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應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大力發展調峰電源。調峰電源是進一步促進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除了抽水蓄能電站以外,常見的調峰電源有水電站、燃氣電站、純凝式火電廠等。水電站具有較好的啟停特性,但對于水電資源貧乏的三北地區用處不大;燃氣電站具有良好的調節能力和調峰性能,但考慮到天然氣供給、價格等因素,燃氣電站的發展規模尚需深入研究;純凝式火電廠具有一定的調峰能力,但存在煤耗增加、排放增加、設備磨損、壽命減少的不利影響,而且我國“三北”地區純凝式火力發電機組比例小,冬季調峰能力嚴重不足。以煤為主的能源資源稟賦特點決定了我國以煤電為主的電源結構,調峰電源還需以現有的火力發電廠為基礎,結合技術創新,將火力發電廠改造為調峰電廠,使之能夠適應電力系統負荷快速波動,具有良好調峰特性,同時又能夠優化火電機組調峰煤耗,減少設備磨損,降低調峰排放,而且滿足供熱需求。
另一方面,需加快電力體制改革,理順新能源與其他化石能源的利益關系。要保證新能源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從電力體制改革入手,從國家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年~2020年)》不難看出,新的電力體制改革主要是推進電力領域價格改革,推動供求雙方直接交易,構建競爭性電力交易市場。在新的電力體制條件下,發電企業與用電方通過電力市場直接交易,發電企業的經營收入將主要依靠長、短期合同和實時電力平衡合同,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將應運而生;在新能源裝機比例高的地區,發電與用電不易匹配,電力峰谷差拉大,調峰需求越大,調峰服務的市場價值越高,具備較強調峰能力的電廠將獲得巨大的調峰輔助服務收益,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這樣,常規能源與新能源的利益不再是矛盾關系,市場利益促使常規發電企業有動力為新能源調峰,使原先“風火競爭”轉為“風火互補”,從而促進新能源的進一步發展。