精的追求,源于他對觀眾認真負責的創作態度。他的作品選題一般是“以小見大”,給人以深層的啟示。突出“書膽”的英雄人物、曲折而充滿懸念的故事內容、幽默趣味的“包袱笑料”、調動觀眾情緒的調度,這些創作常用的基本法則,讓他總結成了“有人兒、有事兒、有勁兒、有趣兒”的“四有”綱領。他的演唱吐字清晰有力、聲音渾厚洪亮、韻調起伏悠揚、配合竹板變化多端的板式節奏,再加上身段、表情、眼神、人物的塑造惟妙惟肖,達到了堪稱完美的藝術境界。正是源于對人物塑造的精益求精,“雙槍老太婆、老勁爺、王若飛、王進喜”等一個個英雄形象才能鮮活地印入觀眾的腦海。正如周恩來總理在欣賞完《千錘百煉》后接見李潤杰的一句精準評價:“李潤杰同志,你就是馬云龍!”
他崇德尚藝,讓快板書藝術之花開遍神州大地。
李潤杰不僅是改革家、作家、表演藝術家,還是一位曲藝教育家。培養快板書演員、傳播快板書藝術、讓快板書發揮文藝輕騎兵的先鋒作用,是他畢生的追求。他曾經多次在天津工人文化宮舉辦快板書藝術培訓班,義務為部隊文工團和地方文藝團體授課,他的入室弟子遍布全國,均成為當地的主力演員。在傳統藝術受到冷落的今天,快板書藝術依然綻放著美麗的色彩。前不久,中國曲藝家協會在李潤杰的家鄉天津武清區舉辦了“武清?李潤杰杯”第二屆全國快板書大賽。在大賽的舞臺上,我們看到了很多優秀的青年快板書演員,他們自信地站在舞臺上繼承了李潤杰先生的藝術。更讓我們欣喜的是,來自廣東、云南、江西等省市少數民族的孩子們也來參賽,加入到了快板書的表演和學習的隊伍中,而且水平還很高。這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傳承自有后來人。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作品、偉大的作品產生離不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氛圍。”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座談會上為我們指明了新時期文藝創作的方向。我們將沿著前輩的足跡,大力弘揚文藝工作者“愛國,為民,崇德,尚藝”的崇高精神,努力創作出無愧于時代與人民的優秀文藝作品。
(責任編輯/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