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將是下一個具有革命性意義的互聯網趨勢的核心,在與旅游行業的深度合作方面,VR技術將有很大的想象空間,為旅游行業帶來了新的營銷整合模式。
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2016年,一度被稱為“VR元年”。
從1935年斯坦利·溫鮑姆首次在小說中描述VR眼鏡,到如今PC頭盔、VR分體機以及VR一體機的相繼問世,VR自身已從虛擬走向現實。當硬件迭代逐步穩定,作為增加用戶黏性及用戶吸引力的核心力量,各類VR內容便開始發力,“VR+旅游”應運而生。
日前,市場研究公司SuperData發布報告稱,到2020年,全球VR市場年收入將達到400億美元;而在2018年,VR軟件市場收入份額約為48億美元,其中VR軟件在旅游業中的收入為2.4億美元,占比5%。曾有業內人士表示,體驗營銷將加速VR旅游產業發展,VR旅游在發展初期將表現在旅游產品VR視頻營銷、VR實景娛樂等方面。
多公司布局VR旅游
VR由美國VPL公司創建人拉尼爾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其具體內涵是綜合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和各種現實及控制等接口設備,在計算機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中提供沉浸感覺的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的技術,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
VR技術可廣泛地應用于城市規劃、室內設計、工業仿真、古跡復原、橋梁道路設計、房地產銷售、旅游教學、水利電力、地質災害、教育培訓等眾多領域,為其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自2015年12月截至目前,融資已超過千萬元的代表型VR/AR內容公司就有7家,分別是:贊那度,“旅行VR”APP開發商;蘭亭數字,VR電影開發商;北京叮當貓科技有限公司,VR游戲開發商;北京時光機虛擬現實(TVR)公司,VR游戲開發商;融智訊達,VR直播的拍攝設備和分享平臺;Penrose Studio,VR影片制造商;Dream Master,地產及家居領域VR場景應用項目。這七家公司涉及VR旅游、VR電影、VR游戲、VR直播、VR房地產等諸多領域,可以看出,從VR獨特的內容模式切入,其擴展與商業化領域潛力巨大。
除了游戲之外,“VR+旅游”是離我們最近能體驗到的VR形式,目前來看也是最容易實現的。
清明小長假前,首都博物館已經推出VR觀展模式,游客通過佩戴VR頭盔可以近距離走進商代婦好墓,切身感受考古、挖掘、整理的全過程。
不久前,暴風科技宣布與澳大利亞旅游局正式啟動戰略合作,雙方宣布達成全球范圍內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暴風科技集團副總裁李媛萍表示,暴風全媒體平臺將上線全景的澳旅風光VR視頻,對澳旅的VR視頻進行全平臺傳播,線下暴風為澳旅門店提供VR產品支持,量身定制暴風魔鏡4與紙魔鏡,讓全球用戶在選擇旅游目的地前,即可通過官網及門店體驗澳旅人文風情、旅游美景等。
國內住宿業集團也紛紛布局VR旅游,如首旅酒店旗下的如家,藝龍、空空旅行等。據了解,如家酒店集團日前在如家精選酒店內落地“VR+旅行”視頻體驗。消費者入住后即可通過VR眼鏡觀看視頻,及時體驗當地人文和風景。
去年底,贊那度宣布推出中國第一個旅行VR App,用于讓用戶對旅游目的地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且同時發布了行業內首部VR旅行短片《夢之旅行》。
萬豪國際最近也推出了“絕妙的旅行”主題活動,在酒店里設立“傳送點”,內置 Oculus Rift 頭盔。體驗者會覺得自己站在一個球幕電影中,四周360度無死角,甚至你的頭頂、腳下都是影像。置身其中可以體驗到在海邊散步的感覺,包括微風、水霧、海浪聲等,都能通過配套設備展現。
在國外,像Thomas Cook、Qantas Airways和加拿大的Destination BC,這些旅游公司目前都已經有成熟的VR旅行視頻播出。
“VR+旅游”的未來
關于“VR+旅游”的未來,暴風科技集團副總裁李媛萍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VR將是下一個具有革命性意義的互聯網趨勢的核心,在與旅游行業的深度合作方面,VR技術將有很大的想象空間,為旅游行業帶來了新的營銷整合模式。
相關人士表示,VR領域不僅會誕生下一個BAT級別的巨頭,更能孕育出一個全新的交互時代,就像觸屏手機替換按鍵手機一樣。而VR與體感、5D等技術的全面融合將使其有更豐富的應用場景,旅游也許只是VR走向實際應用的第一步。
“以前,互聯網上對景點的描述無非是幾張照片、幾段文字,沒維度、沒熱度,很沒意思。現在不僅可以提前利用VR技術確定旅游路線選擇,還可以觀看到很多以前無法近距離觀看的歷史文物古跡,我對VR旅游的前景很期待!”一名資深驢友這樣表示。
盡管不少業內人士直言,虛擬旅游不能代替實地旅游,但他們亦不否認,在營銷之外,新技術或將成為提升旅游體驗的輔助工具。
“這些人們還不了解的‘黑科技,恰恰能為智慧城市、智慧景區、智慧博物館提供解決方案。比如,AR技術能把旅游目標物的歷史、故事、文化等虛擬出來,疊加在現實場景中,改變目前只靠解說或音視頻介紹的辦法,填補游客無法接觸文物的遺憾。又如,應用MR能把目前的網游背景換成歷史或實時旅游目標物,使旅游游戲化、游戲旅游化。”北京師范大學虛擬現實與可視化技術研究所所長周明全曾對記者這樣說道。
當然,大熱之下也不乏冷思考。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龍毅認為,目前“VR+旅游”還存在平臺碎片化、人才缺乏的問題。另外,數據標準和規范還很粗放,一線旅游從業者對信息化技術的接受偏低。這些都需政府部門去引導,避免行業陷入急功近利的粗放化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